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搖擺州

2024-11-05     光明網

當地時間11月5日是美國總統選舉的正式投票日。美國東部時間11月5日零時,新罕布夏州小鎮迪克斯維爾山口的選民率先開始投票,這標誌著第60屆美國總統選舉投票正式開始。

本屆美國總統候選人分別為民主黨候選人、現任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和共和黨候選人、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美國媒體普遍認為,2024年大選是美國近年來選情最為膠著的總統選舉。

從以往實踐來看,2000—2020年六次美國大選中,贏得「搖擺州」的政黨也是美國大選的最終獲勝方,各方投入精力和物資進入搖擺州,希望可以在關鍵戰場獲得決定性的勝利。但是,搖擺州的決戰其實是一場考驗競選團隊的數學競賽。

搖擺州決戰:一場數學競賽

賓夕法尼亞州常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搖擺州,這是因為它有高達19張選舉人票。

曾作為「藍牆州」之一的賓州近年來逐漸變為「紫色州」。2016年,特朗普以微弱優勢拿下賓州,成為1988年以來首次拿下賓州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2020年,拜登又以1.2個百分點的優勢在賓州險勝。

而當選戰雙方壓重注在這裡時,選戰就會變得精細化,成為了一場數學競賽:通過控制各種變量,比如族裔、受教育程度、城鄉狀況等,讓自己獲得更多選票。

央視記者 徐德智:特朗普在2016年能夠打破賓州「藍牆」,很重要的原因是吸引了大量曾經忠於民主黨,但是對生活不滿的白人工人階級。如果我們看2016年賓州各縣投票情況,你會發現,都市區和城市郊區的選民更多傾向於民主黨,而農村地帶基本都是共和黨的天下。如果我們再看看2020年,你會發現,城市郊區的民主黨支持度還在持續上升,2016年共和黨勝出的伊利縣也翻藍成為了民主黨勝出。

美國選舉每4年進行一次,4年美國各地的人口狀況都在發生著緩慢的變化。比如,越來越多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口開始遷往更大範圍的城市郊區,而受良好教育群體通常是民主黨支持者,所以城郊地區民主黨支持者開始逐漸增多,而擠壓的是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的工人和農民階級——也就是特朗普的支持者。

央視記者 徐德智:如果按照這一變化趨勢,特朗普及共和黨在賓州的支持率越來越低似乎是必然。當然,特朗普也不會坐以待斃,一方面鞏固自己的白人選票,因為賓州四分之三的選民是白人,此外尋求更多選票,特別是此前積極支持拜登的非裔、拉丁裔選民,尤其是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的人的選票。

而在選情如此膠著的情況下,哪怕多出來1000個投票的人,可能都會選舉成功有很大的幫助。很多美國專家認為,今年美國總統選舉決定性的戰場就在賓州,而伊利縣,根據過去多年與最終賓州投票吻合的選舉結果,可能將成為今年關鍵中的關鍵。

「染紅」和「褪紅」:搬家引發的政治博弈

在今年7個「搖擺州」中,擁有16張選舉人票的喬治亞州也被認為關鍵的「搖擺州」。

四年前的大選,拜登憑藉0.2%的微弱優勢,也就是不到一萬兩千張票,險勝特朗普,成為他通向白宮很關鍵的一步,也是1992年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第一次在這個州獲勝。而今年,多項民調顯示,特朗普在喬治亞州略微領先哈里斯,但差距極小。所以兩黨向喬治亞州投入了上億美元的競選經費。

央視記者 劉驍騫:昨天我在機場開往亞特蘭大市區的路上觀察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馬路兩側的一些電子廣告牌在輪流播放特朗普和哈里斯的競選廣告。也就是說,同一塊廣告牌,幾秒鐘特朗普,幾秒鐘哈里斯,要知道喬治亞州傳統上雖然是投共和黨的紅州,但亞特蘭大這座城市卻一直是民主黨的鐵票倉。但是在大選季,你很難在同類型的城市,像是芝加哥或者舊金山,看見特朗普的大型戶外競選廣告。

央視記者 劉驍騫:從這裡窺見美國政治的一個未來走向,也就是美國國內的人口流動讓傳統的選民構成發生變化。以亞特蘭大為例,最近幾年,這裡出現了「移民熱」,很多年輕的、中產美國人為了工作機會和更便宜的生活成本搬來亞特蘭大和周邊區域。兩黨都試圖從這種變化中捕捉機會。共和黨希望將這些選民「染紅」,民主黨又希望這些符合基本盤特徵的選民可以讓喬治亞州「褪紅」。

這種由於選民構成變化造成的競選力量博弈已經出現在美國很多地區,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州在未來可能成為搖擺州,而由於政治觀念分歧帶來的對立和割裂恐怕也將蔓延到更多的美國社區。

民調顯示:兩人在「搖擺州」支持率不相上下

當地時間11月4日,據《國會山報》和美國愛默生學院聯合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和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美國大選關鍵「搖擺州」的支持率總體而言不相上下。

特朗普在北卡羅來納州、賓夕法尼亞州、亞利桑那州和喬治亞州占據優勢,而哈里斯在密西根州占據優勢,二人在內華達州和威斯康星州的支持率持平。

根據民調結果,特朗普在北卡羅來納州以及賓夕法尼亞州均以49%比48%領先哈里斯;在亞利桑那州,特朗普以50%比48%領先哈里斯;在喬治亞州,特朗普以50%比49%領先哈里斯。在密西根州,哈里斯以50%比48%領先特朗普;兩人在內華達州和威斯康星州的支持率持平,分別為48%和49%。

這份民意調查在10月30日至11月2日期間進行,共有5190名受訪者參與。

多州加強安保預防選後暴力

當地時間4日,央視記者走訪了美國華盛頓特區。記者發現,膠著的選情也在美國社會引發了普遍的擔憂情緒,華盛頓特區各處正在加強戒備,嚴防可能發生的暴力事件。

央視記者 許弢:我現在所在的區域,距離白宮走路只需要一到兩分鐘。由於擔心總統大選結果可能引發暴力事件,很多店鋪已經用木板封住了店鋪的櫥窗。而白宮附近也已經設置好了安保柵欄與路障。而且明顯可以感覺到,附近區域巡邏的警力也被加強。

除了眾多商家,美國國會大廈、白宮、財政部等政府建築也都安裝了安保柵欄。華盛頓特區的官員也發出警告稱,預計在投票站關閉後的幾天甚至幾周內,安全環境將「不可預測」。加上此前選舉舞弊的調查和投票箱被縱火事件,讓大多數美國人擔憂意外的發生。

馬里蘭大學犯罪學和刑事司法學名譽教授 加里·拉弗里:大約40%的共和黨人現在仍表示,可以使用暴力進行政治變革。我認為我們已經做好了發生衝突的準備。

據美媒的最新民調顯示,近八成美國選民擔憂大選後發生暴力事件。目前美國多地都已經宣布加強警力,部分地區已經做好應對騷亂的準備或應對突髮狀況的緊急預案。

據報道,華盛頓特區警方表示,特區3000多名警察將實行12小時輪班制度,大部分警察的休息和假期都被取消。內華達和華盛頓兩州的國民警衛隊也已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騷亂,亞利桑那和賓夕法尼亞等州已為計票期間突發「狀況」做好預案。

來源:央視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65663ee1821bdff13750fe1e48785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