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為工作,卻總是被同事反對,3個要點讓你少踩雷

2019-10-15   為好優姐姐

小紅遇到了一件這樣一件事兒,覺得很委屈,你給評評理,小紅真的很委屈嗎?事情是這樣的——

【起因:沒有材料做實驗】

小紅在生物科技公司負責研發,每天都需要做實驗。但是,這些日子實驗材料要不夠用了,她就和領導說了,也和行政說了,但是沒有得到回覆。

【處理:小紅直接找供應商要了試用品】

但是「做實驗是大事啊」,不能耽誤!於是,小紅自己和供應商聯繫,要了一些試用品。她覺得要試用品又不用花錢,還解決了物資短缺的問題,應該是給公司做了一件好事。

【結果:被行政部找上門來投訴,領導也沒幫腔】

可萬萬沒有想到,行政部的人竟然來找小紅質問她為什麼這麼做,而且抱怨說:公司有公司的規定,我也得層層審批,還要談價格談協議,你這樣直接和供應商聯繫,太讓我難辦了。對此,領導也沒向著小紅說話,還直跟行政部的人道歉。

小紅很委屈:我和你說了你沒買呀,我自己要點試用品還不行嗎?小紅覺得自己好心好意反倒沒人體會她工作努力,太委屈了。

很顯然,小紅是一心一意為了工作,可是,對於小紅的做法你真的覺得她很委屈嗎?

你覺得小紅真的委屈嗎? (單選)
0
0%
A、是啊,以後別再這麼傻啦。
0
0%
B、不是,確實是違反公司制度呀。
0
0%
C、我有不同觀點,評論區見。

按慣例,拋磚引玉,說說我的觀點——

小紅給我說完這一段故事,我真是哭笑不得。笑的是——小紅做研發的態度真的是太認真啦,沒準未來真的成為一代科學家;哭的是——小紅確實沒有職場常識,被行政部的一頓數落,其實很合理。

一心為工作的小紅,不知不覺已經踩到了職場的「雷區」,乾了超出自己範圍的事情、違背了公司流程,這確實是不應該的。

不過,對於剛入職場的新人來說,越是責任心強的越容易犯這樣的「毛病」,比如——

實習生小林,她負責某次發布會的會議材料。供應商送到後,就和小林說:您先把錢給我墊付吧,這裡有發票,回頭你再報銷。小林立刻就支付了對方600多,覺得這是一件小事,這麼忙的時候不用麻煩領導啦。可是,找領導報銷的時候,才發現跟領導當時談的金額有出入,且發票開的科目不對,後來費了好一番周折才擺平這件事。

那麼,是不是吃一塹長一智,以後再也不對工作這麼上心了呢?當然不是。對工作有責任心是特別好的優點,這裡並不是責任心錯了,而是不懂職業常識。所以,今天我們分享3個基礎版的建議,應對類似的問題就更遊刃有餘啦。

第一,將「流程」二字記在心間。

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基本的財務流程和工作規章。比如和供應商結帳,可能有的公司要等貨到15天,有的公司只能由財務部會同使用單位驗收後才能直接從財務部結帳,不能由項目人員經手。這些都是職場新人進入一家公司需要了解的工作流程性內容。

拿實驗室採購來說,如果你負責的工作有採購需求,就應該找對應的同事(通常是行政或者採購專員),說明自己需要採購的物資品類、規格、採購理由,並按流程進行審批。如果是急件,就需要了解公司是否有急件採購流程,填錯單子可不能怪人家不配合啊(具體在填報的時候,可以主動跟行政部溝通,多請教同樣是增進彼此革命友情的好機會啊)。

特別注意:工作流程可能會讓你覺得繁瑣也可能不合理,但制度就是制度,你可以提建議、也可以跟領導反映,但不能在制度沒修改之前違反制度,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那麼,嚴格遵守流程,會不會耽誤事呢?這得看你是否吃透流程啦。一般公司的審批、辦理都是有時間要求的,也就是既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也會有辦理時間的要求。

因此,一方面,實驗用品的採購需要提前申報計劃,不能什麼都是隨時想起來隨時購買;另一方面,在申報計劃之後需要跟進計劃的審批執行進度,該催的一定要催,別等到最後自己「等米下鍋」的時候還是「無米之炊」。

第二,始終堅持積極主動地「溝通」。

職場是人們分工協作的地方,因此在職場既需要業務能力,也需要溝通協調能力,而同等條件下,會溝通的人往往有更好的生存空間和發展可能。

如果你已經按流程提交的採購申請,但沒人回應你,那麼怎麼辦?當然是繼續溝通!乾脆不再繼續溝通,而是自己獨自操作,不是成熟的職業精神哦。

這裡的繼續溝通其實包括兩個方面:

  • 如果時間來得及,可以禮貌地繼續跟對接的聯繫人溝通,催促一下對方,提高這件事的緊急程度;
  • 如果對方遲遲不回應且非常著急了,可以先跟自己的主管領導溝通然後直接找對方的部門負責人溝通(或者自己的主管領導直接找對方部門負責人)。

其實,換個角度看,這類跨部門的溝通如果做好了,不僅能讓自己的工作更好做,同時也是提升職業認知和職業資源的方法啊。

從我自己的職業輔導經驗來看,那些很快就對於公司運營的各個環節都比較熟悉,做事情有章法、能理解別人的處境,也能更好的扮演自己的角色的人,往往很快得到提升;但我也輔導過一些同學,工作了5年了,還和學生一樣,總是覺得別人不配合自己,總是以我其實是好心為由陷入爭執,這樣的同學往往發展的不如人意。

第三,一心為工作,要看到工作不止是你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是大局。

我採訪微軟的一位女性高管,關於新員工難以晉升的問題,她想了想說,一般只看著自己一畝三分,眼裡只有自己的工作目標,這樣的人,很難晉升。

回到小紅的例子,她為研發試驗負責,當然是責任心的體現,但是整個公司這麼多部門,都要為研發試驗負責嗎?整個公司上下好幾百人,都是以研發的目標為目標嗎?行政和財務的目標是讓公司的財務更合理,物資使用效率更高,以及讓員工工作更有秩序。那麼,也許行政正在和供應商談優惠,也許正在談訂單,小紅橫叉進來要了一批試用品,也許會讓行政那邊談判更被動呢?

所以,每次有實習生來問我:姐姐,在實習階段,這幾個月我怎麼過才好。我往往回答: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去了解其他部門,了解部門直接的合作以及整個公司的運作。這將是你最快的成長。

說到這,我還要提醒一句,職場中確實有鄙視鏈,但是存在不等於正確。說難聽點,鄙視鏈是給俗人準備的,嚮往職業發展的人不要真的對某些崗位有鄙視。比如,有些從事銷售或研發人,覺得自己是給公司掙錢的,特別牛哄哄,而行政不過是一群沒啥專業特長的碎催。這樣看待其他部門,你的天地也會變小,而且,總有一些工作會跟行政類部門打交道,你也不想自己工作起來特別艱難吧?

所以,小紅一心為了工作卻被行政部的人投訴、抱怨這件事,並不是真的委屈,完全是因為自己沒有弄清楚流程啊。不過,小紅也不用太沮喪啦,看了今天的3點建議,相信在未來一定能更從容地處理類似事情啦。

誰在職場小白的時候還不犯幾個錯呢?以上3個建議,你都get了嗎?你是否有過類似的遭遇或者更好地解決方案,歡迎在留言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