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間沒出過狀元,建了一座「狀元寶塔」後,竟然馬上出狀元了

2020-01-10     琰棱

作為江南文明的發源地之一,無錫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足足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太湖明珠、江南聖地,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美麗的風景數不勝數。

而其中,最負盛名的或許要數惠山古鎮了。

惠山古鎮並不遠,地處無錫市西、錫山與惠山的東北坡麓,距市中心僅2.5公里。和很多繁盛的古鎮不同,惠山古鎮雖也是江南名鎮,但它安安靜靜偏居一隅,自有種不被打擾的高潔氣質。

無論你是否曾經去過如周莊、同里一般的江南名鎮,或者對煙雨朦朧的江南有著怎樣旖旎的幻想,只要你來過惠山古鎮,你就會感受到最原汁原味的古韻。那是深深藏在長街曲巷、飛檐翹角、粉牆黛瓦里的歷史真相。

今天,我就給你們推薦一個看遍惠山古鎮的好地方——無錫龍光塔。

隨便問一個老無錫,他們心目中的城市地標,十有八九會馬上說出龍光塔。數百年來,龍光塔傲然屹立於錫山之巔,就像是俯瞰整座城市的衛士一般。

不知道的人可能會問,總是聽說無錫惠山,倒很少聽到無錫錫山。

惠山自然是有名的,最早惠山叫做華山、西照山。相傳西域僧人惠照曾居於此處,所以從唐朝以後,就改成了惠山。惠山很漂亮,清朝乾隆皇帝曾六次下江南,每次都要遊覽無錫的惠山。縱使江南名山眾多,他只認惠山為「江南第一山」。惠山泉也是公認的「天下第二泉」。

而錫山則是惠山東峰脈斷突起處,山並不高,僅75米。說來,無錫城市的名字還是因為錫山才有的,據說周、秦時錫山產錫,一直到漢朝時錫盡,故名「無錫」。

1958年開鑿了映山湖之後,錫山與惠山連成了一片。

雖沒有惠山之壯,但錫山也是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比如這座龍光塔,又稱狀元塔。

龍光塔始建於明萬曆二年,距今已經有400多年歷史了。這座塔並不是一座佛塔,而是無錫古代科舉文風的象徵。

為什麼這麼說?

關於龍光塔的由來,有這麼一段故事:自從公元1223年,無錫出了第一個狀元蔣重珍後,數百年間再也沒人考中狀元。明正德年間,崑山有個名叫顧鼎臣的禮部大臣,一次由無錫地方官陪同,遊覽錫惠勝景。他說,無錫不出狀元是「龍不角耳」,意思是說,惠山像一條龍身,錫山像龍頭,龍頭上沒角,就出不了狀元。

這角,就是要建一座塔。

嘉靖元年,顧懋章、顧可學父子採信此議,建造石塔以鎮風水。

但此後數十年,無錫還是沒出狀元。此時又有風水先生說,「龍以角聽,塔宜中空」,意思是說,石頭壘出的石塔是實心的,而龍的角是要用來聽的,所以這塔要建成中空。

於是萬曆二年,無錫人又集資再建了一座七層八角樓閣式磚塔。

當時,常州知府施觀民取名為龍光塔,無錫書畫家王問題寫了塔名。一直到今天,王問題寫的塔名還嵌於龍光塔的第三層東外牆。

塔建成的同年,無錫人孫繼皋高中狀元。此後,無錫又出了三個狀元,真真應驗了龍光塔的風水說。在無錫人看來,龍光塔就是無錫文風昌盛的象徵。

可惜後來,龍光塔歷盡滄桑,興廢幾度。特別是清同治四年的秋天,有人打著燈籠,登塔捕雀,引發了火災。據說大火連燒了三天,古塔遭到嚴重毀壞。雖經幾次修理,始終未能恢復舊貌。

隨著時間推移,破損更是日益加重。直到1924年重修,把塔的主要結構改成了鋼筋混凝土,並在塔頂上專門鑄了重1.5噸、高2.85米的銅剎,塔的高度一下子增加到了32.3米,古塔更加穩固、壯觀。

1992年,又經歷了一次大修。這次不僅加固了龍光塔的飛檐、欄干,還對塔的傾斜度作了糾正,並對塔身的色彩作了調整,由原來的杏黃色改成深紅色,如此塔的形象更為挺拔端莊。

90年代後,龍光塔的翹角、欄杆、樓梯再一次損壞,加之頂上的混凝土開裂,隨時會都有墜落危險。很長一段時間,無人問津,老無錫們很是惋惜。

封閉了10年之久,2018年龍光塔重修了。2019年5月底,歷史底蘊厚重的龍光塔終於重新開放,大家又可以登塔觀光了。

站在古塔之上,無錫城全貌一覽無遺。

湛藍的蒼穹之下,運河像一條搖擺身姿的銀色巨龍,由北向南蜿蜒而過。川流不息的碩大船隻,此刻都變得無比渺小,甚至還不如近處往來的車流顯眼。

天際盡頭,新城的活力在一棟棟整齊的高樓上展露無遺。幾座大橋,氣勢宏偉地橫跨運河,溝通了城市的交通之餘,也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河兩岸,幾排綠樹宛如幾條綠色絲帶鑲嵌其中,讓人不禁感嘆無錫的環境自然美好。

從龍光塔遠眺惠山古鎮,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密集的古民居,抽象成了一個個黛色的屋頂,衝擊著你的視野。遠山並沒有露出全部,山腳的幾縷線條好似雕刻在天幕上一樣。

尋一處細節看去,三三兩兩的綠樹掩映中,歇山頂的民居顯得十分淡雅。並不灼熱的陽光將這些飽經滄桑的粉牆黛瓦照得透亮,仿佛一家一戶都溫柔無比。

新城摩登現代、古鎮溫婉動人,在新與舊的平衡之中,無錫的魅力征服了每一個站在龍光塔之上的遊人。而這,恰恰也正是龍光塔吸引人的地方吧。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雲計劃月度優質帳號、TOP MEDIA計劃百佳企鵝號、CFP/攜程簽約攝影師、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知名旅遊博主、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秒拍達人、微博旅行視頻博主、樂途旅遊網專欄作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a7hlm8BxtCz63RLAJt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