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是吃柿子的好時節。但柿子雖好,也不宜多吃,尤其是老人、兒童等胃腸功能較弱的人群,要謹慎食用。
80歲的李婆婆特別愛吃柿子,今年秋天,家門口樹上的柿子還沒完全成熟,李婆婆就摘了很多,藏在家裡慢慢享用,有時一天要吃好幾個。最近一段時間,李婆婆經常感覺胃部脹痛,食慾也明顯下降。由於李婆婆和老伴住在鄉下,子女不在身邊,李婆婆身體不舒服,也沒告訴他們。一周前,李婆婆頻繁出現噁心嘔吐症狀,胃裡像有什麼東西堵住了,吃什麼吐什麼。由於李婆婆十幾年前曾動過胃癌手術,當子女們從鄰居口中得知情況後,以為老母親胃癌復發了,趕緊把她送到宜興市中醫醫院就診。
醫生詳細詢問病史得知,李婆婆發病前曾吃過大量柿子。醫生考慮胃結石的可能性較大。為了明確診斷,醫生給李婆婆做了一個電子胃鏡,檢查發現,老人的胃裡有2枚直徑3厘米左右的結石,正好堵在幽門處——這就是導致老太太嘔吐、腹痛的「罪魁禍首」。經過抑酸護胃、補液、排石、營養支持等治療,李婆婆胃裡的結石逐漸溶解,腹痛、嘔吐症狀好轉,已順利出院。
宜興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章光鑫中醫師表示,醫院每年都會接診五、六例因吃柿子不當導致胃結石的病人。柿子中含有鞣酸(也叫丹寧酸),如果空腹吃柿子,柿子中的鞣酸和胃酸會直接快速結合,容易形成胃結石。章光鑫說,現在市場上售賣的柿子,大多經過脫澀處理,鞣酸含量有所下降。但自家種植的柿子和山上的野柿子,沒有經過脫澀處理,尤其是未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較高。
脾胃病科副主任中醫師王艷表示,柿子具有清熱、潤肺、生津的功效,可以緩解秋燥,但吃柿子要注意不能吃沒有成熟、又硬又澀的生柿子,儘量不要空腹吃柿子,一次不宜吃太多,一天不超過2個。柿子性涼,儘量避免和其他寒涼的食物(如螃蟹等)同吃,以免引起胃部不適。此外,柿子的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要慎食。
通訊員 潘靜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記者 季娜娜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