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動」煙台·聚焦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一館攬盡「青綠齊魯」

2023-08-29     大小新聞

原標題:綠「動」煙台·聚焦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一館攬盡「青綠齊魯」

核心提示

為助力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市委、市政府規劃建設15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特色產業園區,力爭到2025年每個區市基本建成1-2個綠色低碳特色產業園,園區總產值達到2000億元,打造山東發展重要增長極。

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成果展和裝備展展館分為六大板塊,重點圍繞生態環保、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改革開放以及民生保障等方面布展,其中不乏在全國甚至世界領先的科技創新技術。

本次展覽吸引了305家企業參展,展覽面積達到160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山東及全國綠色製造、低碳發展的建設成果。

山東綠色低碳大會成果展共展示展品72件,其中煙台展品15件,數量居全省第一,占全省五分之一。

煙台發出山東第一度核電、第一度海上風電,形成了山東第一的清潔能源裝機容量,海陽成為全國第一個「零碳」供暖城市。

煙台是山東唯一連續17年完成省節能考核的地市,大氣環境質量連續5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一館攬盡齊魯No.1。這裡有首次實現國產化深海裝備下潛水下3500米的深海作業機器人;整車重5.8千克、單手就能輕鬆拎起、在世界工業設計大會上斬獲金獎的碳纖維自行車;在北京冬奧會亮相的國內第一台具有完整智慧財產權的雪板打蠟專用保障車輛……

一館領略技術前沿。這裡集聚了中核集團、中天科技、科華數據、中國建築等305家行業「大咖」,他們帶著最前沿的高端裝備,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館展示煙企風采。這裡有著滿滿的煙台元素,成果展共展示展品72件,其中煙台展品15件,數量居全省第一;裝備展上芝罘區、蓬萊區、海陽市、招遠市等區市的綠色低碳企業紛紛亮相,迎來眾多展商洽談……

8月28日—30日,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在煙台舉辦。期間,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成果展和裝備展亮相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成果展和裝備展展館,在一件件高端產品和裝備中,感受「青綠齊魯」的魅力。

成果亮相

從No.1看到綠意盎然的未來

進入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一樓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成果展,煙台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特色產業園區布局圖的沙盤就在C位。

芝罘科創總部產業園、萊山「零碳」智造產業園、福山新能源汽車產業園……15個特色產業園如棋子般在山海間布局。

市發改委三級調研員劉道峰介紹,為助力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市委、市政府規劃建設15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特色產業園區,並在全市開展了園區競賽,搭建產業集聚、項目落地載體,塑造區市經濟新的增長點,力爭到2025年每個區市基本建成1-2個綠色低碳特色產業園,園區總產值達到2000億元,打造山東發展重要增長極。

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成果展展出的捷龍3號固體運載火箭模型。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展館分為六大板塊,重點圍繞生態環保、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改革開放以及民生保障等方面布展。展館內數百件作品及模型展示了全省近幾年深化新舊動能轉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成效,其中不乏在全國甚至世界領先的科技創新技術——

捷龍3號固體運載火箭模型備受關注,捷龍三號火箭是捷龍系列中箭體直徑最大、運載能力最強、整流罩包絡空間最大的一型火箭。全箭總長31.8米,箭體最大直徑2.65米,起飛質量140噸,5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1.5噸,可海上發射和陸地車載發射。使用航天科技集團四院研製的國內裝藥量最多、推力最大的高性能纖維纏繞復合材料殼體整體式固體發動機,綜合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藍鯨1號是目前全球最先進一代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台,2017年2月13日在煙台命名交付,成為中國船廠在海洋工程超深水領域首個「交鑰匙」的工程。2017年5月18日在我國南海神狐海域作業的「藍鯨1號」,成功完成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

山東港口青島港5G智慧碼頭模型內非常繁忙。一艘艘貨船停泊在港口,自動導引車化身為「搬運工」,在碼頭堆場間自由穿梭,智能化橋吊、輪胎吊等各類機械有條不紊地平穩作業,作業效率比普通碼頭提高50%,已經9次刷新自動化碼頭國標……

一件件「硬核」產品,加上聲光電等特效布局,讓展館充滿了科技感和未來感。「這次成果展的層次水平比較高,主要展示山東在全國乃至世界領先的技術和產品。展示的內容比較全面,既有民生保障方面的展示,也有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方面的展示。展示的形式比較多樣,聲光電一體,既有圖片展示,也有視頻和實物展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展示山東近幾年取得的成果和成效。」山東省發改委動能轉換協調處處長王坤介紹。

透過這一件件令人驕傲的No.1,我們看到了更加綠意盎然的未來。

裝備硬核

共謀綠色發展新機遇

這是一次全方位的展示,更是一次綠色產業合作共贏的機遇。位於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三樓的裝備展上,一件件高端裝備被搬進了展廳。

記者看到,中核集團、中天科技、科華數據、中國建築等行業「大咖」悉數亮相裝備展,本次展覽吸引了305家企業參展,展覽面積達到160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山東及全國綠色製造、低碳發展的建設成果。

在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展區,展示著「華龍一號」「人造太陽」——中國環流3號,令人讚嘆的不僅是裝備的先進性,更是一代代技術革新的歷程和一代又一代大國工匠對綠色低碳的極致追求。

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成果展展出的「藍鯨1號」鑽井平台模型。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東方航天港集團產業部總經理姜英梓在作介紹時,自豪之情溢於言表:「目前,東方航天港已成功保障5次海上發射,累計發射衛星37顆,共落地17個商業項目,總投資達到263億元,實現了火箭總裝、總測、出港、發射一站式完成的歷史性突破,成為全國首個海上發射母港,是國家發改委推動太空新基建示範項目,被確定為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當前海陽市正舉全市之力推動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聚力打造國家級空天信息產業園以及國際一流的商業航天海上發射母港,國內首個集星箭製造衛星應用配套、集成、航天文旅為一體的商業航天產業集群。

裝備展搭建起交流合作的平台,為綠色低碳發展注入新活力。

東方電子智能視訊事業部AI算法工程師吳苓芝已經為好幾撥客商介紹了四足巡檢機器人的功能及用途。「既可以走斜坡,又可以爬樓梯,還不懼雨雪天氣,能夠實現全流程的智能巡檢,自動生成巡檢報告。」吳苓芝介紹說,四足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工進行巡檢電力設備,更好地保障能源安全。

一旁的海陽展區,中核控制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將最先進的水位探測器和數字化儀控平台都展示出來。工作人員龔凱告訴記者,兩款產品都經歷了漫長的研發過程,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打破了國外壟斷。「我們非常看重綠色低碳大會裝備展這個平台,一方面可以和同行有技術交流,更重要的是可以跟設計院及業主進行良好的溝通,將我們的新產品進行展示和推介。」龔凱說。

山東電工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王新兵來自濟南,帶著十幾種拳頭產品到展會上進行展示。「我們的產品與煙台的許多項目契合,比如這款天然酯絕緣油的變壓器已經在煙台海上風電項目上應用了,它用的大豆油等植物油脂,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王新兵說,希望藉助展會搭建的平台,可以和中核工業、國電投、中廣核等企業進行更充分的溝通,更好地推廣新產品。

煙台亮眼

帶動引領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無論是成果展,還是裝備展,都有著滿滿的煙台元素。

山東綠色低碳大會成果展共展示展品72件,其中煙台展品15件,數量居全省第一,占全省五分之一。裝備展上,芝罘區、蓬萊區、海陽市、招遠市等區市的綠色低碳企業紛紛亮相。

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成果展展出的海洋調查無人船模型。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在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方面,煙台起到了引領帶動的作用。」山東省發改委動能轉換協調處處長王坤說,煙台市作為全國低碳城市試點、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三核」城市之一,在我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中表現亮眼。

更綠色、更低碳、更高質量,在向「綠」而行的道路上,煙台交上了一份成績優異的綠色答卷:

——科技創新一往無前。全市省級獨角獸企業、省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均居全省第2位。瞪羚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均居全省第3位,萬華化學、艾睿光電、傑瑞石油包攬「省科技領軍企業200強」榜單前3強。2家省實驗室獲得山東省實驗室項目立項支持,爭取資金1.8億元,居全省首位。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占比達到70.7%,躍升至全省首位。

——產業升級方興未艾。形成2個2000億級、4個千億級、3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獲國務院激勵表彰。355個項目入選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項目庫,項目數量、投資總額、年度計劃投資額,均居全省第1位。軟體和信息服務特色集群、預製菜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招遠市黃金產業集群等3個集群入選2023年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5家企業入選集群領軍企業,入選數量均居全省第二。

——降碳減污破浪前行。煙台是山東唯一連續17年完成省節能考核的地市,大氣環境質量連續5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在全省率先發布碳達峰工作方案,全市單位GDP能耗較「十三五」末下降11%,30家企業獲評省級以上「綠色工廠」,1家企業被認定為工信部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新增公交車中新能源車輛占比達到100%。發出山東第一度核電、第一度海上風電,形成了山東第一的清潔能源裝機容量,海陽成為全國第一個「零碳」供暖城市……

煙雨瀟瀟,海天一色。展館之外,一幅更加波瀾壯闊的畫卷,在山海間鋪展開來……

YMG全媒體記者 楊春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784860900f832fba6c1264572229f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