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些犧牲在上甘嶺的戰友們來看我了……」偶爾清醒的時候,95歲的孝感老人談鐵勇會突然喊出一個個陌生的名字,這些名字仿佛印刻在他的記憶深處。
6月8日7時10分,老人談鐵勇離世
子女們在清理遺物時意外發現:
原來談鐵勇曾在上甘嶺戰役中
立過軍功
談鐵勇(右一)年輕時的結婚照。
談鐵勇是湖北省地質局第六地質大隊的退休工人,居住在孝感城區,原籍江蘇海門。1949年3月,談鐵勇光榮加入解放軍,半年後就榮立一次四等功。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他主動請戰入朝,被編入志願軍七十二師第351炮兵團。
「我知道我父親參加過抗美援朝,但他從來沒有跟我們提過他參加過上甘嶺戰役。」兒子談平在清理父親的遺物時發現了一個文件盒,打開一看,盒子裡竟然珍藏著中朝兩國頒發的立功受獎證書、獎章和美軍避彈衣碎片等戰場紀念品。
談鐵勇的立功喜報。
談鐵勇珍藏的立功獎狀和戰鬥中繳獲的美國尼龍避彈衣碎片。
談鐵勇被邀約為《志願軍一日》的重點寫稿人。
物品里有一份當年戰地記者采寫的報道,記錄著入朝後,短短三個月,炮兵前沿觀察員談鐵勇指揮冷炮斃敵90多名。
在上甘嶺青石山戰鬥中,為了更清楚了解敵火力位置,他主動要求伴隨步兵出擊。敵人只要一露頭,他馬上用電台向炮兵指示目標,我方炮彈就像長了眼睛一樣在敵人頭上「開花」。炮兵觀察員伴隨步兵出擊搜索,創造了炮兵前出觀察的突出範例,談鐵勇也被大家稱為「指揮員的千里眼」。
采寫談鐵勇的報道。
在一次戰鬥中,談鐵勇和戰友組成的31人小分隊前出偵察,不幸被美軍發現,遭遇炮擊,只有他一人倖存返回。他右耳被炮火炸聾失聰,在病床上躺了20多天。
「
談鐵勇的遺物中珍藏著一束無名小花,「它是上甘嶺陣地的英雄花,和我一樣是倖存者。」
」
朝鮮政府頒發給談鐵勇的軍功證以及他珍藏的上甘嶺陣地的英雄花。
1956年,29歲的談鐵勇回國轉業後,投身地質事業,承載著榮譽的獎狀、獎章都被他仔細封藏起來,那些刻骨銘心的戰鬥經歷,他也從未向人提起,在普通電工的崗位上一直工作到退休。
談鐵勇的復員軍人證明書。
2020年11月,他喜領抗美援朝紀念章,愛不釋手,一直貼身佩戴不離身。
6月8日7時10分,老人離世。「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我要用一生來回報黨的恩情!」在戰火硝煙中,談鐵勇榮立三等功,並獲朝鮮頒發的獎章。
深藏功名66年
初心未改,信念不變
向談鐵勇老人致敬!
來源 | 孝感日報
編輯| 宋嘉誠
編審 | 許蓓
監製 | 楊斌
壟上行視頻號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