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淘媽
天氣真的是越來越冷了,明顯感覺孩子起床困難了很多,有時候穿衣服都是在他躺著的情況下進行的。不過我們每天從家裡出發的時間沒有變,一直是七點半。在去幼兒園的路上就會發現,以前會高頻率碰到同班同學,現在卻很難碰到。到了幼兒園就知道,原來其他小朋友還沒有去。聽老師說孩子們去的越來越晚了,有幾個孩子還經常遲到。可能家長認為幼兒園並沒有嚴格的考勤制度,孩子遲到了就和老師說一聲,也沒什麼。可是幼兒園正是孩子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階段,遲到這件事,家長可不要小覷,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大。
孩子經常遲到的影響
1. 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
不管孩子幾點到幼兒園,吃早餐的時間是固定的。孩子遲到的話,就縮短了吃早餐的時間。這樣孩子吃飯就比較匆忙,不利於消化。而且去的晚了,可能飯菜也涼了,孩子吃進去會不舒服。
2. 不利於孩子養成正確的時間觀
我們知道,一個有時間觀念的人,在很多時候都能為自己加分不少。如果家長覺得孩子遲到沒什麼了不起的,就不利於孩子養成正確的時間觀念。孩子可能在生活上就會很隨意,做事拖拉,沒有緊迫感。而且這樣的孩子還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自己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不為他人考慮。
3. 不利於緩解分離焦慮
早上孩子不想起床就可以不用馬上起床,去幼兒園的時間也不固定,孩子就會覺得家裡比幼兒園自由多了。這樣每次到了上幼兒園的時間孩子的情緒就會變得不好,會加重孩子的分離焦慮,甚至會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排斥的情緒。
4. 不利於孩子養成堅毅的品質
大冷天,誰不想在被窩多睡會兒。如果孩子撒嬌、哭鬧不想起床,家長就妥協了,就會讓孩子以為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是可以隨意放棄的。長此以往,孩子遇到困難就逃避,不利於養成堅毅的品質。
如何幫助孩子養成不遲到的好習慣?
1. 提前叫醒孩子
如果家長是七點半送孩子,你七點二十五才叫孩子起床,不遲到才怪。其實家長可以提前10分鐘左右就叫醒孩子,給孩子一點賴床的時間,緩解起床的牴觸情緒。
2. 不給遲到找理由
家長應該提前和孩子說好每天要按時上學,這是一個學生必須做好的事情,也是幼兒園的規則。即使孩子撒嬌、哭鬧也不能妥協,不然有再一就有再二再三。
3. 幫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現在多數的家長都有晚睡熬夜的習慣,但是不要讓孩子跟著你的節奏作息。最好讓孩子每天晚上9點就能入睡,擁有了充足的睡眠,孩子也就能順利起床了。
淘媽說: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小,所以在一些方面就不是很在意。其實幼兒園是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階段,這個時候家長要幫助孩子,而不是讓自己盲目的愛成為阻礙孩子成長的「絆腳石」。你是怎麼看待孩子上幼兒園遲到這件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