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白點病對抗攻略,秋季水溫波動大,魚友魚缸觀賞魚中招不少

2019-11-03     養魚說

現在這個季節交替的時候,對魚缸里的溫度可以說是有很大的影響的,溫度變化只要過於的厲害觀賞魚就很容易的白點病,本期就來講解一下白點的產生、治療與預防。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白點病是什麼先,白點病可以說是對全部淡水魚類都會有影響。

白點病的產生

白點病病如其名就是魚身上產生大量的大小相同的白點,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白點是由於什麼而發病的。

白點病是因為魚身上長了寄生蟲,這種寄生蟲名叫小瓜蟲它們會寄生在魚類的體表,它們發病和傳染的速度非常高,一條魚得了白點病兩到三天就可以感染另外的一到兩條魚,我們肉眼可以看見的時候已經是病情的中後期了,所以我們要趕緊的治療。

白點病是因為溫差過於大才會大量的爆發,所以白點病最容易爆發的時間是春天和夏天或秋天和冬天交替的時候最容易爆發,白點病會嚴重的破壞魚身表皮上的黏液,導致魚體受損,再令其失去抵抗力,如果長在魚鰓里會嚴重的影響魚的呼吸能力,導致缺氧再而令其缺氧而導致死亡。發病時,通常會從魚鰭或魚身開始長出白點,然後一直擴散全身,發病初期魚會出現食欲不振、周圍擦拭身體、呆呆滯滯甚至出現血班,若一直不管的話,死亡率可以是百分百的。

那我們要怎麼治療呢?

白點病的治療

白點病是因為溫差而發病的,所以我們就要利用溫度去殺滅這些寄生蟲。

如果發現了魚類身上突然長了白點那就可以把水溫升至30℃,然後下白點凈,隔天下一次,保持好水質,三到四天換水四分一或三分一,持續一到兩個星期就可以治療好的了。

但是要分清白點與追星的差別,白點是會在身上生長的,但是追星只會在嘴的周圍長出一點點,不會像白點病一樣遍布全身,所以要留意魚類的身體。

白點病的預防

大部分魚友都認為是水質和溫差導致白點的但是正常來說魚缸中是不會有寄生蟲的,所以大部分白點的來源都是從水草或者其他的魚類帶入的,所以我們有新魚進缸的話如果有多餘的缸最好還是檢疫一下,拿一個空置的魚缸把準備要加入主缸的魚放裡面暫養一個月左右,進缸的第一個星期可以適當的藥物去預防的,黃粉、鹽、白點凈都可以下一點去注意要及時換水,不然藥物久了可能會傷害到魚類,放檢疫缸可以方便處理病魚和死魚,而且不會因為新入的魚把原本健康的魚給感染了。

如果你是喂的飼料魚千萬不要一買回來直接加入主缸中,飼料魚可以說是很多病毒和寄生蟲非常完美的載體,本人就是因為把飼料魚一買回來直接放主缸中,因為飼料魚身上的寄生蟲導致了魚的病毒,輕的只是白點,重的那次是因為飼料魚身上的細菌導致的神仙的眼睛被細菌感染了導致突眼,然後救不回來死了。

所以檢疫缸是一個非常高能隔離病毒和寄生蟲的隔離區,能使你省很多的心。

主缸的的預防沒有太多那就是每次換水的時候溫差最好不要太大,換完水要及時的加熱這樣能更好的預防白點病,保持好水質就能很好的預防很多的病毒和細菌了。

養魚就是要細心有新魚入缸要經常注意魚身上有沒有長出白色的點點,有的話就及時治療,如果上述的細節和步驟都做到的話那就能很大程度的控制住白點病了。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養魚水族知識,可以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養魚說+想了解的內容,例如:」養魚說最簡單好養的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Er6Mm4BMH2_cNUgjm9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