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讓寶媽們最頭疼的幾個場景,帶娃打針絕對是其中一項。尤其在娃已經打過幾針之後變精了,一看到護士拿出長長的針管就開始哭,要麼就直接兩腳一抹油溜了。就算好不容易把他按在腿上打完一針,事後的安慰也是一個大難題。
之前陪親戚帶孩子去打過預防針,那場面堪稱『炸裂』,哭喊聲把周圍幾個大人的耳膜都要震碎了。最令人無奈的是,孩子因為被媽媽騙來打針很是生氣,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不願意理她。
無獨有偶,網上最近也看到了一則「萌娃被護士套路打針」的視頻。
剛開始,這位看起來不過兩歲的小朋友為了不打針,狂吹護士彩虹屁,猛夸護士阿姨漂亮。但是當護士套路她「肩膀髒了要擦擦」結果一針戳進去的時候,萌娃瞬間哭了起來。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小朋友一邊抽噎一邊說著自己好了,不生氣了,還囑咐護士:阿姨以後再不許騙小孩子了嗷。
這段童言童語直接逗樂眾人,也萌翻了一眾網友。
有不少網友都被這金句頻出的小寶寶給萌到了,紛紛稱讚她的父母教得好,才讓她小小年紀就有這麼高的情商。
相信不少家長都非常羨慕這位寶寶,小小年紀就有這麼多的詞彙量,可以金句頻出。
其實,想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培養娃的情商和詞彙量,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法:
多和孩子進行對話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說話不利索或者不會說話,乾脆就直接不跟他對話了,這樣是不行的。
因為孩子的大多數技能都是在模仿中不斷學會的,只有他有機會進行大量的對話鍛鍊,才能促使他的大腦吸收更多的詞語,增加他的詞彙儲備。
當他會的詞語變多的時候,說的話自然也會更有邏輯性。
多陪孩子進行益智的遊戲
娃兩歲的時候是大腦發育的一個黃金期,父母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通過多陪他玩益智類的遊戲來促進他的大腦發育。比方說:教他認識不同的顏色、比大小、比重量等等,這些都可以。
等到他再大一些,遊戲的難度也可以適當增加,例如認識時間、玩七巧板、搭積木……
教他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行為
不要總是覺得孩子還小,等他長大了再去好好教。其實,一個高情商的孩子往往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了,即便他可能還不能理解一些複雜的禮儀,但是這並不妨礙家長教和他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和行為。
比方說:當客人要走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去說再見。
如果孩子此時說話並不是很流暢,家長可以抓住他的手左右搖擺,然後先說一句「再見」,一般情況下,寶寶都會下意識地重複一遍爸爸/媽媽說的話。
久而久之,這些簡單的禮儀、用語就成了他的習慣,下次再遇到同一種情況時,他就會下意識地做出這些反應。
【結束語】
當然,這些都需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來制定,最重要的是,家長一定要記得循序漸進,不要一股腦把所有的東西都塞到他腦子裡,那樣只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