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02.24突發疫情以來,大朗鎮各部門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大朗城管分局在防控指揮部的統籌安排下,參與到各項服務保障工作中,用行動詮釋「城管藍」的責任,湧現出了不少臨危受命而又出色完成任務的戰疫先鋒。
市政組長熬夜衝鋒在前,築起隔離屏障
2月24日當晚,大朗鎮疫情突發,為迅速阻擋疫情傳播,以最快速度封鎖重點區域,大朗城管分局緊急召集60人組成水馬圍蔽隊伍在管控區楊涌村集結。鄧錦良是大朗城管分局市政組組長,繼12.13涉疫工作後,他再次負責管控區水馬圍蔽。他根據分局統一部署,迅速組織市政組協調搬運車輛、工人。當晚氣溫只有10℃,鄧錦良帶領隊伍在寒夜中奮戰到凌晨3時,完成楊涌各重點區域的圍蔽工作。隨著新增病例擴散到其他社區(村),新馬蓮村、沙步村、石廈村、佛新酷賽科技園、水口工業區等周邊社區部分區域陸續納入管控區,時間緊、任務重。每一次接到圍蔽任務,鄧錦良總是第一時間組織搭建隊伍,披上「戰衣」防護服,不辭辛苦,晝夜堅守。
由於反應迅速,安排得力,搭建隊伍總是以最短時間在一個個管控區搭建起一道道防疫「紅牆」。從月明星稀到晨光熹微再到暮色蒼茫,截止3月2日,大朗城管共搭建圍蔽水碼共近10公里。
90後城管片長,六天三次擔任隊長
2月25日,大朗城管分局城管片長葉冠廷被抽調到鎮次密專班,負責佛新社區次密人員的上門檢測核酸服務,擔任該社區涉密隊伍的隊長。
該項工作一般在晚上進行。白天,葉冠廷主動協助佛新社區到全民核酸檢測點,與城管及各部門保障隊伍一起,維護現場秩序,服務前來檢測核酸的群眾。晚上十點之後,他的次密專班正式開始工作,兢兢業業,協助醫護人員上門檢測核酸,逐家逐戶,耐心服務,登記資料,安撫群眾……經常從白天一直工作到凌晨三點。
2月28日,葉冠廷又被臨時安排到黎貝嶺廣場檢測點,擔任城管隊伍核酸檢測保障隊隊長。該村人口眾多,檢測點每天檢測超過3.5萬人,開設了15條通道,從開始至尾聲,基本上都是「高峰期」,人山人海。
葉冠廷科學安排好隊員崗位,明確各人職責,他要求隊伍輪崗時間不超過1.5小時,保證有充足的精氣神服務群眾。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則,手持喇叭,提示群眾保持1.5米距離,熱心為群眾解決問題。
3月2日,大朗鎮佛新社區酷賽科技園被納入封控區。葉冠廷臨危受命,緊急組建10名城管保障隊伍,再次擔任隊長,深入該區域開展各項保障工作。東莞氣溫急速回升,仿佛瞬間從冬天跳到夏天。從早到晚,葉冠廷帶領著隊伍,在烈日下全副武裝,協助醫護人員為園區內所有居住在宿舍的員工登記信息、上門檢測。中午時分,10人隊伍逐家逐戶為園區員工送餐,來回奔忙於各樓層,在烈日下,隊伍的防護服下都藏著濕淋淋的汗服。
身為90後的葉冠廷表示,「不能在可以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疫情防控這樣的特殊時刻正是顯示擔當的時候。」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葛宇飛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蔡冬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