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陣容變動引發爭議,或許影響奧運表現?

2024-06-20     搞笑的大猩猩

體育比賽有時候似乎不僅是關於實力,而更多地關乎人情世故。某些人或許能力平平,卻一再受到重用,而一些實力出眾的卻屢遭排擠。

中國女排憑藉在中國香港站的4連勝斬獲了巴黎奧運會的入場券,並取得了參加總決賽的資格,迎來了與其他強隊磨礪的最佳機會。然而蔡斌卻選擇放棄這一機會,讓主力球員返回漳州休整。

蔡斌的這一安排著實讓球迷費解。此前面對實力較弱的對手時,主力隊員都得到全場出戰的機會,但如今面對強勁對手卻選擇退縮,讓主力休息,派遣替補上場比賽。如果是為了培養新人而安排替補打比賽,那就應該給予年輕球員鍛鍊的機會。然而當球迷看到中國女排總決賽的陣容名單時,依然摸不著頭腦。

中國女排總決賽的陣容中,包括34歲的丁霞、29歲的鄭益昕。二傳和接應一直是中國女排的軟肋,那麼為何不趁此良機好好培養新人呢?更讓球迷費解的是,曾被放棄的王雲蕗居然再次出現在大名單之中。

28歲的王雲蕗已經不如兩屆奧運參賽的張常寧年輕,加之她作為主攻的表現並不出色。她的進攻乏力,防守移動緩慢,遇強隊時傳球頻頻失誤。長期難以代表國家隊出戰的王雲蕗,如今卻突然出現在總決賽陣容名單中。

中國女排難道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主攻球員嗎?本次總決賽中的主攻隊員張常寧、莊宇珊、王藝竹哪一個不比她更勝一籌?王雲蕗再次出現在大名單中,是否意味著她將再次得到重用,而莊宇珊、王藝竹則只能坐冷板凳?那麼這次總決賽培養的究竟是誰?

經過3年的時間,王雲蕗的表現已經證明了蔡斌重用她是一個錯誤。既然已經被放棄,為何現在又要再次給予她機會呢?難道是想繼續花時間去培養她?然而問題是,王雲蕗究竟還有什麼值得培養的地方呢?若真有培養的價值,3年的時間早已足夠。

當球迷看到總決賽名單上出現王雲蕗的時候,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這人後台真硬,棄用了又召回,很有可能還會參加巴黎奧運。」若中國女排最終的奧運12人名單中含有王雲蕗的名字,恐怕球迷們將無法接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c52464ebca550a07c7adcc241073c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