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是我國深受眾多消費者喜愛的水果品種之一,目前已有四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了。桃的加工層次也很多,現將桃樹無公害高效栽培管理技術總結如下,僅供參考!
1 建園
選擇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建園,儘量避免重茬地建園。
1.1定植時期與密度
定植時期有春栽和秋栽。由於秋栽比春栽發芽早、生長快,無明顯緩苗期,所以我國中部和南部地區多採用秋栽,北方有灌溉條件的地區也採用秋栽。但北方乾旱、寒冷、無灌溉條件的地區秋栽會發生抽條現象,所以多為春栽。春栽一般在桃發芽前栽植。
栽植密度依土壤質地、整形方式及品種而定,一般肥沃地比瘠薄地栽植密度小,三主枝或兩主枝開心形比多主枝開心形栽植密度大,樹勢強的比樹勢弱的栽植密度小。北方地區比南方地區栽植密度小,平地比山地栽植密度小。在露地栽培時,行距多為4.0~5.0米,株距多為2.5~3.0米。在密植條件下,採用主幹形和Y字形整形法。
1.2定植
(1)品種選擇
要選擇果個大、外觀漂亮、貯運性較好、市場價格高、易銷售、適合當地栽植的優良品種。大面積栽培時需考慮早、中、晚熟品種的搭配比例。一般北方地區日照時間長,果實品質優,同一品種比南方地區成熟晚,在占領中熟品種的市場上有優勢,應以中熟品種為主,適當搭配早熟品種。無花粉的品種需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並按2~4∶1配置授粉樹,即1行(株)授粉品種,2~4行(株)主栽品種相間栽植。
(2)定植方式
有正方形、長方形和菱形等栽植方式。通常採用行距大於株距的長方形定植方式,行株距以5.0米×3.0米、5.0米×4.0米、4.0米×3.0米、4.0米×2.5米、4.0米×2.0米等較多,行間大可充分利用光照,有利於桃樹的生長發育和間作,管理方便,一般有小型機械(如打藥機、翻耕機、割草機)的行距要大一些,無機械作業的通常行距為3.6~4.0米。
(3)定植技術
按栽植行株距,用線和石灰打點,挖40~50厘米見方的坑,然後每株施腐熟農家肥25~50千克、過磷酸鈣0.5~1.0千克,並與土拌勻。再將經過消毒並蘸過泥漿的苗木根系放入穴中,澆足水並滲完後填土與原地面平,砧木要露出地面5厘米左右。
1.3定植後管理
(1)定干
定植後要立即定干。干高要根據品種特性及整形方式決定,一般2年生苗的定干高度為40~80厘米;當年嫁接的速生苗在飽滿芽處剪截,待達到定干高度時摘心,以促生分枝;芽苗(半成品苗)剪到接芽處,注意抹去砧木的萌櫱。
(2)塗白
定干後立即塗石灰水或石硫合劑殘渣於樹幹,以防日燒和病蟲危害,但注意石灰水不要太濃。
(3)追肥
5月下旬,每株施尿素30克,並澆水,以促進枝條生長發育,有利於樹冠早期成形。
(4)防治病蟲
注意防治蚜蟲、食心蟲、葉蟬、紅蜘蛛、天牛及桃細菌性穿孔病和桃縮葉病。
(5)修剪管理
調整主枝預備枝角度,使其生長勢均衡。對輔養枝進行拿枝或拉枝,促進早期成花。
2 土肥水管理
2.1間作與覆蓋
(1)間作
1~3年生幼齡樹樹冠較小,行間有較大的空間,光照良好,可適當間作一些矮生作物,如:草莓、西瓜、甘薯、花生、馬鈴薯等,以提高單位面積的經濟效益,避免間作高稈作物和十字花科植物。為改良土壤,可間作綠肥或與養殖業相結合間作牧草,如:三葉草、黑麥草、草苜蓿等。
(2)覆蓋
1年生樹以樹幹為中心1米半徑範圍內不能間作作物,可覆蓋綠肥或秸稈。結果樹行內樹冠下也可覆蓋作物秸稈(稻草、麥秸、玉米秸、稻殼)、雜草和刈割的綠肥,厚度以10厘米左右為宜,可起到抑制雜草生長、保墒和降低地溫的作用,同時,有機物腐熟後還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肥力。
2.2施肥
(1)施肥時期
桃樹的發芽、展葉、開花、坐果主要靠上一年秋季貯藏的養分,因此,桃樹的施肥應以秋季為重點,基肥一般在秋季(10—11月)施入。追肥應在萌芽、花後、硬核期和果實膨大期進行。
(2)施肥量
施肥量依目標產量、土壤、品種、樹齡、樹勢等差異而不同。早熟品種、土壤肥沃、樹齡小、樹勢強的施肥量要小一些,相反,晚熟品種、土壤瘠薄、樹齡大、樹勢弱的施肥量要大一些。
(3)施肥方法
一是土壤施肥,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減少肥料的揮發與流失,幼樹的基肥採用開溝土施,開溝的方法有環狀、條狀、放射狀。生草栽培桃園採用地表全施,施肥後澆水。二是根外追肥,主要為葉面噴肥,也可結合打藥進行。
2.3排水
桃樹根系的呼吸作用強,耐澇性差,當桃園積水2~3天時,便發生死樹現象。因此,平地和低洼地栽植桃樹時,一定要設置排水溝,對積水的桃園一定要及時排水。
2.4灌溉
桃樹耐旱性較強,在果實成熟期間(采前15~20天)適當控水有利於提高糖度、提早成熟果實。但過於乾旱,常造成果個偏小、果實味澀、品質下降,同時也會造成樹勢衰弱。秋施基肥後,冬季缺水會導致肥料滲透分解慢,第2年新梢延遲停長,生理落果加重。
(1)灌水關鍵時期與灌水量
桃樹需水的關鍵時期有2個,即花期和果實膨大期。花期的水分不足,會影響桃樹的新梢生長,導致生長量不足,長、中果枝減少;而果實膨大期的土壤嚴重乾旱,會影響果實細胞體積的增大,減少果實重量和體積。一般每次畝灌溉量為10~20米3,乾旱、半乾旱地區為20~40米3。採用節水灌溉(滲灌、噴灌、微灌等)可節水1/2~2/3。春季正值桃樹萌芽、開花期,北方常遇春旱,需足量灌水。硬核期對水分敏感,缺水或水分過多均易引起落果,所以注意灌水要適量。果實成熟期,如不遇特殊乾旱,不宜灌水。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灌1次防凍水。
(2)灌水方法
有溝灌、管灌、樹盤澆水、噴灌、滴灌、小管出流等方式。根據水源、地形、水利設施等因素選擇灌溉方式。
3 整形修剪
桃樹是喜光樹種,對光照要求較嚴,因此在整形修剪上應掌握層間要少,主枝要開張,保持樹冠通風透光。
3.1三主枝開心形
樹高2.5~3.0米,干高30~50厘米,在主幹上不同方位錯落排列3個主枝。注意選留主枝時不要選正南方的主枝。每個主枝上選留2~3個側枝,主枝開張角度要保持在40~50°,側枝保持在60~80°。在主、側枝上配備各類結果枝組。該樹形骨架牢、易培養、光照好,是河北省露地栽培桃樹常用的樹形。
3.2二主枝開心形
樹高2.5米,干高30~50厘米,在主幹上相反方向選留2個主枝,一般選東西方向各1個。在每個主枝上選留2~3個側枝,主、側枝上配備結果枝組。這種樹形骨幹枝少,易平衡,比三主枝開心形更適宜密植,適於露地密植和設施栽培。
3.3紡錘形
樹高2.5~3.0米,干高40~50厘米。有中心干,在中心乾上均勻排列8~10個大型結果枝組,大型結果枝組間距30厘米左右,與地面水平角度70~80°。適於設施栽培和露地高密栽培。
4 疏花疏果
4.1疏花
疏花是疏去晚開的花、畸形花、朝天花和無枝葉的花,留枝條上中部的花。疏花量一般為總花量的1/3。
4.2疏果
疏果要先疏去雙果、小果和果形不正的果。留果時,果枝所處的部位不同,留果量也不一樣,樹體上部的結果枝要適當多留果,下部的結果枝要少留果,以果控制旺長,達到均衡樹勢的目的。樹勢強的樹多留果,樹勢弱的樹少留果。另外,定果時還要考慮果實大小。一般長果枝留2~4個果,中果枝留1~3個果,短果枝留1個果或不留果。弱枝和花束狀果枝一般不留果,預備枝不留果。也可根據果間距留果,果間距為15~20厘米,依果實大小而定。
5 病蟲害防治
5.1農業防治
通過栽培管理技術或人工方法,破壞病蟲害發生的適宜環境條件,或是直接消滅病蟲,能取得化學農藥所不及的效果。
5.2物理防治
根據害蟲的習性採取機械方法防治害蟲。
5.3生物防治
利用天敵、生物和微生物製劑來防治病蟲害。
5.4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仍是目前病蟲害防治的主要方法。在化學防治上應根據防治對象的生物學特性和危害特點,提倡使用生物源農藥、礦物源農藥,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和致畸、致癌、致突變農藥。
6 果實採收
一般距離市場較近的宜在八九成熟時採收。距市場遠、需長途運輸的可在七八成熟時採收。溶質桃宜適當早採收,尤其是軟溶質的品種。供貯藏加工的桃,一般在七八成熟時採收。
以上就是桃樹無公害高效栽培管理技術的全部內容,希望對桃農們有所幫助,如果您有很好的經驗分享,歡迎評論留言!桃子是我國深受眾多消費者喜愛的水果品種之一,目前已有四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了。桃的加工層次也很多,現將桃樹無公害高效栽培管理技術總結如下,僅供參考!
1 建園
選擇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建園,儘量避免重茬地建園。
1.1定植時期與密度
定植時期有春栽和秋栽。由於秋栽比春栽發芽早、生長快,無明顯緩苗期,所以我國中部和南部地區多採用秋栽,北方有灌溉條件的地區也採用秋栽。但北方乾旱、寒冷、無灌溉條件的地區秋栽會發生抽條現象,所以多為春栽。春栽一般在桃發芽前栽植。
栽植密度依土壤質地、整形方式及品種而定,一般肥沃地比瘠薄地栽植密度小,三主枝或兩主枝開心形比多主枝開心形栽植密度大,樹勢強的比樹勢弱的栽植密度小。北方地區比南方地區栽植密度小,平地比山地栽植密度小。在露地栽培時,行距多為4.0~5.0米,株距多為2.5~3.0米。在密植條件下,採用主幹形和Y字形整形法。
1.2定植
(1)品種選擇
要選擇果個大、外觀漂亮、貯運性較好、市場價格高、易銷售、適合當地栽植的優良品種。大面積栽培時需考慮早、中、晚熟品種的搭配比例。一般北方地區日照時間長,果實品質優,同一品種比南方地區成熟晚,在占領中熟品種的市場上有優勢,應以中熟品種為主,適當搭配早熟品種。無花粉的品種需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並按2~4∶1配置授粉樹,即1行(株)授粉品種,2~4行(株)主栽品種相間栽植。
(2)定植方式
有正方形、長方形和菱形等栽植方式。通常採用行距大於株距的長方形定植方式,行株距以5.0米×3.0米、5.0米×4.0米、4.0米×3.0米、4.0米×2.5米、4.0米×2.0米等較多,行間大可充分利用光照,有利於桃樹的生長發育和間作,管理方便,一般有小型機械(如打藥機、翻耕機、割草機)的行距要大一些,無機械作業的通常行距為3.6~4.0米。
(3)定植技術
按栽植行株距,用線和石灰打點,挖40~50厘米見方的坑,然後每株施腐熟農家肥25~50千克、過磷酸鈣0.5~1.0千克,並與土拌勻。再將經過消毒並蘸過泥漿的苗木根系放入穴中,澆足水並滲完後填土與原地面平,砧木要露出地面5厘米左右。
1.3定植後管理
(1)定干
定植後要立即定干。干高要根據品種特性及整形方式決定,一般2年生苗的定干高度為40~80厘米;當年嫁接的速生苗在飽滿芽處剪截,待達到定干高度時摘心,以促生分枝;芽苗(半成品苗)剪到接芽處,注意抹去砧木的萌櫱。
(2)塗白
定干後立即塗石灰水或石硫合劑殘渣於樹幹,以防日燒和病蟲危害,但注意石灰水不要太濃。
(3)追肥
5月下旬,每株施尿素30克,並澆水,以促進枝條生長發育,有利於樹冠早期成形。
(4)防治病蟲
注意防治蚜蟲、食心蟲、葉蟬、紅蜘蛛、天牛及桃細菌性穿孔病和桃縮葉病。
(5)修剪管理
調整主枝預備枝角度,使其生長勢均衡。對輔養枝進行拿枝或拉枝,促進早期成花。
2 土肥水管理
2.1間作與覆蓋
(1)間作
1~3年生幼齡樹樹冠較小,行間有較大的空間,光照良好,可適當間作一些矮生作物,如:草莓、西瓜、甘薯、花生、馬鈴薯等,以提高單位面積的經濟效益,避免間作高稈作物和十字花科植物。為改良土壤,可間作綠肥或與養殖業相結合間作牧草,如:三葉草、黑麥草、草苜蓿等。
(2)覆蓋
1年生樹以樹幹為中心1米半徑範圍內不能間作作物,可覆蓋綠肥或秸稈。結果樹行內樹冠下也可覆蓋作物秸稈(稻草、麥秸、玉米秸、稻殼)、雜草和刈割的綠肥,厚度以10厘米左右為宜,可起到抑制雜草生長、保墒和降低地溫的作用,同時,有機物腐熟後還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肥力。
2.2施肥
(1)施肥時期
桃樹的發芽、展葉、開花、坐果主要靠上一年秋季貯藏的養分,因此,桃樹的施肥應以秋季為重點,基肥一般在秋季(10—11月)施入。追肥應在萌芽、花後、硬核期和果實膨大期進行。
(2)施肥量
施肥量依目標產量、土壤、品種、樹齡、樹勢等差異而不同。早熟品種、土壤肥沃、樹齡小、樹勢強的施肥量要小一些,相反,晚熟品種、土壤瘠薄、樹齡大、樹勢弱的施肥量要大一些。
(3)施肥方法
一是土壤施肥,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減少肥料的揮發與流失,幼樹的基肥採用開溝土施,開溝的方法有環狀、條狀、放射狀。生草栽培桃園採用地表全施,施肥後澆水。二是根外追肥,主要為葉面噴肥,也可結合打藥進行。
2.3排水
桃樹根系的呼吸作用強,耐澇性差,當桃園積水2~3天時,便發生死樹現象。因此,平地和低洼地栽植桃樹時,一定要設置排水溝,對積水的桃園一定要及時排水。
2.4灌溉
桃樹耐旱性較強,在果實成熟期間(采前15~20天)適當控水有利於提高糖度、提早成熟果實。但過於乾旱,常造成果個偏小、果實味澀、品質下降,同時也會造成樹勢衰弱。秋施基肥後,冬季缺水會導致肥料滲透分解慢,第2年新梢延遲停長,生理落果加重。
(1)灌水關鍵時期與灌水量
桃樹需水的關鍵時期有2個,即花期和果實膨大期。花期的水分不足,會影響桃樹的新梢生長,導致生長量不足,長、中果枝減少;而果實膨大期的土壤嚴重乾旱,會影響果實細胞體積的增大,減少果實重量和體積。一般每次畝灌溉量為10~20米3,乾旱、半乾旱地區為20~40米3。採用節水灌溉(滲灌、噴灌、微灌等)可節水1/2~2/3。春季正值桃樹萌芽、開花期,北方常遇春旱,需足量灌水。硬核期對水分敏感,缺水或水分過多均易引起落果,所以注意灌水要適量。果實成熟期,如不遇特殊乾旱,不宜灌水。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灌1次防凍水。
(2)灌水方法
有溝灌、管灌、樹盤澆水、噴灌、滴灌、小管出流等方式。根據水源、地形、水利設施等因素選擇灌溉方式。
3 整形修剪
桃樹是喜光樹種,對光照要求較嚴,因此在整形修剪上應掌握層間要少,主枝要開張,保持樹冠通風透光。
3.1三主枝開心形
樹高2.5~3.0米,干高30~50厘米,在主幹上不同方位錯落排列3個主枝。注意選留主枝時不要選正南方的主枝。每個主枝上選留2~3個側枝,主枝開張角度要保持在40~50°,側枝保持在60~80°。在主、側枝上配備各類結果枝組。該樹形骨架牢、易培養、光照好,是河北省露地栽培桃樹常用的樹形。
3.2二主枝開心形
樹高2.5米,干高30~50厘米,在主幹上相反方向選留2個主枝,一般選東西方向各1個。在每個主枝上選留2~3個側枝,主、側枝上配備結果枝組。這種樹形骨幹枝少,易平衡,比三主枝開心形更適宜密植,適於露地密植和設施栽培。
3.3紡錘形
樹高2.5~3.0米,干高40~50厘米。有中心干,在中心乾上均勻排列8~10個大型結果枝組,大型結果枝組間距30厘米左右,與地面水平角度70~80°。適於設施栽培和露地高密栽培。
4 疏花疏果
4.1疏花
疏花是疏去晚開的花、畸形花、朝天花和無枝葉的花,留枝條上中部的花。疏花量一般為總花量的1/3。
4.2疏果
疏果要先疏去雙果、小果和果形不正的果。留果時,果枝所處的部位不同,留果量也不一樣,樹體上部的結果枝要適當多留果,下部的結果枝要少留果,以果控制旺長,達到均衡樹勢的目的。樹勢強的樹多留果,樹勢弱的樹少留果。另外,定果時還要考慮果實大小。一般長果枝留2~4個果,中果枝留1~3個果,短果枝留1個果或不留果。弱枝和花束狀果枝一般不留果,預備枝不留果。也可根據果間距留果,果間距為15~20厘米,依果實大小而定。
5 病蟲害防治
5.1農業防治
通過栽培管理技術或人工方法,破壞病蟲害發生的適宜環境條件,或是直接消滅病蟲,能取得化學農藥所不及的效果。
5.2物理防治
根據害蟲的習性採取機械方法防治害蟲。
5.3生物防治
利用天敵、生物和微生物製劑來防治病蟲害。
5.4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仍是目前病蟲害防治的主要方法。在化學防治上應根據防治對象的生物學特性和危害特點,提倡使用生物源農藥、礦物源農藥,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和致畸、致癌、致突變農藥。
6 果實採收
一般距離市場較近的宜在八九成熟時採收。距市場遠、需長途運輸的可在七八成熟時採收。溶質桃宜適當早採收,尤其是軟溶質的品種。供貯藏加工的桃,一般在七八成熟時採收。
以上就是桃樹無公害高效栽培管理技術的全部內容,希望對桃農們有所幫助,如果您有很好的經驗分享,歡迎評論留言!
匯晟元(huì shèng yuán)釋義
匯之本義為盛器,引申義有積聚、聚集等。
晟之本義為中午12點鐘的太陽,引申義有興盛、旺盛等。
元之本義根源,根本,引申義萬物之本原;
匯晟元旨在彙集多方智慧,興盛中國農業,以農技服務為元點,整合多方資源,聚焦產業融合。為農業產業鏈發展提供技術和信息服務。
為了更好的給各位粉絲帶來閱讀體驗,本頭條號一周內每天將專注於某一領域的農技知識、農業資訊等方面的文章。匯晟元頭條號文章發布預告:星期一、病蟲草害(病害、蟲害、雜草的防治)星期二、農藥(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的使用方法)星期三、肥料(復合肥、水溶肥、葉面肥、有機肥、土壤改良劑等的鑑別與使用技巧)星期四、果樹(柑橘、蘋果、梨、葡萄、獼猴桃、櫻桃等的栽培管理技巧)星期五、蔬菜(番茄、辣椒、茄子、黃瓜、馬鈴薯、白菜、蘿蔔等的栽培管理技巧)星期六、大田作物(水稻、小麥、棉花等的栽培管理技巧)星期天、綜合信息(新品種、補貼、政策、電商銷售等相關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