納扎爾巴耶夫:不搞休克療法,不要核武器,任期未滿提前退

2022-06-29   張生全精彩歷史

原標題:納扎爾巴耶夫:不搞休克療法,不要核武器,任期未滿提前退

2019年3月19日晚,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電視講話中突然宣布辭職,並讓參議院議長托卡耶夫代為履行總統職責,直至新的總統產生。

由於事前毫無徵兆,再加上納扎爾巴耶夫的任期應該延續到2020年4月到期,因此外界在震驚之餘,不免對納扎爾巴耶夫的突然辭職產生了各種疑問。那麼,深受國人愛戴的納扎爾巴耶夫,為何會突然辭職呢?

納扎爾巴耶夫的人生堪稱傳奇,他原本出生於窮苦的牧羊人家庭。蘇德戰爭結束後,蘇聯為了培養更多人才建設國家,不僅實行了免費教育的政策,而且還在蘇聯境內建立了不少學校,這就讓窮孩子納扎爾巴耶夫得以享受到免費教育的紅利。

納扎爾巴耶夫從卡拉干達冶金聯合企業高等技術學校畢業後,成為了一名鋼鐵廠工人。憑著過硬的技術水平和組織能力,20歲的時候,他就被提拔為廠里的團委書記。

1972年,納扎爾巴耶夫擔任了鋼鐵廠黨委書記,主抓生產工作。在那一時期,納扎爾巴耶夫對廠里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調查和整改,使得鋼鐵廠產量大幅度提高,工人的收入和福利也相應得到改善。由於改革成功,也讓他成為蘇聯高層著力培養的年輕幹部。

戈巴契夫上台後,納扎爾巴耶夫被任命為哈薩克最高蘇維埃主席,自此成為了哈薩克掌管軍政大權的一把手。

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辭去總統職務,蘇聯就此不復存在。次日,納扎爾巴耶夫不得不宣告哈薩克獨立,而他也憑著在國內無人能及的人望,以98%的支持率,成為哈薩克首位總統。

儘管完成了從牧羊人之子到總統的逆襲,但身居高位的納扎爾巴耶夫的責任並不輕鬆。

要知道,哈薩克是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里的貧困國之一。儘管蘇聯解體後,哈薩克分得了1410枚核彈頭,一躍成為了世界第四核大國。但這卻讓納扎爾巴耶夫非常頭痛。

當然,頭痛的還有別的因素。比如哈薩克是個多民族國家,前期蘇聯靠著強大的影響力,讓這些民族有了一定的凝聚力。如今蘇聯已經不復存在,怎麼避免民族衝突,不讓哈薩克出現內戰和分裂,就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還比如不均衡的工業發展問題。哈薩克在蘇聯時期,一直把重工業和軍工業作為國家的重要產業,這也讓哈薩克的工業發展很不均衡。以前有蘇聯兜底,每年蘇聯財政都會給予一定的補貼,因此經濟上尚能平衡。蘇聯解體後,哈薩克的經濟下滑、物資匱乏、人才外流等問題就立刻凸顯了出來。這讓毫無建國經驗的哈薩克頓時亂作一團。

再就是地緣問題。哈薩克是一個地跨歐亞兩洲的內陸國,也是歐亞大陸的交通要道。再加上哈薩克有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礦產,美國一直想對哈薩克進行滲透,進一步通過顏色革命,想讓哈薩克成為第二個烏克蘭。那麼如何防止美國的滲透及在美俄之間的夾縫中該怎樣求生存,也是一個很難處理的技術問題。

不過,納扎爾巴耶夫畢竟是蘇聯培養出來的政治家,對於國家出現的棘手問題,他最終通過一系列手段,讓國家化險為夷,並走入了正軌。

比如在對待核彈頭的問題上。納扎爾巴耶夫知道,以哈薩克的財政收入,很難承擔維修核彈頭的費用。所以怎麼處理核彈頭,就得好好思考一番。

沒過多久,得到消息的利比亞總統卡扎菲,派人找到納扎爾巴耶夫,表示想要高價收購核彈頭。儘管國家正處於貧困時期,但納扎爾巴耶夫深知卡扎菲是「中東狂人」,核彈頭到了他的手中,很難預測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納扎爾巴耶夫拒絕了他。

在這之後,美國國務卿詹姆斯和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也先後和納扎爾巴耶夫談到了核彈頭。

這讓納扎爾巴耶夫意識到,如果保留核彈頭,對哈薩克就只會弊大於利,所以他找到葉爾欽,在俄羅斯專家的幫助下,銷毀了所有核彈頭。這樣一來,哈薩克終於成功地避免了難以預料的外部危機。

緊接著,納扎爾巴耶夫對幾乎處於失控狀態的經濟危機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他沒有照搬俄羅斯推行的「休克療法」,而是謹慎有序地依據市場規律,分階段進行國有資產私有化。為了吸引外資,他還取消了進出口商品許可證,並出台相關政策,鼓勵外國公司購買國有企業股份及管理企業等。通過一系列的改革舉措,不斷下滑的經濟很快趨於平穩,並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同時通貨膨脹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此外,納扎爾巴耶夫還把石油、天然氣和礦產作為國家經濟的優先發展,這樣一來,不僅許多企業死而復生,多元平衡的局面也讓國家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納扎爾巴耶夫認為,首都阿拉木圖靠近邊境,在地緣上不具備輻射全國的地緣優勢,再加上哈薩克境內俄羅斯人數量龐大,他們多定居於哈薩克中北部地區。為了強化國家凝聚力,納扎爾巴耶夫力排眾議,把首都遷到了各方面條件都不如阿拉木圖的阿斯塔納。從後來阿斯塔納的發展來看,納扎爾巴耶夫的政治眼光的確是很有前瞻性的。

由於納扎爾巴耶夫對哈薩克做出了重大貢獻,安居樂業的哈薩克人對這位樸實能幹的國家領導人心懷愛戴。他們打心眼裡支持納扎爾巴耶夫,所以每次總統競選,納扎爾巴耶夫都毫無懸念地以高票獲得連任。側面來說,在哈薩克人民的心中,納扎爾巴耶夫就是哈薩克長治久安和經濟繁榮的定海神針。

轉眼,納扎爾巴耶夫已經執政28年,誰也沒想到他會在第4任總統任期尚未結束的時候突然宣布辭職。那麼他為何會有這樣的決定呢?

其實,早在2016年的時候,76歲的納扎爾巴耶夫就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因此誰來接任總統職務,就成了他必須考慮的問題。

經過反覆思考,納扎爾巴耶夫選中了托卡耶夫。

托卡耶夫也是蘇聯培養出來的幹部,他在蘇聯時期就從事外交工作。到哈薩克獨立後,他先後被任命為外交部副部長、部長職務。在長期共事的時間裡,納扎爾巴耶夫對托卡耶夫的政治水平和能力很認可。因此在1999年,推選他為總理。2002年,托卡耶夫辭掉了總理的職務,又回到外交部擔任部長。此後他先後擔任過聯合國副秘書長及秘書長職務。直到2013年,當選參議院議長,成為國家政策的重要參與者。

納扎爾巴耶夫對托卡耶夫的評價非常高,他說:「我擔保,托卡耶夫就是我們能夠信賴、把哈薩克交給他管理的那個人。」

外媒認為納扎爾巴耶夫提前交權的做法,是有意讓托卡耶夫在代理總統階段熟悉總統職責與事務。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讓國家平穩過渡,不至於發生政治動盪。

也有西方媒體認為,托卡耶夫應該只是總統過渡人,因為納扎爾巴耶夫在任命托卡耶夫為代理總統時,他同時讓大女兒順利當選為參議院院長,顯然,這種安排是有著濃烈的政治目的。

不過,根據後來的發展來看,西方媒體的說法顯然有失偏頗。一是納扎爾巴耶夫提前退休,讓總統選舉提前到了2019年6月,在總統競選中,有納扎爾巴耶夫為托卡耶夫站台,托卡耶夫獲得了70.76%的支持率,從而贏得了選舉,正式宣誓就職總統職務。

托卡耶夫執政時期,納扎爾巴耶夫還把他擔任的「祖國之光」黨主席及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等職務,逐步移交給托卡耶夫,使托卡耶夫的總統權力得到進一步的集中和統一。

托卡耶夫對納扎爾巴耶夫的良苦用心深表感激,再加上納扎爾巴耶夫為哈薩克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為了感謝和紀念納扎爾巴耶夫,他把哈薩克的首都阿斯坦納被更名為努爾舒丹(「努爾舒丹」是納扎爾巴耶夫的真正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