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腿腳腫脹別忽視 海慈專家提醒可從6個方面找原因

2023-11-08     信網

原標題:老年人腿腳腫脹別忽視 海慈專家提醒可從6個方面找原因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項機能都在下降,尤其是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身體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很容易讓疾病「找上你」。就像很多老年人出現腿部腫脹的情況,給生活帶來很多的困擾。海慈醫療集團腎病科主任兼血液凈化科主任王福榮介紹,當老年人出現雙下肢水腫,要考慮以下6個因素,提高警惕。

腎臟疾病引起水腫

水腫多表現為晨起眼瞼及顏面開始水腫後可發展為全身水腫,雙下肢常為對稱的凹陷型水腫,也就是我們俗說的「一按一個坑」,不易恢復,同時伴隨著尿檢的異常,如果出現尿蛋白以及低蛋白血症很有可能發展為腎病綜合徵;如果有高血壓的病史以及出現血尿和蛋白尿,此時的水腫為非凹陷型水腫那麼有可能是腎炎。再就是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出現水腫要警惕是否合併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腎功能不全等情況,具體需要相關檢查來明確診斷。

營養不良

人到老年,會出現偏食的情況,家人如果沒有及時發現糾正,便會導致營養不良的情況。久而久之,身體攝入的營養物質不均衡,導致老年人的抵抗力就會進一步的下降,通常表現為食欲不振、肌肉無力等表現,嚴重的還會出現面色蒼白、全身浮腫、以及肌肉萎縮。因此老年人要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注意營養均衡,多吃雞蛋、牛奶、魚肉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還可以適當吃一些堅果來補充脂肪。

心力衰竭

老年人患有心力衰竭,體內淤血循環不暢,容易造成雙下肢水腫,腿部便會出現腫脹的情況。

肝病

老年人器官的退化,肝臟隨之也會衰老,因此容易患上肝病。然而肝病對於人體的損傷比較大,患有肝病不僅會讓人食慾下降、精神不振,情況嚴重者甚至會誘發皮膚疾病,出現下肢水腫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在肝病後期,為了保持細胞的平衡,血漿流入組織內部,這樣容易造成腿部出現腫脹。

甲狀腺功能減退

主要是由於甲狀腺素分泌不足,導致的粘液性水腫。這種疾病最初的症狀包括腿腫在內的全身浮腫現象,可以吃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來緩解,並且在治療期間要堅持清淡飲食,可以適當的進行體育鍛鍊,效果會更好。

藥物影響

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的老人,往往需要服用降壓藥物來控制病情,有部分降壓藥物副作用會導致人體出現浮腫的情況。症狀輕微可以自行緩解,這是正常的藥物反應,無需過於焦慮。

海慈醫療集團本部腎病科副主任孫響波提醒市民,如果老年人出現腿部水腫該如何治療?

積極治療

對於老年人水腫,應該首先了解病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積極控制原發性疾病。

調理生活習慣

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下肢水腫,都應該注意調整生活習慣,適當補充蛋白質,穿舒適的鞋子以及襪子,以免磨損皮膚。

健康飲食

多吃含鉀豐富的食物,如西瓜和葡萄;補充維生素B,可食用海藻,花生等;補充維生素E,可多食瘦肉。避免暴飲暴食,少吃高油、高糖的食物;多吃消腫的食物,例如紅豆、葫蘆瓜等等。飲食上注意嚴控鹽分的攝入,過鹹的食品以及肥甘厚膩的食品都最好不吃;還要注意腿部的保暖,防止腿部受寒也能很好地預防腿部腫脹。

適當運動

適當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不活動血液無法正常運行,容易出現水腫;活動過多,下肢疲勞也會加重水腫,因此要適當運動。此外日常生活中老年人也要注意對腿部的保養,可以定時做扭膝、搓腳這樣的養生動作,有助於疏通腿部血脈,保持血液循環。

專家提醒,當出現水腫、蛋白尿時,一定要到醫院詳細檢查化驗,明確診斷,及時進行有效治療。文/首席記者 叢黎 通訊員 李均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7f9dd65ea920449d95300b823d9e4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