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夏洛克·福爾摩斯,隔三差五就有相關的電影或電視劇出來。
這個人物實在太火了,火到全球都有他的粉絲,火到他的住所倫敦貝克街221號B成為熱門景點,而借用作者之名的動漫《名偵探柯南》已經更新超過千集。
但事實上,福爾摩斯的誕生是非常隨性的。
阿瑟·柯南·道爾生於蘇格蘭,他受母親的影響萌生出寫歷史小說的願望,但他的主業是醫生。
他在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認識了教授約瑟夫·貝爾。
貝爾教授是一個很牛的人,他不僅教醫學知識,還能通過觀察人的各種外在特徵,迅速推測出對方的很多信息,簡直就是「人肉掃描儀」。他就是夏洛克·福爾摩斯的原型。
在《柯南·道爾的一生》一書中,道爾晚年接受採訪稱:「也許我能這樣表示,歇洛克·福爾摩斯只是文學作品裡的一名人物,他(福爾摩斯)承載了我對愛丁堡大學的一名醫藥學教授的回憶。」
而他還寫信給貝爾教授說「是你讓我塑造了福爾摩斯」。
當然了,福爾摩斯這個複雜的角色,也參考了很多道爾認識的其他人物。
學醫五年,終於畢業。道爾成為一名隨船醫生,前往西非。
回國後,他就開業行醫。但他的工作始終沒啥起色,好幾年下來,工資只夠維持生活。
為了補貼家用,道爾決定寫小說。萬萬沒想到,他屢遭拒稿。
幾經波折,《血字的研究》終於被收了,稿費只有25英鎊。
這部《血字的研究》正是第一部以福爾摩斯為主角的偵探小說。
《血字的研究》並沒有讓福爾摩斯或者作者道爾大火。
按照既定軌道,道爾會繼續做個沒錢途的醫生,偶爾寫寫歷史小說。
但是,轉折出現了!
美國《利平考特》雜誌的編輯路過倫敦,順便找王爾德和柯南·道爾約飯。既然是編輯,肯定不能單純地吃飯啊,吃著吃著就順便約稿了。
道爾的第一部小說《血字的研究》並沒有引起轟動,他也沒打算繼續寫偵探小說了。沒想到編輯這麼誠懇地約稿,道爾就趕緊寫出了《四簽名》。這是福爾摩斯系列的第二部小說,其情節更加精彩,讓讀者欲罷不能,然後就火了,福爾摩斯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同時被約稿的王爾德也交出了滿意的答卷,他寫出了著名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這是王爾德唯一的一本長篇小說,被公認為19世紀唯美主義的代表作。
一頓飯釣出了兩部經典作品,太值了!
此後,道爾寫了很多福爾摩斯系列小說,在英國《海濱雜誌》上連載。
福爾摩斯這個角色實實在在地火了,以至讀者熱情高漲,作者累到崩潰。
道爾終於寫疲了,他不想寫福爾摩斯了,就對雜誌方要求三倍稿費,然後雜誌那邊居然爽快地答應了。
在年復一年地寫作中,福爾摩斯成為道爾的夢魘,他決定寫死這個角色。
1891年,道爾給母親寫信說:「我考慮殺掉福爾摩斯……把他幹掉,一了百了。他占據了我太多的時間。」
雖然他母親堅決反對,但在1893年12月的《最後一案》中,道爾還是寫死了福爾摩斯。
這個故事中,福爾摩斯和死對頭莫里亞蒂在萊辛巴赫瀑布邊展開了殊死搏鬥,兩人一起墜入深淵。
世界清靜了,柯南·道爾終於可以寫自己心心念念的歷史小說。
書迷們憤怒了,他們紛紛佩戴黑袖章紀念神探福爾摩斯,那場面大概類似於《蜘蛛俠:英雄遠征》中普通人在街頭紀念鋼鐵俠。(說來有趣,鋼鐵俠扮演者唐尼也演過福爾摩斯)
有的書迷直接對柯南·道爾粉轉黑,大罵他是畜生。給編輯寄刀片也不過如此吧。
雖然柯南·道爾實現了寫歷史小說的夢想,但那本歷史小說無人問津。
1901年,柯南·道爾試著推出了福爾摩斯的前傳故事《巴斯克維爾的獵犬》,立馬被搶光。粉絲都是健忘的,但這個角色成功超越了時間的限制,八年不見依然能搶占熱搜。
面對高額的稿酬、粉絲的熱情、母親的抗議,柯南·道爾終於在1903年發表了《空屋》,讓福爾摩斯復活,與華生重逢。
然後,道爾就老老實實更新福爾摩斯系列了。
被催更成這樣,也是沒sei了!
1930年7月7日,阿瑟·柯南·道爾去世。
在他的一生中,他一共寫了60部福爾摩斯系列的小說,其中兩篇以福爾摩斯口吻講述,兩篇以第三人稱角度撰寫,其餘全部以華生的角度敘述。
在小說的設定里,福爾摩斯生於1854年1月6日。雖然作者本人只活了71歲,但他筆下的福爾摩斯已經165歲了,一直到現在依然年輕迷人,頻繁出現於各種影視作品中。
創造經典,你就能打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