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杭州市舉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次新聞發布會。杭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戴建平,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二級巡視員 施長友,市教育局副局長毛偉民,拱墅區上塘街道黨工委書記應巧華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
制定落實「1+12」惠企政策
戴建平介紹,為了切實減輕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生產和員工生活的影響,實現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杭州市委、市政府特研究制定了「1+12」惠企政策。
「1」就是不折不扣執行中央和省級相關政策,國家層面政策包括金融支持、資金保障、稅收優惠、穩定就業等方面。省級層面政策包括:《關於有序推進企業恢復生產,確保全省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通知》《關於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力穩企業穩經濟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17條等。
「12」就是結合杭州實際制定的12條惠企政策,包括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免收企業擔保費用、臨時性降低醫保費率、降低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減免企業房租、補貼商貿服務企業、加大對物業企業扶持力度、發放企業員工租房補貼、統籌解決返工人員過渡性住宿、引導解決雙職工家庭「看護難」、全力保障防疫物資采供、加大法律援助力度等。涉及金融支持、社保支持、租金減免、財政補助、服務保障等多個方面。
他指出,杭州這次發布的「1+12」惠企政策有3大特點——
第一,聚焦企業需求,市委市政府對企業疫情期間的實際困難做了深度調查,廣泛徵求意見,力求掌握企業的難點、痛點,企業主要面臨性現金流短缺、合同糾紛等多個問題,員工面臨返工之後的住宿,復工之後的小孩看護難等,我們這次出台的政策就是這些困難出台。比如,全市統籌5萬張以上床位,解決臨時性住宿難。
第二,體現最大的誠意,政府部門通過削減三公經費,支持企業,經過測算,這次支持企業的資金達到100億元。
第三,嚴格落實、不折不扣執行操作,比如,企業員工年滿足收入低於7.2萬元,以及沒有租住過公租房等條件,給予一次性500元租房補貼。
他強調,各級黨委、政府要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嚴格落實政府過緊日子的要求,進一步削減「三公」經費和專項資金,千方百計擠出資金,以最大誠意、最大力度幫助企業和員工解決實際困難。全市企業要堅定信心,自力更生,嚴格防控疫情,有序復工生產,努力將疫情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廣大企業員工要顧大局、識大體,弘揚家國情懷,全力投入生產經營,以實際行動為疫情防控與企業復工復產作出貢獻。
杭州市核減確診病例數12例
施長友通報全市最新疫情基本情況,2月9日0-24時,全市新增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2例,其中:上城區、蕭山區各1例。新增重症病例5例,治癒出院12例。
2月9日,根據國家最新病例歸屬地統計口徑,非我市感染,在我市也無居住地的確診病例,按其常住地歸口統計。為此,杭州市核減確診病例數12例,其中上城區核減2例、西湖區核減1例、蕭山區(機場檢疫)核減9例。
截至2月9日24時,全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55例。其中:餘杭區36例,桐廬縣20例,蕭山區18例(其中機場檢疫1例),江干區16例,西湖區、拱墅區各12例,上城區10例,下城區、錢塘新區各7例,富陽區、臨安區各5例,濱江區4例,建德市3例。累計治癒出院41例。
所有病例均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隔離治療。除現有的15例重症病例(其中危重5例)外,其餘病例病情均穩定。
全市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830人,已解除隔離醫學觀察3132人,尚有1698人在隔離醫學觀察期內。
他還介紹了疫情防控科普宣傳工作情況。為了讓市民第一時間獲悉我市疫情狀況、防病知識和防控措施,市衛健委於1月18日成立信息宣傳專班疫情,遵照「公開、透明、權威、快速」的原則,做到發布公開透明、防控舉措權威發布、科普宣傳平台多樣、典型選樹弘揚正能量、輿情監測及時有效。
提問環節:
提問1:今天上午杭州全面開始線上教學,有家長反映網絡可能有卡頓,怎麼解決?
市教育局副局長毛偉民:一開始由於訪問量比較大,出現卡頓情況,我們迅速組織技術力量解決,大部分學校恢復網課,小部分學校採取觀看微課等方式進行。現在線上教育主要有三種途徑:
1.共享資源學習,提供不同年級的在線教育資源,在老師指導下選擇適合課程學習;
2.組織名師,在線直播和點播的方式學習,老師通過通訊工具答疑結果;
3.通過課後與老師的連線進行線下指導等。
提問2:上塘街道在嚴控之下如何進行有溫度的管理?
拱墅區上塘街道黨工委書記應巧華:上塘街道9.6平方公里,有10萬居民,防控既要從嚴又要文明和溫情,要扮演好以下四個角色——
可靠保安:守住小區大門和隔離戶家門,把病毒隔離在大門之外。
溫馨管家:作為大管家,每天統一消殺公共地區,調配防疫物資,統一收好外賣和生活垃圾;作為隔離戶的小管家,成為他們的腿,每日電話溝通,及時居家採購和電話配送。
優質客服:最好解答解釋,重點回應居民關切的問題,幫助隔離戶解決心理問題,聯繫社會組織和家庭醫生電話問診、視頻問診,疏解情緒問題。
貼心親人:幫老人做好配送餐和配藥;對居家隔離戶元宵期間送出1700包湯圓,進行社工一對一陪聊機制,組建鄰里守望小組,對解除隔離人員送上慰問小禮品。
提問3:今天是遠程開課第一天,要注意些什麼?
市教育局副局長毛偉民:3月1號之前不會恢復開學,這段之間都採取網絡遠程學習,要注意一下幾點: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熬夜,保持與學校作息時間一致;2.勞逸結合,適當運動;3.家長可以把這段時間當成是孩子鍛鍊自我管理能力的一次契機,要和孩子一起多溝通,制定學習計劃,隨時與學校、老師保持溝通,有計劃地學習。
這次疫情,也是一次比較好的社會實踐教育的機會。家長要利用這次契機,培養孩子關注社會問題的能力,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增進人文情懷。
提問4:如何做好一線社工的關心關愛?
拱墅區上塘街道黨工委書記應巧華:上塘街道有128名社工,每名社工平均要管控6位居民以上。他們春節以來一天沒有休息,24小時輪班,非常辛苦。街道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關心關愛——
一、增強一線力量,已下沉100餘名幹部調配到社區,幹部不是去指揮和領導的,他們要麼成為保安,要麼成為社工,緩解了一線社工的工作壓力。
二、關心一線社工,做好物質保障和精神慰問,對於辛苦的社工強制讓他們休息。
三、激勵一線社工,表現突出的社工及時吸收成為預備黨員;表現突出的社區幹部,優先考慮納入事業編制。
提問5:網上教學後,學生使用電子產品多了,怎麼出處理好視力保護問題?
市教育局副局長毛偉民:我們特別要求學校課程安排和工具使用上做好安排。同時,在課程時長上也做了相關規定:小學每課時20分鐘;中學每課時30分鐘,課間休息15分鐘,同時控制總時長。
這次的網絡課程,不僅包括文化課,還有體育、科學、文藝同時還有視力保護等內容。網絡課程是一次嘗試,在進度上,要比線下適當放慢。同時安排上下午至少一次眼保健操,我們提醒學生除了上課時間,儘量不使用電子產品。
每日商報記者 王然 汪琦
值班編輯:章丹丹
每日商報(ID:hzmrsb)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cvOMXABgx9BqZZIEgx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