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生物IPO「逃稅一姐」薇婭成股東,嚴建亞逐夢資本圈

2022-06-01     狐狸看樓

原標題:巨子生物IPO「逃稅一姐」薇婭成股東,嚴建亞逐夢資本圈

女人以前愛囤房,房住不炒後,又愛上了囤面膜。如今又一家公司加入到「醫美面膜第一股」的爭奪戰中。

近日手握「可復美」「可麗金」等8個品牌的重組膠原蛋白生產企業,巨子生物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樓市資本論了解到,除了醫美面膜行業共有的產品暴利、市場混亂、虛假宣傳等問題,與因偷逃稅款6億遭封殺的、從「直播一姐」變成「逃稅一姐」薇婭由商業合作到股東的深度綁定,或成為巨子生物過會的關注點。

曾經的直播一姐薇婭

對巨子生物創始人嚴建亞、范代娣夫婦而言,嚴建亞為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執行長,居然同時也是上市公司三角防務的董事長,不愧為資本圈的老手;范代娣則作為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兼首席科學官,夫妻共同逐夢資本圈,成為一道「美麗經濟」下的風景線。

范代娣和嚴建亞

【一】巨子生物與薇婭的甜蜜往事

巨子生物的醫美產品與直播帶貨一姐薇婭相遇,產品特性+流量魔力,自然就是一場火花四射的財富故事,雙方也經歷了從合作方到股東方的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產品銷售雙方合作密切

招股書顯示,巨子生物從2019年到2021年,營收實現了從9.57億元到15.52億元的跨越式增長。

探究後發現,該增長主要依賴線上的電商平台及主播帶貨等,特別是與偷逃稅款6億而被追繳及處罰13億的薇婭實現深度綁定。

隨著直播電商的興起,醫美面膜生產商們,紛紛瞄準流量紅利。巨子生物旗下的「可復美」、"可麗金",就選擇薇婭成為其「帶貨人」。開啟了巨子生物與薇婭的甜蜜日子。

據巨子生物發布的宣傳稿件顯示,可復美與薇婭兩年合作了多場直播,交易總額達數千萬元。薇婭更是曾親自前往巨子生物基地,現場帶貨。

目前,雙方合作的相關新聞多已刪除,只有部分新聞標題還在百度存在,令人驚訝。

「618」、「雙十一」等淘寶大促活動,可復美也是薇婭直播間的銷售「扛把子」。2021年5月21日,薇婭直播間舉辦「薇婭狂歡節」活動,可復美成為其友情贊助品牌。

2021年雙十一提前開啟預售時,可復美也成為薇婭直播間銷售額的top5,銷售額達5000餘萬元。同樣,對於可麗金薇婭也是賣力推銷。

儘管在去年12月,薇婭因偷逃稅款遭遇封殺,不再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巨子生物和可復美也依然放不下其帶貨能力的依賴。

今年2月,薇婭助播團隊開通了一個新的直播間「蜜蜂驚喜社直播間」,被認為薇婭放出復出信號。可復美也多次出現在該直播間中,包括可復美小水膜、可復美膠原棒等拳頭產品。

第二階段:股權深度捆綁變身一家人

為何薇婭如此不遺餘力,答案就是入局巨子生物,搖身變作股東——畢竟都是自家的買賣,薇婭及背後的謙尋文化公司以投資入股方式介入到巨子生物的股權中來。

據查詢,謙尋文化由謙尋控股全資持有,薇婭老公董海峰持有謙尋控股54.03%的股份,為企業實控人,薇婭本人則是通過上饒嘉謙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間接持股,嘉謙持股額在21.59%左右。

樓市資本論了解到,2021年,在巨子生物僅有的一輪Pre-IPO融資中,謙尋文化與CPE源峰、高瓴、金鎰資本等一眾投資機構,共付出73.3億元,以每股20元的價格,認購了巨子生物37.98%的股份。

巨子生物當時作為投資圈內的香餑餑,與一眾一線機構相比,顯然略遜一籌的謙尋文化,能參與到此次融資,看得出巨子與薇婭的密切關係。

經樓市資本論查詢,招股書顯示Qianyi公司於巨子生物A1、A2兩輪融資中總計持股852660股,占有公司0.86%股份,這個比例可不小,未來也都是上億的市值。

招股書顯示,Qianyi是一家於2021年10月11日在英屬維京群島註冊成立的公司,由Shanghai Qianyi Enterprise Management Partnership控制(一家根據中國法律成立的有限合夥企業),由Qingdao Qianmiaoxunwu 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Fund Partnership(一家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許可的私募投資基金)管理,其主要關注消費行業投資機會並由其普通合伙人Qingdao Qianmiao Private Fund Management管理。

經樓市資本論查詢,招股書中提及的境內企業「Shanghai Qianyi Enterprise Management Partnership」,對應的中文名為上海謙漪企業管理合夥企業。

謙漪的控制方「Qianmiaoxunwu」及「Qingdao Qianmiao」,正是青島謙喵尋物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和青島謙喵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青島謙喵的控制人是謙尋公司,謙尋公司的法人是董海峰。可以說,這一系列公司的背後,實控人就是薇婭老公董海鋒,這就坐實了薇婭一家確係巨子生物股東。

樓市資本論看來,薇婭作為因逃稅被封殺的劣跡藝人,未能向社會公眾傳遞正能量,對粉絲也起到錯誤示範,通過與巨子生物IPO的股權結構深度捆綁,憑藉上市獲取巨量財富,顯然會對社會輿論產生不良引導,值得相關部門關注。

【二】嚴建亞夫婦的家族企業

與薇婭的甜蜜往事之後,再來說說嚴范夫婦的創業往事。

回看巨子生物成長路徑,其業績增長有網紅帶貨的功勞,也離不開創始人嚴建亞的銷售才能,其一手創辦的「西安創客村」模式居功至偉。

意氣風發的嚴建亞

1、涉傳銷之嫌的「西安創客村」

樓市資本論了解到,從2019年到2021年,巨子生物營收來自經銷商渠道收入占比一直在55%以上,其中最大的客戶正是西安創客村。

西安創客村成立於2015年,唯一股東曾是巨子生物董事會主席嚴建亞以及巨子生物子公司陝西巨子生物技術,之後其股權先後轉讓給了巨子生物的時任董事張兵以及時任總經理馬曉軒。

從銷售模式來看,想要加入創客村,需購買價值在14000元—15000元的產品,同時輸入邀請碼後,可以享受3.5折的拿貨價。

而在成為會員後,每拉入一位新創客即可獲得佣金,達到一定層級後,還可以在所有下限的銷售額中抽取提成。

正是這樣以層層發展下線獲取佣金的經銷模式,吸引了大量的創客代理人,也被不少媒體質疑有傳銷之嫌。

雖然嚴建亞在2017年將西安創客村轉讓,但是直到2020年5月,巨子生物和西安創客村都一直保持著關聯關係。大客戶同時是關聯方,這是公眾對巨子生物實際銷售業績的一個質疑。

2、從夫妻店到家族企業

樓市資本論了解到,嚴建亞出生於西安周至的一個小村莊,范代娣則出生於陝西省蒲城縣,父親是一位鄉村醫生。在西北大學相識相知後,這兩個老鄉結為伉儷。

1988年獲得化學工程學士學位的嚴建亞,成功留校任教。儘管是大學學者,嚴卻頗有經營與投資眼光,是資本圈老手。除了巨子生物,嚴建亞還是深圳創業板上市公司國防軍工企業三角防務的董事長,以及新三板掛牌企業力邦營養的董事。

嚴建亞與范代娣

28歲的范代娣在學業完成後,沒有出國,也沒有留在上海,而是選擇和丈夫一起回母校西北大學任教。任教期間,范代娣將人源型膠原蛋白的作為重點研發,並在2000年,其團隊用基因工程技術高密度發酵生產的重組類人膠原蛋白問世。

與此同時,她與丈夫在西安高新區創業大廈正式成立巨子生物。

隨著公司的一步步發展壯大,嚴范夫婦的女兒和妹妹也加入進來,並擔任重要職務。招股書顯示,女兒嚴鈺博擔任聯席公司秘書兼董事會秘書,負責融資、投資者關係管理以及企業管治相關工作,妹妹嚴亞娟任公司高級副總裁,負責監督公司的整體生產及質量控制管理。一家人掌握了公司運營、科研、生產和融資。

【三】研發投入不足營收2%

除了薇婭負面新聞或影響巨子生物IPO外,重營銷低研發也成了影響巨子生物過會關鍵。

1、高額營銷費吞噬利潤

樓市資本論注意到,儘管營收持續增長,毛利率也保持在80%以上,但巨子生物的凈利率卻成下滑趨勢,呈增收不增利的現象。

光是最近一年,巨子生物的凈利率就大幅下滑16個百分點,從2020年的69.4%下降至2021年的53.3%。

砸下高額的營銷費用成為巨子生物凈利率下滑的關鍵。

為了擺脫對以西安創客村為主的一眾經銷商渠道依賴,巨子生物銷售及經銷開支劇增,該費用近三年數字為為9380萬、1.58億、3.46億,其中2021年增速高達118.5%。

儘管砸錢營銷效果顯著,線上直銷占比迅速增長到將近總收入的一半,但令人擔憂的是,這或許只是巨子生物砸錢之路的開始。

與競品華熙生物、貝泰妮相比,巨子生物產品缺乏C端影響力,尤其因發跡於微商渠道,令消費者對其缺乏信任。為了拓展更多主流線上電商渠道以及線下零售渠道,巨子生物後續或會延續增收不增利的現象。

一邊是巨子生物砸下上億元營銷,另一邊卻是僅占總收入不超2%的研發投入。招股書顯示,2019至2021年,該公司研發成本分別為1140萬、1338萬及2495萬元,僅占總收入的1.2%、1.1%及1.6%。

與之相比,2021年華熙生物研發投入占比為5.75%,貝泰妮該數字則為2.99%。兩相對比下,不由得讓人對巨子生物號稱的研發壁壘,畫上問號。

而從巨子生物所涉的一起起訴來看,其面膜功效也並不出眾。2017年,巨子生物的拳頭產品,可麗金類人膠原蛋白面膜被消費者起訴,並被法院判定為虛假宣傳。

法院認為,涉案面膜屬於特殊化妝品,其在未取得特殊化妝品批准文號的情形下,宣傳具有美白效果,且宣稱「醫生推薦,560家醫院的共同選擇」,「500家大型醫院美容護膚都選我了,你還不選我嗎」,以暗示方法使人誤解其效用,構成虛假宣傳的欺詐行為。巨子生物曾提出上訴,但遭到法院駁回。

在樓市資本論看來,目前巨子生物IPO膠著,應該就招股書中薇婭夫妻入股情況,以及後期企業研發投入比例規劃,做出合理說明。

同時,巨子生物作為醫美面膜細分領域龍頭,除了利潤令人嘆服外,如何保證長期的價格優勢,堅立更高的企業護城河,是IPO之外企業創始人需要更多思考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aa3dd7c8492f630526971839864b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