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有惡性腫瘤的人,身體一般會有5個表現,留心觀察

2024-07-08     39健康網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最新發布的2022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揭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現象:2022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接近2000萬,根據預測,到2050年,患癌人數將會激增至3500萬,增幅高達77%。

這些數字可謂是觸目驚心,到底為何癌症如此高發?癌症來臨前,我們怎麼才能發現?身體會有什麼信號?

一、1/5人會在一生中患癌症

數據表明,在全球範圍內,約有1/5人會在一生中會患癌,而1/9的男性和1/12女性會因癌症而離世,大部分因為得了五種最常見的癌症:肺癌、乳腺癌、大腸的癌症、前列腺癌和胃癌

這警示了我們,癌症並不遙遠,就潛伏在我們身邊。

其實,人人體內都有癌細胞。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科專家潘戰和醫生表示,癌細胞就是體內正常細胞變化後的異常細胞,身體出現幾個癌細胞是很正常的現象,不會引起大問題

既然如此,為何有的人患癌,有的人卻不會?

患癌是癌細胞被激活後逐步發展的結果,而生活中的這些壞習慣正是激活的按鈕:

吸煙:煙草含有尼古丁等多種致癌物質,長期吸煙會損傷肺部,增加肺癌風險。

經常熬夜:熬夜會增加器官負擔,降低免疫力,為癌細胞的滋生提供機會。

飲食不健康:經常吃高溫、高鹽或變質的食物會損傷腸胃,加速腸癌的發展。

喝酒:過量飲酒與多種癌症有關,包括肝癌、食道癌和乳腺癌等。

二、身體出現4種小病,或是癌前病變

癌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發展可以很快也可能很慢,但一定有一個過程。有4種看似危害不大的小病,如果不早點治療,拖下去很可能會變成癌症。

1、慢性萎縮性胃炎

別以為胃癌離你很遠,從胃炎到胃癌只有四步之遙: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或異型增生——胃癌。

慢性胃炎由多種因素引起,常見的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規律的飲食習慣、藥物的副作用等。如果出現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口腔異味、食慾減退,要警惕是否患了胃炎。

2、胃腸道息肉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消化內科專家夏忠勝醫生解釋,胃腸道息肉,就是胃腸道內壁上多出來一小塊肉。這些息肉有幾種類型,包括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錯構瘤性息肉。其中,如果腺瘤性息肉長大了,發展成腸癌的風險會提高,約有10%到20%的癌變可能。

3、肝硬化

肝硬化常由慢性乙型或C型肝炎引起,這些肝炎病毒的持續感染會加速肝癌發展。肝硬化過程中,肝臟組織被纖維組織替代,形成再生結節,部分結節成癌前病變或肝癌。

得了肝硬化的人,會有食欲不振、疲憊無力、腹痛、腹脹、黃疸等表現。

4、膽囊結石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副主任劉文生醫生表示,大多數膽囊癌病人都有很長時間的膽結石病史

出現四種情況,建議儘早做手術切掉膽囊:膽囊炎經常發作、結石直徑超過2.5厘米、膽囊壁變厚、膽囊充滿結石。

三、體內有惡性腫瘤,身體會給出5個提醒

杭州市西溪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余吉仙提醒,要想治好癌症,最重要的就是"早發現"。要想做到這一點,我們得好好注意身體發出的信號,以下這5個表現,希望你一個都沒有。

1、可觸摸到的腫塊

癌細胞如果不受控制地增殖,會侵犯周圍組織,改變組織結構改變,形成能觸摸到的腫塊,

常在乳房、頸部、腹部等部位出現,質地可能堅硬且不規則。

2、無緣無故的疼痛

隨著腫瘤的增長,它會壓迫附近器官、血管或神經,引起某些部位的非外傷性疼痛,如背部、胸部或腹部。當癌症轉移到骨骼時,骨質遭到破壞,也會引起骨痛。

3、久治不愈的咳嗽

沒有感冒或其他已知原因引起的乾咳,無痰或少痰,持續時間較長,伴有血絲痰、胸痛、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等症狀,常規治療也不起作用,那就要小心了,可能是肺癌或喉癌的信號。

4、減退的消化功能

胃腸處的腫瘤會壓迫消化道,造成腸道狹窄或阻塞,食物通過困難,引起消化不良。另外,胃癌等惡性腫瘤會直接損害胃黏膜,也會降低消化能力。

5、不明原因的出血

如果出現沒有受傷卻出血的情況,比如便血、吐血或者陰道出血,這可能是腸癌、胃癌或婦科腫瘤的信號。

另外,像白血病這樣的血液病,會干擾骨髓正常製造血小板,血小板少了,血液就不容易凝固,也會導致出血。

如果有上述的表現,建議儘快到醫院去做個詳細的檢查,寧願費點時間,也別把小毛病拖成大問題。

參考資料:

[1]《1/5人會在一生中患上癌症!權威發布:未來30年患癌人數將增加近80%》.梅斯醫學.2024-04-19

[2]《醫生總結:8種常見癌症如何早發現?火速收藏》.健康杭州.2023-09-12

[3]《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真相來了》.腫瘤專科醫生.2024-06-2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c32d858a7516b2f170bb404bce8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