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3年入選亞洲品牌500強,這家供應鏈管理企業憑什麼?

2023-09-21     財經無忌

原標題:連續3年入選亞洲品牌500強,這家供應鏈管理企業憑什麼?

文 | 蕭田

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曾說,「品牌的意義在於企業的驕傲與優勢,當公司成立後,品牌力就因為服務或品質,形成無形的商業定位。」

從「商標」到「名牌」再到「品牌」,中國企業和消費者雖經歷了一個複雜的認知過程。

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本土企業在硬科技和軟實力等方面不斷實現突破,品牌價值和聲望持續提升,也擁有了與世界優秀公司並排的底氣與實力。

9月20日,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主辦的「亞洲品牌大會」在香港召開。會上發布了2023年《亞洲品牌500強》排行榜,共有2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個品牌入選。

在這之中,作為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的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及場景物流服務提供商的日日順供應鏈,不僅再次上榜,排名還從去年的435升至422,提升了13名。

這已經是日日順連續第3年入選,也是「供應鏈場景」領域唯一入選。

深究背後原因,離不開日日順多年來在數智化轉型、用戶體驗、企業管理上做了三件事,打造的「三條鏈」——

一條日漸變強的鏈、一條持續拓展的鏈、一條正在振興的鏈。

也正是因為如此,日日順不僅與中遠海運、順豐速運、新加坡郵政、中國郵政等站在了一起,與此同時,還開闢了一條向上的品牌進階之路。

強鏈:深耕數智化轉型,將科技創新植入硬核基因

伴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的不斷湧現,萬物智能與大交通、大能源、大製造等領域緊密結合,數字化與實體產業深度融合的第三次浪潮已經到來。

在這其中,供應鏈行業作為牽引各產業鏈上下游的關鍵一環,如何利用技術的驅動力推動業務發展,儼然是提升品牌價值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而在眾多先行者的探索中,日日順供應鏈以科技化、數字化為驅動力,打造了智慧數供應鏈管理底座,實現了一場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雙向奔赴」。

比如在數字化趨勢下,日日順供應鏈對配送環節上下游各節點信息進行了全流程整合,從而實現了各作業節點的流程標準化和信息化管理。

在倉儲環節 ,日日順供應鏈打造了國內首個大件物流智能無人倉——青島即墨倉為例,在視覺識別、智能控制算法等人工智慧技術的加持下,該園區具備無人倉24小時黑燈作業能力,相比傳統倉儲可提升出入庫效率5倍以上、提升儲存效率3倍以上。

不止於此,日日順供應鏈再度攜手三柏碩落地新一代智能倉,為其走在行業前列打造了供應鏈智能管理的「利器」。

日日順供應鏈為三柏碩打造的運動器械智能倉,100%避免了存儲丟件、出貨過期、分揀失誤、產品漏掃的運營弊端;降低產品在儲存搬運分揀過程中破損率,保證產品包裝0破損。

隨著這一採用行業前沿供應鏈管理技術和解決方案的項目的落地,體育產業領軍品牌三柏碩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建設再躍一級。

時至今日,日日順供應鏈已形成了包括訂單優化管理、倉儲管理、運力調度、智能路由規劃以及智能裝備在內的超過20項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超過40套信息系統,擁有190項軟體著作權以及53項專利。

世界經理人集團和世界品牌實驗室創始人、牛津大學丁海森博士(Dr. Haisen DING)在品牌大會上提到,業務增長是任何企業的基石,企業的生存取決於高效增長。

如何才能高效增長?基於數字化能力賦能千行百業,無疑就是日日順供應鏈高效增長的解法。

以汽車行業為例,日日順供應鏈為比亞迪打造了動力電池運輸方案,通過全國統倉統配的倉儲服務實力,以及智能下單、全流程監控、智能調倉等先進的物流技術,實現靈活調動就近物資資源,配送軌跡實現全程可查,達到降本提效的目標。

如今,日日順供應鏈早已經將供應鏈服務方案重點延伸至家電、家居、汽車、光伏、快消、冷鏈等領域,以差異化的行業解決方案,積累了包括卡薩帝、Leader、比亞迪、奔馳(中國)、宜家、科勒、黑白調、鍋圈等眾多不同行業的品牌客戶,進一步加強了自身的行業領先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賦能千行百業之餘,日日順也在結合自身在數智化供應鏈建設過程中的探索,沉澱出一批契合行業發展趨勢的解決方案和經驗成果,實現從「先行者」到「探索者」身份的轉變——

聚焦供應鏈前端的生產製造及運營環節,日日順供應鏈牽頭制定《智能工廠物流作業流程規範》國際標準,填補了智能工廠物流領域的標準空白。

此外,還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服務質量要求與測評》、《居家大件智慧物流全流程服務規範》、《健身類消費品場景物流服務規範》等相繼推進落地,日日順供應鏈的標準成果已從團體標準、行業標準向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逐步提升,為行業的智慧化轉型及標準化建設提供了有力借鑑。

今年8月,青島空港綜合保稅區正式開關運行。滿載電子料件的日日順供應鏈配送車輛過閘,成功駛入青島空港綜合保稅區。

這是綜保區開關運行後的首票通關業務,同時也是日日順供應鏈電子料件保稅前置倉加保稅線邊倉的「雙倉」模式的正式落地。

「雙倉」模式是日日順供應鏈的對行業傳統點對點的跨境運輸方式創新突破,通過為電子料件上下游企業提供綜合保稅倉儲、配送一體化等全流程服務,領先做到了進口及國產物料同倉存儲、同車運輸,在賦能電子料件生產商、採購商發展的同時,也為行業發展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從「先行者」到「探索者」再到「引領者」,如此種種,我們看到日日順供應鏈正成為一條更強大的鏈,而這條鏈讓日日順的護城河越挖越深。

拓鏈:首創「場景物流服務」模式,為用戶服務沒有邊界

物流下半場,一場新版龜兔賽跑正在上演。

當下,國內產業格局正發生深遠的調整,產業變革正給物流行業帶來一場結構性發展的歷史機遇,如何講好物流下半場的故事,如何做到從產業中來,再到產業中去,是時代發展留給物流及供應鏈行業的機會。

從今年物流業頻生的漣漪來看,種種跡象表明,單純聚焦於「送產品」的時代正走向終結,物流及供應鏈行業的下半場,即將進入到比拼精細化服務的發展階段。

這將是一場綜合競爭實力的大比拼,巨頭們均在嘗試以更深層次的協作方式補齊所剩不多的短板。

但對於一路「搶跑」的日日順供應鏈而言,這顯然是一個領先的機會。

早在2018年,日日順供應鏈就在行業內首創「場景物流」模式,強調「送到不是結束,而是交互的開始」,並打造了覆蓋全國、送裝同步、到村入戶的稀缺大件物流服務網絡。

尤其是用戶體驗上 ,日日順供應鏈通過在產品交付和服務環節與終端用戶的互動和溝通,進一步挖掘其潛在需求,賦能用戶最佳體驗,並持續提升為用戶增值的核心能力。

以家電場景為例,今年的父親節恰好與「618」相遇,很多子女都趁著這個節點為父親送上一份禮物,在杭州工作的小張就開始籌划著給在東北老家的父親挑選一份禮物。

考慮到父親上了年紀,睡眠質量不太好,經過反覆衡量,小張決定為父親換一張智能床墊。線上下單後不久,小張就接到了日日順場景服務師的上門預約電話,因為想給父親一個驚喜,小張特意囑咐師傅在父親節前夕將床墊送到家中,並確認需要提供「送新取舊」服務。

按照事先約定,6月17日一早,日日順場景服務師就準時帶著新床墊出現在了小張的家門口。在將新床墊安裝完成後,場景服務師幫老人安裝好床墊配備的APP並進行了功能調試,手把手教老人如何操作使用,最後還將老人家中的舊床墊搬離回收,解決了廢舊大件搬運難、處理難的問題。

「雖然平時交流比較少,但我其實一直很惦記我爸,他收到禮物後挺開心的,跟我說服務很好,我也就放心了,謝謝日日順的師傅幫我把這份心意送到家」,小張滿意地說。

當父親節遇上「618」,日日順供應鏈不僅以服務幫助用戶傳遞美好心意, 更重要的是,日日順供應鏈也破解了企業在供應鏈管理的「最後一公里」難題,助力更多企業在紅海競爭中短板更短、長板更長。

這也是為什麼,自從日日順供應鏈提出這一模式以來,在「進村入戶,無處不達」、「送裝同步,一次就好」等理念之下,持續疊代「成套送裝」「送新取舊」等服務內容,從家電到家居,再到健身、出行等覆蓋的服務場景越來越豐富,品牌價值越來越突出,為場景物流模式的探索引領風向。

可以說,這背後正是日日順供應鏈多年來一直以滿足用戶超預期體驗為目標,打造的一條持續拓展的鏈,其也是一條充滿想像力的鏈。

興鏈:「人單合一」爆發巨大內生力,助力企業全力奔跑

9月16日,在第七屆人單合一模式引領論壇上,海爾集團創始人、董事局名譽主席張瑞敏的人單合一管理哲學再次成為了世界矚目的焦點。

而脫胎于海爾的日日順供應鏈,先後經歷企業物流——供應鏈企業——生態平台三個階段,實現了從傳統經濟向智能經濟的成功轉型,同樣也是人單合一的深度踐行者。

「人單合一」模式的核心是重新發現了「人」,按照張瑞敏的說法,在人單合一模式下,過去科層制中的「公司人」,變成了更具創新性的「自主人」。

基於「人單合一」管理理念,企業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即創造終身用戶。這也是日日順供應鏈首創「場景物流服務」模式的前提。

物聯網時代,用戶的需求沒有盡頭。對企業而言,提供滿足用戶需求的解決方案便永無止境。當需求從一個產品變成一個場景,企業所提供的也不再只是簡單的配送服務,而是基於一個場景的所有服務。

以健身場景為例,傳統的物流品牌將用戶需要的健身器材送到家中,便完成了交易。用戶對健身的靜態需求雖然被滿足,但體驗的升級鏈路卻戛然而止。

而日日順供應鏈基於人的價值最大化,根據用戶需求,聯合各生態資源方,在送裝跑步機、蹦床等健身器材時,還為用戶送上健康飲食、減脂塑形等一系列科學健康的健身場景解決方案。

這也解釋了,為何日日順供應鏈能突破傳統物流的價值天花板,並以場景物流服務為用戶開啟了物流服務外的二次體驗。

同樣,從日日順供應鏈不斷疊代的場景解決方案中,從跨行業、跨領域的生態方中皆能看到「人」被解放的身影。

實際上, 基於自身在供應鏈行業中的種種探索,日日順供應鏈還打造了行業首個聚焦場景物流的大學生社群交互的創業創新共創平台——日日順創客訓練營,沉澱出一套「產學研用」緊密耦合的生態系統,賦能高校、企業多方協同發展。

近期,由日日順供應鏈牽頭的國家科技部首個「智慧物流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慧物流管理與智能服務關鍵技術」項目順利完成任務研究。

這標誌著日日順跨越4年之久的項目研究進入收穫期,將大大加強科技創新應用與產業鏈上下游深度融合,為行業打造出可複製、可推廣的標杆型示範。

而本次牽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得益於日日順供應鏈聯合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生態資源方,結出的一系列創新成果。

對日日順供應鏈而言,什麼是人單合一?是共創、共享、共贏的生態格局,是開放、協作、共贏的產學研平台,是日漸「茂密」的熱帶雨林,是強大的內生動力。

當前的商業競爭不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的競爭,從深層次上看,更是文化與文化之間的競爭。

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席捲全球,而在未來不斷加劇的競爭態勢下,優秀的企業文化就像人體肌肉群一樣,在企業全力奔跑時,發揮作用越來越大。

而在這一過程中,日日順供應鏈無疑也將是那條助力更多中國製造復興的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8b325db33434d5e782673e58996be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