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談色性變」,和孩子正確溝通,讓她學會保護自己

2023-07-18   老張育兒

原標題:告別「談色性變」,和孩子正確溝通,讓她學會保護自己

刷視頻的時候,被一個熱搜視頻驚呆了:

十三歲的小姑娘,卻為了「愛情」不惜很父母決裂。甚至,還為了所謂的「老公」,已經懷孕數月。

父母在邊上不停地哭,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喚回女兒的心。父母很清楚,一旦女兒做了錯誤的決定,她的人生就毀了。

真的不敢想像,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十幾歲的小姑娘。原本以為這是個例,後來特意搜索了相關事件,發現這種事情很多。

特意翻看了評論,大多數人都在指責女孩不懂事。小小年紀不學好,為了所謂的「愛情」拋棄父母,完全都不知道羞恥。

可是,大家卻忽略了:女孩之所以走上這條路,跟父母背後的教育也有很大關係。試想一下:若是父母教育得當,她還會這樣嗎?

自古以來,中國的教育中,「性」都是特別敏感的話題。父母在教育時,會刻意避開這個話題,自己都羞於說出口。

殊不知,正是因為自己的逃避,才讓青春期好奇的孩子,做出了讓她們後悔終生的事情。

青春期,孩子為何對「性」如此好奇?

想告訴父母的是: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都會對「性」表現出好奇心理,這是正常現象,沒必要大驚小怪。

孩子之所以好奇,是因為他們在慢慢成長、慢慢成熟。到了青春期,無論孩子性別如何,他們的第二性徵都慢慢顯現出來。

好奇,也是因為青春期之後,孩子身體的性荷爾蒙分泌大量增加的緣故。這是生理現象,任誰也躲不過,若是避而不談的話,反倒更容易引起孩子好奇。

父母只要記住,每個人在青春期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衝動。仔細想想自己在青春期的時候,是否也曾這樣呢。

良性的溝通,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成長路上,孩子獲取的所有知識,都應該有父母的參與。尤其是「兩性知識」,父母更應該作為第一任老師,主動跟孩子溝通,讓他們清楚認識性。

當然,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實操起來還是有些難度。因為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張不開嘴,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在這裡,想認真且誠懇的告訴父母:性知識,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更多的是為了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

接下來,分享一些溝通的正確打開方式,讓所有的父母都能心甘情願的跟孩子溝通,衝破內心的阻礙和壓力。

1、父母要正確認識「性」

在孩子認識和了解「性」之前,父母得要先了解,這樣才能做好老師的工作。任何時候,都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性」,一旦父母的認知出現偏差,就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

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的心態,先系統的了解一下,到底從哪個角度入手,更容易讓孩子接受。當然,還需要結合孩子的性格,用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開始。

2、等待合適的時機

其實,很多95後和00後的父母,他們的是想比較新潮,在孩子年齡特別小的時候,就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慢慢把「性知識」一點點的傳遞給他們。不得不說,循序漸進特別適合,效果也很明顯。

若是錯夠了這個時間,那就繼續等待。不過,千萬不要等到孩子早戀,或者對性特別好奇時,再考慮跟他們溝通,那時已經晚了。所謂正確的時機,就是「防患於未然」,在孩子慢慢表現出好奇心理時,就趕緊主動出擊。

3、視頻和書籍要好好利用

要是真的不知道如何開口,那就根據孩子的年齡,買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或者是找到一些適合該年齡段觀看的視頻。要相信書籍和視頻的力量,它們所講述的內容,要比父母講的更專業。

當然,父母也要陪在身邊,跟著孩子一起閱讀,或者觀看。這個過程,父母可以暫時不開口,等到孩子觀看完畢之後,再主動打開話題。一句「看完之後,你有哪些困惑的地方」作為開場白,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鳴。

4、教孩子保護自己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要教會他們如何保護自己,同時也不要傷害別人。

說直白一點,就是教孩子避孕,若是他們忍不住好奇心做了「壞事」,也要懂得如何保護自己才行。

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態度,所以說父母要先改變。當你可以正確且理性的看待「兩性知識」時,孩子才能理性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