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了!中國超級遠火,500公里的陸軍戰術飛彈,公開露面

2023-11-13     科羅廖夫

原標題:終於來了!中國超級遠火,500公里的陸軍戰術飛彈,公開露面

終於來了!500公里的陸軍戰術飛彈,公開露面。日前,解放軍陸軍第71集團軍官方媒體號「亮劍東南」發出的一則新聞,引發了軍迷的高度關注。陸軍第71集團軍下屬炮兵旅的模塊化遠程箱式火箭炮,似乎配備了一款新型的共架發射的戰術飛彈。

據報道,駐訓大漠戈壁的陸軍第71集團軍某旅,在陌生地域構設逼真戰場環境,遠程火箭炮火力單元與雷達、氣象、通信、無人機、偵察分隊等要素及時實現聯網,展開了一場實兵實彈演練。

從新聞報道的畫面看,新型遠程火箭炮讓我軍的炮兵在西北高原的打靶簡直如同一支射程數百公里的狙擊步槍,針對敵方的要點目標,幾乎是可以挨個點名了。這條新聞的配圖照片不經意透露,中國的射程500公里級別的750毫米口徑彈道飛彈,很可能已經服役並形成戰鬥力了。

從照片中可以得出結論,解放軍集團軍炮兵旅裝備的191型遠程火箭炮,確實能夠共架發射遠程戰術飛彈。這樣就讓解放軍集團軍的炮兵能同時兼顧打擊70~500公里範圍內的所有目標。

此前,在珠海航展和對台圍打演習中,陸軍集團軍炮兵旅裝備的191型火箭炮就多次展現出多彈種共架發射的能力。

例如在去年央視報道第72集團軍炮兵旅的新聞中,有一位一級軍士長透露,他們旅裝備先後裝備了2種遠火,目前換裝新型遠火的打擊距離是以前老遠火的7倍,而且能做到戰場火力覆蓋無縫連接。

檢索新聞可得知,陸軍第72集團軍炮兵旅原來裝備的是比較老的PHL-03式遠程火箭炮,後來在2019年前後換裝了最新的PHL-16箱式遠火,並且參加了國慶70周年大閱兵。

我們都知道,PHL-03式300毫米遠程火箭炮發射的普通火箭彈最大射程為70公里,因此也被軍隊稱為「70公里火箭炮」。如果新型191箱火的打擊距離是以前的7倍,那麼最大射程就應該有500公里。

出口型的AR-3/AR-5遠程火箭炮,可採用750毫米口徑的遠程戰術飛彈,射程超過了500公里,可以跟370毫米箱式遠火共架發射。此外,中國還有多種遠射程的出口型大口徑制導火箭彈,實際上就是彈道飛彈,例如超過400公里的610毫米口徑的大口徑制導火箭彈。

曾被譽為「中國版海瑪斯」的SR-5遠程火箭炮系統,實際上性能比美國版海馬斯更厲害。AR-5遠程火箭炮將箱式火箭發射技術、共架火箭發射技術及自動裝填技術融入其中,因而賦予其火力密集、準確度高、自動化程度高、反應速度及高機動性能等不俗優勢。

AR-5火箭炮的最大看點還在於發射種類繁多、性能先進的各種制導火箭彈或戰術飛彈,涵蓋了「神龍」60G1R型220毫米制導火箭彈、「火龍」40BRE7型122毫米制導火箭彈,C-705反艦飛彈與「神龍」300短程彈道飛彈等組成。從火力打擊多元化這一點看,AR-5遠程火箭炮能對美製M142「海瑪斯」高機動性火箭炮形成碾壓態勢。

根據有關新型191遠火的彈藥介紹中指出,191箱式遠火可以配備多種火力模塊,包括300毫米、370毫米和750毫米這三種口徑的火箭彈和戰術飛彈,其中共架發射的戰術飛彈射程達到了500公里,超過了目前全世界現役任何一款火箭炮。

新型箱式遠火能夠共架發射射程500公里的戰術彈道飛彈,這標誌著我們解放軍陸軍炮兵部隊不僅能夠承擔戰場縱深支援任務,還具備打擊敵方大縱深關鍵目標的能力,完成了炮兵從面目標覆蓋到點目標精確打擊的轉型,說明解放軍陸軍的火力打擊體系發生了歷史性飛躍。

陸軍集團軍炮兵旅的191箱式遠火集成戰術彈道飛彈,也表明解放軍陸軍正在發展類似美軍多域特遣隊(MDTF)這樣的遠程火力打擊體系,讓戰區指揮部手裡又增加一柄長劍。

這種令人眼花繚亂的火力配置,要比美軍現役的M270和海馬斯火箭炮共架發射TACMS陸軍戰術飛彈強大很多。在大口徑遠程火箭炮領域,中國是遙遙領先的,已經甩出了美國八條街。現在,輪到美國人在我們後面追趕了。

而且,中國遠火共架發射的陸軍戰術飛彈已經能夠出口。國產AR-3重型火箭炮系統已經公開進行了發射近程地對地彈道飛彈的演示。與解放軍自用的191式箱式遠火類似,出口型的AR-3式遠程火箭炮也可以共架發射300毫米、370毫米、「神龍」300型610毫米末制導火箭彈(與美國陸軍戰術飛彈的彈徑相同)和「火龍」480型750毫米四種不同模塊的火箭彈。

其中750毫米的大口徑制導火箭彈的射程有500公里以上,實際上這就是一枚近程彈道飛彈。主要性能要超過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飛彈系統。從演示視頻看,這種戰術飛彈使用了一種空炸的爆破型單彈頭,再加上捷聯慣導+北斗衛星導航輔助的精確制導,可以用來精確打擊敵方的重要點目標。

中國研製的射程500公里的750毫米大口徑制導火箭彈,採用了全程制導,其制導系統可隨時糾正彈道飛行的偏差。可以採用複雜彈道,或全程大氣層內飛行,或進行近似滑翔的縱向彈道機動,讓敵方防空系統難以攔截。這些性能已經與最先進的彈道飛彈沒有任何區別。小國軍隊買了去,通常是要拿來當「大殺器」戰略武器使用的。只是我們中國很謙虛,還稱之為「大口徑遠程火箭彈」。

有很多朋友詢問,為什麼中國的出口型遠程火箭炮發射的彈道飛彈,還使用「火箭彈」的稱呼呢?

主要原因是為了規避西方《飛彈技術控制制度協定(MTCR)》的約束,這個協定要求各國出口的彈道飛彈要控制在300公里射程以內,戰鬥部要控制在300公斤以下,但是對遠程火箭炮沒有要求,於是......

東方大國雖然不並是MTCR協定的簽約國,但東方大國曾經宣布像簽約國一樣遵守MTCR協定的參數和準則。因此我們對外的出口型彈道飛彈,都標註為「射程290公里,戰鬥部290公斤」。

由於750毫米的新型飛彈的射程遠遠超過了300公里,騙傻子也不能直接標註290公里呀,於是我們就稱其為「重型大口徑制導火箭彈」。

解放軍目前裝備的遠程火箭炮,已經完全不是人們老印象里的以多管齊射覆蓋殺傷面目標的遠程火箭炮了。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這樣的畫面:數門191型遠程火箭炮在數百公里距離上進行「隔空點穴,一招制敵」,實現了10米級甚至1米級的末端精確命中,這是不是就相當於一支射程為500公里的狙擊步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7aea459f44d70d8aec32647fd5e8e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