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開工進入狀態難?這份「活力攻略」助你精神滿滿

2024-10-09     西安新聞網

七天國慶長假結束了,雖然已經正常復工,但依舊有不少人近期莫名感到心情沉重、情緒失落、疲憊、乏力、頭暈,好像身體被掏空……當心!你可能中招了節後綜合徵。節後如何切回工作模式?日前,記者聯繫採訪了心身醫學科專家支招。

到底什麼是節後綜合徵?西安唐城醫院心身醫學科李娜醫生解釋說,這是指在假期結束後,由於重新適應工作或學習生活,而出現的一系列身心不適症,也稱為「假期綜合徵」。從醫學角度來講,節後綜合徵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病症,更多的是對一種消極狀態的調侃,大家需要以積極的心態來應對。節後綜合徵的症狀多表現為反應遲鈍、注意力無法集中、精神萎靡、渾身乏力、神思恍惚、心不在焉、食欲不振、心情憂鬱、睡眠紊亂等。

如今,越來越多人容易患上節後綜合徵。最根本的原因是節假日生活節奏被打亂,破壞了身體慣有的生物鐘。「當我們從忙碌的工作中抽離出來,節奏不再那麼緊張,沉迷電視、網絡,聚會、娛樂玩耍、外出旅遊;加之節日期間飲食不合理,暴飲暴食,造成營養搭配不均,身體各器官超負荷運轉,容易導致功能紊亂。假期結束後,我們要再次面對工作的壓力,心理和身體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身心失衡就會產生綜合徵症狀。」李娜說。

需要注意的是,節後綜合徵不只出現在假期結束,還可能在其他長時間休息後出現,比如病假後返崗,生活規律的瞬間顛覆。並且節後綜合徵不僅限於在打工人中出現,學生、自由職業者等人群都有可能中招。相較於2~3天的周末或假期,7天以上的長假後更容易出現節後綜合徵。

李娜支招,快速緩解節後綜合徵可以從日常飲食起居方面試試這幾招:

1. 學會提前給自己一個緩衝期

隨著假期結束要慢慢調整作息時間。假期將要結束時,可以抽些時間靜心思考上班後應該做的事情,有意識地做一些與工作有關係的事,如閱讀、思考,會有助於走出休閒、懶散的狀態。剛開始上班時,要注意心理上的平穩過渡,學會轉移注意力,將精力逐漸放在日常工作中。

2.規律作息讓身心快速調整狀態

學會自我調節,適度進行體育活動,豐富業餘生活,儘快恢復到原有的生活狀態。可以嘗試每天1次運動,每次持續20~30分鐘,運動強度以疲勞感能在10~20分鐘內消失為宜。

保證睡眠緩解疲勞。儘量早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入睡前儘可能做到身心放鬆,可藉助熱水泡腳、輕按頭部、欣賞音樂等方式調整,為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

清淡飲食多喝水。建議每日晨起空腹喝一杯溫開水,促進新陳代謝。飲食上堅持「少鹽、少油」原則,少量多餐,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幫助胃腸道儘快恢復正常運轉。

3.適當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每個人都會在內心和自己對話,無論對話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我們的內心都會自動接受和記錄,進而決定面對類似問題時產生的情緒及採取的態度與行為方式。所以,為了快樂地生活、工作,建議日常多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江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8d16ed7b5c96dea38965c71ab64e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