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腳下沾著泥土 心裡裝著群眾

2021-04-21     新疆網

原標題:【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腳下沾著泥土 心裡裝著群眾

腳下沾著泥土 心裡裝著群眾

——烏魯木齊市各涉農區縣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新疆網訊(記者郭軍鴿 唐紅梅)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烏魯木齊市各涉農區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出一批有利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舉措,助力建設美麗宜人、業興人和的社會主義新鄉村,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已於2016年實現整村脫貧的經開區(頭屯河區)兩河片區馬家莊子村、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東梁村和甘溝鄉東風村結合實際,聚焦聚力重點任務,著力貫徹新發展理念辦實事,以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這兩天,漫步於馬家莊子村,隨處可見村民忙碌的身影:在家門口工廠上班;忙著創業;準備發展網紅經濟。

村民努爾拉西·鐵了汗說,此前她在村裡的紫羅蘭中央廚房上班,學會了做糕點,還參與了企業網絡直播課程。聽說村裡要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網絡直播銷售特色農產品也是其中一項,她打算報名參與。

馬家莊子村黨支部書記葉爾不拉提·阿吾汗拜說,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村「兩委」和工作隊集中走訪了解村民訴求,列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清單,解決村民「急難愁盼」問題。同時,村裡還將改造賽馬場、垂釣園等列入清單,通過促進村民就業、完善旅遊產業,推動鄉村振興。

聯繫服裝企業,讓村裡的婦女在家就能就業;將村裡的8000畝土地統一流轉,打造特色種植區;為有技能的村民牽線搭橋,在周邊建築工地掙工資……市工信局(市大數據發展局)駐東梁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緊密配合,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制訂工作方案,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深入一線解難題。

「現在村裡不少姐妹和我一樣,給企業進行服裝加工,不出門就能掙上錢。」村民哈麗瑪西·阿黑說。

東梁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何新寧說,要把學習黨史同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靶向找准基層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實打實為民解憂,也要抓好產業和就業「雙保險」,為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再加一把勁,多付出一份力,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取得紮實成效。

「多虧了村裡幫我們疏通清理了灌溉渠道,讓農田都用上了水。」說起這段時間的變化,東風村村民馬清祥說。

春耕時節,東風村灌溉渠道因堵塞導致下游村民農田灌溉用水不便。市稅務局駐村工作隊聯合村「兩委」組織黨員志願者,進行了清理疏通。

「這只是任務清單上的一項。我們聯合村『兩委』將日常走訪中村民反映的問題,記錄並形成任務清單,依照輕重緩急逐項協調落實。」東風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張園說,他們還將黨史學習教育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結合起來,加快推進短平快經濟項目、打造小景觀,引進企業種植60畝花海、發展養蜂產蜜項目等,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在達坂城區東溝鄉高崖子村,烏魯木齊水業集團駐村工作隊創新工作內容和形式,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人民群眾的務實舉措。

翻建坑窪路、新建青儲池;完善村內基礎設施;平整5000平方米的場地,計劃打造休閒文化廣場……一系列具體措施,得到了村民一致好評。

「我們依託派出單位,投資25萬元左右,圍繞優化人居環境、文化陣地建設、畜牧業發展等,切實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辦到村民心坎上,通過持續培育文明鄉風、繁榮產業發展等帶動鄉村振興。」高崖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戈兆明說。

高新區(新市區)青格達湖鄉聯合村圍繞村民春耕期間需要的良種、化肥、農藥、農膜、農機具等農用物資給予幫助,保障農民的生活生產,並和相關職能部門統籌抓好春耕、守護好「菜籃子」工作,助力鄉村振興。

米東區鐵廠溝鎮副鎮長黨曉倩說,他們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在繼續推動鄉村旅遊,帶動三產的發展,積極挖掘鄉村致富能手、大中專畢業生等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等方面發力。「目前已摸排57人,為鄉村振興奠定人才基礎。」黨曉倩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H4183gB9EJ7ZLmJIOm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