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3Ultra要發布了,在舉行發布會之前,我想跟大家簡單的聊一下小米。
很多人可能都已經看到了爆料消息說華為可能會在今年推出一款全國產的5G手機。
而我們在市場上也看到華為現在的新機發布節奏越來越密集,越來越正常化。
雖然華為距離完全解決5G晶片還有一段時間跟距離,但是,對於其他手機廠商來說,現在要做的就是做好華為完全回歸的準備,因為如果沒有受到晶片限制的華為,那他的實力就遠遠在目前的所有國產手機廠商之上。
那麼當華為真的完全回歸了,就現在的這些國產手機廠商的表現來看他們拿什麼去跟華為打呢?或者說當華為完全回歸之後,哪一家國產手機廠商有實力去跟華為進行競爭?
在這點上做得最好的可能就是小米跟OPPO了。
OPPO的因為可能涉及到某些信息,所以暫時先不講了。今天就只聊一下小米吧。
很多人覺得小米在國內市場的表現非常差勁,都已經被擠到第5位了,但是,小米的大方向策略是沒太大問題的。
下面我先講一講小米做得好的一些地方吧:
1,小米很聰明,也知道海外市場的重要性,並且搶占了很多的海外市場,成為了全球第三的智慧型手機品牌,這一項成就是非常不容易的。華為在海外市場上幾乎是全面蟄伏下來了,讓出了非常大的一個市場空缺,但是能夠在這個市場空缺裡面進行填補的國產手機品牌,目前只有小米。這也是為什么小米能夠在國內第五,而在全球依舊做到第三的原因。
2,進軍高端市場。我們可以看到小米在小米10系列之後宣布正式開啟高端化,小米高端旗艦手機的價格在不斷的上漲,並且形成了很好的階梯式布局。像小米的數字系列標準版的價格在同價位裡面依舊是非常有性價比的,Pro版本跟標準版形成了差距,但是,小米最厲害的是他成功打造了一款Ultra版本,你可以看到這一版本的手機價格都已經飆升到5999元起步了,但是依舊有很多人非常看好,國產手機能夠在價格上上看到6000元檔次,還有一定銷量的,之前只有一個華為,而現在小米也有這個勢頭。放眼目前的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銷量最好的國產手機就是華為,然後就是小米了。
3,小米標籤化成功。小米在布局上有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就是成功貼上了「影像」這個標籤。從之前小米宣布要去跟華為的手機影像進行對標,到現在人們提起拍照好的手機就會提到小米手機,提到小米Ultra,這個進步是非常明顯的,也可以看到雷軍對小米相機部門的獎勵次數真的很多。再說徠卡這件事,有的人說小米是在撿華為吃剩下的,但是,最終的結局已經說明了小米在跟徠卡聯名這件事上做得很正確,而推動這件事的小米相機部總經理,名字叫易彥,而實際上她也曾在華為任職,據說當時華為跟徠卡的合作,她起了關鍵的作用。
4,小米在努力建設線下渠道。這幾年小米一直想要建設一個線下渠道市場,因為它已發現了目前的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需要在線下市場+線上市場兩條腿走路才能夠走得更快、走得更遠,目前小米的線下門店是1萬家左右。而且小米其實一直在探索線下新零售的新模式,想要在線下渠道有一些突破
小米做得不好的地方:
1,國內市場表現太差。在華為受到限制之後,本來是空缺出很大一部分,但是小米並沒有能夠從中獲利,甚至是丟失了自己的市場,都已經被擠到了第5名了。
2,銷量主要還靠低端機,利潤依舊不夠。雖然說小米在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上有一定的起色,而且相對來說在國產手機當中也做做的不錯,但是整體的銷量主要還是依靠中低端機型,高端市場上的銷量還是不夠。更關鍵的是小米手機的利潤相對比起友商來說還是偏低,這導致它在線下渠道商那裡沒有那麼受歡迎。
3,線下渠道收穫成效依舊弱,作為對比OPPO和vivo的線下門店已經達到了二三十萬家,小米目前還是徘徊在一萬左右。事實上小米就線下市場已經進行了多輪探索,但目前還沒有找到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 因為小米手機的整體利潤較低,而且也沒有一個很好的成效,導致他最終在線下市場上的表現不如預期。
在華為正式回歸之後,我認為,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將會出現新一輪的洗牌的變化,同時我也認為最有實力跟華為競爭的是OPPO和小米這兩家手機廠商。不知道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