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婚姻里的女人出軌,和性、愛無關|靈語觀影:《廊橋遺夢》

2022-04-04     九州心理

原標題:完美婚姻里的女人出軌,和性、愛無關|靈語觀影:《廊橋遺夢》

最近芒果台熱播的婚姻紀實觀察真人秀《再見愛人》讓很多人對戀愛和婚姻產生了新的思考———

婚姻到底是不是愛情的墳墓?

節目組邀請了三對處於想離、在離、已離的夫妻,在為期18天的旅行中給彼此一個重新了解的機會,看看最終會不會改變心意。

再見愛人(2021)

章賀和郭柯宇之間的感情走勢反映了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婚姻狀態。

他們在適婚的年紀選擇了適配的對象,十年的婚姻,但最後換來的卻是對方的一句 「我沒有愛過你。」

奇妙的是,一開始因為逃避互動,最不被看好復合的這對夫妻,現在成了大部分觀眾嗑上頭的「最期待覆合cp」。

滿嘴說著不愛對方、不懂彼此 缺乏溝通的二人,卻在各種細節中成了三對夫妻中最了解彼此的夫婦。

在他們的日常相處中完全體現了情感的微妙和人性的複雜。

如章賀所言,愛情是個很微妙的東西,它無法被狹隘的定義,因為在現實中它有著多種姿態。

彼此相愛的兩個人也許無法走到最後,但選擇放手和成全,又何嘗不是一種愛的體現。

KK和佟晨潔,一個內心敏感自卑,一個內心獨立強大。

兩人看似在生孩子的問題上產生分歧,其實更深層次是雙方對於安全感的缺失。

KK希望通過孩子產生跟這個世界的連結,填補自己常年北漂的孤獨感。

晨潔因為原生家庭缺愛的陰影,害怕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轍,無法給孩子一個有愛溫馨的家。

王秋雨和朱雅瓊之間的感情裂痕來源於彼此愛情觀的強烈代溝。

雅瓊需要儀式感和伴侶的認可,卻長期生活在王秋雨的否定評價和語言暴力下。

老王對於形式主義的嗤之以鼻從某種程度上映射出,他在過去不曾被好好對待的樣子。

一個人總會用自己被愛的方式去愛別人。

沒有好好感受過愛,不懂得愛自己的人又如何能夠好好地去愛別人呢?

3對性格迥異的夫妻,18天的親密旅行,是否能夠改變他們彼此的心意,我們並沒有答案。

可人人都知道:有愛是幸福婚姻的先決條件,但卻不是決定性因素。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契合的伴侶,幸福的婚姻需要雙方都付出極大的努力。

當初被看好的的神仙眷侶可能也敵不過生活的一地雞毛,最後選擇分道揚鑣。

婚姻生活就像買彩票,懷抱著美好的願景和期許,最後卻總以失望和挫敗草草收場。

26年前,就有這樣一部電影,叫廊橋遺夢(1995),詮釋了什麼是 「你不是我權衡利弊後的選擇,而是我怦然心動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堅定。」

這樣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次,但不一定發生在婚姻里。

電影揭示了人類社會中愛情的自然屬性,以及婚姻的社會屬性。

愛情是基於性吸引自然產生,它不具備唯一性,而婚姻似乎更像是社會建構的結果,它被賦予了唯一性。兩者能否兼得,發人深省。

《廊橋遺夢》是由著名導演 Clint Eastwood 親自執導並主演,本片榮獲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第53屆金球獎,以及第1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故事很簡單,一位家庭主婦Francesca在偶然機遇下邂逅了自己的真愛——羅伯特,他們在一起相處了寶貴的四天,最後她選擇了家庭,將這份珍貴的感情帶進了墳墓。

Francesca是個簡單而又複雜的小鎮女人。

在外人看來,她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溫柔負責的丈夫理察,一雙聰明可愛的兒女。

然而,平淡卻不失溫馨的家庭生活在時光的打磨下慢慢流逝,卻早已磨平Francesca內心對自由和刺激的嚮往。

偶然的一次機會,丈夫理察帶著兩個孩子去參加一個為期四天的展會,而Francesca選擇留在家。

她好不容易從枯燥無聊的主婦生活中抽離了出來,不料,這四天卻足以改變她的一生。

收拾完家裡後,一位名為羅伯特的中年男子開著越野車上前問路,她熱心地給羅伯特指明了路,並在閒聊中得知原來羅伯特是一名職業攝影師,常年奔波於世界各地取景拍攝。

於是,眼前這個英俊瀟洒,見多識廣,風趣幽默的羅伯特,對沒有機會走出小鎮的Francesca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晚上,她邀請羅伯特一起共進晚餐,兩人喝酒暢聊,Francesca聽著羅伯特講述他人生中的一件件奇妙境遇,不由笑地前仰後俯,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

眼前的這個男人,第一次讓她忘記了自己家庭主婦以及母親的身份,可以無拘無束的做自己。

這四天裡,他們一起出去攝影,野餐,準備晚餐,嬉笑打鬧,在精緻溫馨的小廚房裡伴著音樂翩翩起舞,他們做著一件件普通小情侶會做的事情,享受當下的愛情帶給他們的歡愉。

到了臨別的前一晚,二人萬分痛苦。

Francesca 穿著一襲紅裙,向羅伯特表達了自己身為母親的兩難境地,身為一個女人,結婚是她的開始,但從某種程度來說,也是她的結束。

她放不下羅伯特,但是無法割捨家庭的她選擇把這份小心珍藏的愛永遠的埋在了自己的心底。

於我而言,這並不是一部美化婚外戀的電影。

對於 Francesca 來說,她愛自己的丈夫理察,因為有愛,所以才會在當初選擇跟他結婚。

當羅伯特問到,你的丈夫是個什麼樣的人?

Francesca遲疑了一會兒,她的第一反應是,「 He is a very nice guy(他是一個很好的人)。」

「 nice 」是個十分值得玩味的詞。

當我們遇見了自己真心喜歡的人時,我們會下意識會蹦出很多形容詞來描述我們的心儀對象,比如風趣幽默、聰明體貼、細緻溫柔、高大帥氣等等。

但很有意思的一點是,我們很少會用 「 nice(很好)」去形容我們真心喜歡的人, 「nice」 更像是一個各方面條件適配的好人詞。

在 Francesca 的潛意識裡,理察也許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充滿魅力吸引她的小伙子了,經過十幾年婚姻生活的沉澱,她和理察之間的愛情逐漸變成了不可割捨的親情,他們不再充滿激情,剩餘的只有承諾和責任。

這也就是著名的耶魯大學教授Robert Stanberg提出的愛情三因論中的「伴侶式愛情」

根據愛情三角理論,愛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為激情(Passion)親密(Intimacy)和承諾(Commitment)

激情(Passion)是指對某人產生強烈的性或浪漫的感覺。

親密(Intimacy)是指對某人產生依戀的感覺。

承諾(Commitment)是指有意識的彼此支持。

激情(Passion)是指對某人產生強烈的性或浪漫的感覺。

親密(Intimacy)是指對某人產生依戀的感覺。

承諾(Commitment)是指有意識的彼此支持。

缺乏其中任意一種元素,都不能稱之為是完美的愛情。

Francesca和理察之間是典型的伴侶式愛情(Companionate Love),他們有著親密關係和承諾,但卻缺乏激情。

這種關係比友情關係更加濃烈,因為它擁有可以進行長期發展的責任元素。

這種愛在激情不再的長期婚姻中存在 ,隨著時間的流逝,雙方對彼此的愛戀感容易在平淡如水的婚姻中逐漸褪色,最終婚姻只靠權利和義務以及道德責任感來勉強維繫。

Francesca 和羅伯特之間可以稱之為 浪漫式愛情 (Romantic Love),他們有著親密關係和激情體驗,卻缺乏承諾。

這種愛情崇尚過程,不在乎結果。

其實這是一種及時行樂的愛情觀,戀人之間很重視當下對彼此的感覺,但是對於未來愛情的何去何從卻充滿了不確定性。

影片中,羅伯特讓 Francesca 找回了曾經的活力和激情,和羅伯特待在一起時,她不再是那個堙沒於家庭瑣事失去自我的主婦媽媽,而是一個有著自由獨立靈魂的女性。

這是自結婚以後理察無法帶給她的。

因為婚後的繁雜瑣事以及運營一個家庭分散了她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婚姻生活成了剝奪自我的最大元兇。

也許羅伯特和 Francesca ,不過就是彼此新鮮感的助燃劑。

也許羅伯特的出現,滿足了Francesca 對於一直以來被壓抑的自我釋放。

也許Francesca 只是 羅伯特孤身一人在流浪世界時情感宣洩的靈魂伴侶。

也許羅伯特和 Francesca 之間完美契合的同頻磁場,就是很多人眼中所謂一生難遇的真愛。

然而,我們不能因為它出現的不當時機和短促的時間,就完全否認真愛的存在。

Francesca 的選擇,離不開當時整個社會環境帶給她的壓力。

影片中利用各種細節強調著「如果我選擇了跟真愛走,那我的丈夫和孩子該怎麼辦?小鎮上的流言蜚語足以堙沒他們的下半生」,那個年代的美國,「人言可畏」足以毀掉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

不管是Francesca,理察或是羅伯特,每一位主人公都擁有自己看待婚姻的獨一視角,這些視角會隨著他們的成長環境,人生閱歷的積累,以及思想觀念不斷地發生變化。

因此,最後每個人作出的選擇也無法完全用非黑即白的對錯之分來加以評判。

電影上映後,在美國掀起了一番離婚熱潮,不比 婚姻故事(2019)的現實揪心,《廊橋遺夢》細膩深刻地展現了當時的人們在面臨道德束縛的家庭環境以及個人追求時的艱難抉擇,也讓我們從多個角度開始重新思考婚姻賦予我們的意義。

電影不是生活的復刻,婚姻到底是不是愛情的墳墓並沒有完全篤定的正確答案。

一部被人們視為經典的影視作品,不僅僅只會在大熒幕上道出人們潛意識中的所思所想,更是能夠引發人們的思考,留有回味的餘溫。

導演 Clint Eastwood 講故事的精湛技藝充分在大熒幕上釋放了人們的潛意識,令其自由馳騁。

選擇真愛也好,回歸家庭也罷,都是個人選擇。

不管是哪一種選擇,我們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追求幸福。

但不要高估你對沒有愛情基礎的婚姻的容忍度,因為這對彼此雙方都是一種長期的折磨,壓抑的情緒總有一天會累積爆發,產生不可磨滅的傷害。

有愛的婚姻不一定幸福, 無愛的婚姻一定不幸福

不管是正在單身,處在戀愛關係中,步入婚姻生活,還是已經離婚,每個人對婚姻都會有不同的期許和解讀。在你的眼中,一段幸福的婚姻需要哪些必要條件呢?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 END -

作者|Evelina

責編| Evelina

策劃|Evelina Jesse 曉慧

排版|Evelina

來源:靈語國際心理中心

微信號:lingyuguoji_xinli

近期課程 (點擊可查看詳情)

九州心理2022年度課程表

【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項目招生簡章(常年招生)

【社會工作師】人社部、民政部雙認證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少兒心理發展諮詢指導師培訓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婚姻家庭諮詢指導師培訓

【家庭教育指導師·智慧父母培養計劃】

張沛超精神分析本土化與整合連續培訓(4.8-10 杭州)

張海音客體關係精神分析連續培訓(4.15-17貴州)

郭海峰五日止語靜修營長沙站 (4.29-5.4)

以性為議題自我探索體驗工作坊(5.1-3)

張沛超家庭深度動力工作坊杭州站 (5.2-4)

陳燦銳榮格曼陀羅繪畫療法連續培訓 (5.13-15)

羅家永全國心理拓展實操高級班(5.20-22成都)

蔡仲淮國際臨床催眠師認證系統培訓(5.26-29)

張維揚博士覺夢工作坊第三期廈門站 (6.10-12)

金天博士人本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體工作坊 (6.24-26)

李曉駟心理諮詢技能深化連續培訓(8.5-7 貴陽

徐鈞自體心理學連續培訓項目( 廣/深/長 8.5-7 )

邱麗娃薩提亞模式家庭治療連續培訓(8.25-28)

zvika舞動 |身心之戀 系列 (大理8.26-29)

陳伯煒國際潛意識引導OH卡系統培訓( 9.10-11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cab5a452b2b1389fc99f92b22423f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