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人民公僕形象——記三原縣陵前鎮柴家窯村書記王衛

2019-12-06     清風咸陽

「我和村主任已經幫你協調好你的地,為了小組的廣場,確實讓你也受了些麻煩,那就這麼處理!」柴家窯村黨支部書記王衛送一名村民出門,邊走邊安慰他。這已經是王衛本周協調處理的第5起村民糾紛。環顧村委會辦公室,只見掛滿了榮譽牌匾: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市級文明村、市級示範村、縣級法制宣傳教育先進村、敬老模範單位、先進黨支部……

王衛是三原縣陵前鎮柴家窯村人,擔任柴家窯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自2009年至今,這已經是他在柴家窯村工作的第十個年頭了。回憶起十年來的工作,王衛說自己一路走來真不容易,但是他無怨無悔。

破釜沉舟,改變「滿紙荒唐言」的尷尬

1997年,王衛加入中國共產黨。2009年他開始在柴家窯村任職,先後擔任柴家窯村村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他滿腔熱血的寫了一系列計劃,希望可以修路、建廣場、改善水利條件,但是當他把計劃公開時,得到的卻是冷嘲熱諷,說他不自量力,說計劃書只是一紙「荒唐言」而已。

十年來,他爭取項目,聯繫本村籍在外成功人士,完善了村內硬體設施,硬化村內水泥道路20餘公里,基本實現了村內道路硬化全覆蓋;引進「引涇上塬」項目,解決了全村8000畝的耕地灌溉和自來水的日常供應;與深圳萬利公司積極協調幫扶資金8萬元,修建了五處村民活動廣場,極大的改善了村民的日常文娛生活水平。為了方便群眾辦事和解決鄰里的日常矛盾,多方籌資修建了村級便民服務大廳和調解室……總之,只要是為集體、為群眾辦實事,他總是有著源源不斷的動力。

至真至誠,他也有抹一把辛酸淚的時候

「乾爸,提前祝你新年快樂,我的畢業證書今天發下來了。感謝你多年來對我的照顧,我真的很感激,你和乾媽一定要照顧好身體,也祝你們笑口常開,工作順利。」這是柴窯村的孤兒余敬畢業當天給王衛發的微信。余敬是柴家窯村老戶組上的一個孤兒,父母都已經去世,無依無靠。十年前,當王衛了解到這個可憐的小姑娘的情況時,硬漢的眼裡也閃著淚花,從此他便義無反顧的承擔起了余敬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其實在王衛內心,早已經把小余敬當成了自己的女兒,小余敬也親切的喊王衛「乾爸」。也正是王衛多年來默默的支持和付出,才使得余敬也能和其他同齡人一樣天真快樂的學習、生活,並與2018年順利從寶雞自強中專畢業,現在廣東省殘疾人信息產業園工作。

7月19日,王衛徑直來到鎮紀委辦公室,從隨身的兜里取出了一沓厚厚的用報紙包裹的錢,請鎮紀委同志幫忙將錢轉交給別人,問其原由時才了解,原來是他幫忙調解的一起責任事故,肇事方堅持要拿出3萬元表示感謝,王衛無法回絕,只好請鎮紀委幫忙轉交。他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是一位基層支部書記,為人民服務是分內的事情,這錢無論如何我不會要的!」

王衛的助人為樂不僅僅是一時幫助別人,也不是只幫助一個人,他真正把柴家窯村當做一個大家庭,以家長的責任心去經營和管理這個「家庭」。就連中午吃飯時間,他都是匆匆回家吃過飯就又回到村委會,別人經常打趣道:現在村委會比嫂子都親吧?他總是呵呵一笑。

樂在其中,成為「都雲作者痴」的真實寫照

柴家窯村位於陵前鎮南部塬區,多年來村中沒有主導產業,經濟發展滯後。為了生計,全村三分之二的人外出打工,只剩老弱病幼留守在村子裡,過著沒有希望和期盼的日子。2009年,在取得了妻子的支持,受廣大黨員群眾的極力推薦下,他放棄了年可凈賺十多萬收入的服裝加工生意,當上只能解決溫飽、拿著微薄薪資的村主任,家中事情都只有妻子一個人撐著。當時,有很多人不理解王衛的做法。每每這時,王衛都會笑著說:「一個人的日子好了不算什麼,全村人都能過上好日子才好哩。」這也是熱心人王衛多年來的希望和夢想。

柴家窯村地處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半乾旱氣候區,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結合此特點,他因地制宜,提出並確立了以發苗木花卉產業為主的發展思路。從2012年引進興和園林有限公司和萬科兩大公司以後的短短兩年時間裡,柴家窯村便從之前的貧困村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綠色苗木和花卉種植大村。在他的努力之下,群眾的人居環境和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9年8月,在百姓的共同擁護下,王衛擔任了柴家窯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的崗位。他說,這對他來說不僅僅是榮譽,也是肩上那沉甸甸的責任。

(三原縣陵前鎮紀委 楊西斌 高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UzK2W4BMH2_cNUg_51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