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如磐石》,用張藝謀的方式打開港片

2023-10-01   娛樂硬糖

原標題:《堅如磐石》,用張藝謀的方式打開港片

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用港片的類型經驗拍攝內地主旋律電影,幾乎已經成為國慶檔一道固定菜式。如徐克、林超賢的《長津湖》、陳可辛的《奪冠》、劉偉強的《中國機長》、李仁港的《攀登者》、林超賢的《湄公河行動》。兩相比較,2023年國慶檔的「交換場地」可謂新奇——這次是咱內地大導張藝謀拍了一部「港片」。

但算不上驚喜。壓了四年的《堅如磐石》,錯過先機如今也只能被稱為影版《狂飆》。《狂飆》里張頌文殺人前會找老默說想吃魚,鮮血不必經染他手。而《堅如磐石》里于和偉殺人主打一個親力親為。看到孫藝洲被扳手敲得面目全非,硬糖君真想異地登陸《愛情公寓》告訴他:「呂小布,這就是渣男的下場!」

雖然也跟著瞎爽,但硬糖君還是強烈呼籲中國電影分級加快落實。諸位不要看見老謀子的名字就往電影院沖,準備受一番藝術薰陶。《堅如磐石》的血腥暴力程度就是美國的B級片,就是香港的黑幫片,用vcd機居家獨享正好,可不適合一家老小圍觀。

公允地說,近年非常高產的國師,雖然不能帶來影史留名的佳作,卻總能讓市場看到一些全新嘗試。春節檔的《滿江紅》,一部基本沒有外景卻投資了5億的電影,不僅叫人思考秦檜想要的密信在哪兒,也讓人思考錢花哪兒了。而稀里糊塗、毀譽參半,就衝到了45億票房。

再說國慶檔的《堅如磐石》,到底怎麼個「堅如磐石」法兒?硬糖君覺得主角雷佳音揭發親爹張國立的信念堅如磐石,可他戲份明顯不如張國立和于和偉,這兩位爺作惡的信念倒確實堅如磐石。硬糖君又懷疑是不是陳道明代表的督導組掃黑除惡的手段堅如磐石,可是人家基本只會耍嘴皮子鼓勵雷佳音去幹活。

相比讓幾千士兵跟著雷佳音大聲誦讀《滿江紅》的強制點題,硬糖君感覺張藝謀的「形勢與政策」課程作業——《堅如磐石》是有點跑題的。當然,國師用港片手法拍內地反腐題材的嘗試還是值得玩味。讓杜琪峰來拍,大概可以改名《江戰》或《黑社會之朝天門》,還怪想看的。

黑社會之朝天門

話說幾十年前有個朝天門的力夫(重慶話稱棒棒兒)名喚黎志田(于和偉飾)。他與四個兄弟一起組成「解放碑五虎」,靠著過硬的實力和不怕死的混勁,逐步完成階層躍遷,搖身一變成了當地知名企業家。

豈料一場爆炸案,矛頭直指副市長鄭剛(張國立飾)。鄭剛將爆炸視頻送給黎志田過目,黎志田則邀請鄭剛的養子蘇見明(雷佳音飾)上演了一出「朝天門人手下火鍋」的鴻門宴,意在向鄭剛示威:「我們袍哥人家,絕不拉稀擺帶!」此時中央督導組也悄然入局,領導陳道明示意蘇見明放手去查。一樁舊案翻起,多方勢力展開鬥法,攪得霧都江濤翻湧……

黎志田的角色,表面上是氣質不俗的豪商,但底子和手段卻非常下九流。他會威脅小官員,在蝦滑浮起來之前下火鍋撈手機,否則就把舉報材料上交。面對背叛他更是無法忍受,在經歷刺殺後誤以為是女婿David乾的,親自將對方一下下敲死。

對標港片,于和偉的黎志田應該就是《黑社會》里老成持重但慾壑難填的任達華。後者也因為不滿梁家輝的造反奪權,用石頭將其狠狠砸死。以前硬糖君覺得香港拍變態殺人橋段巔峰造極,想不到老謀子也不相伯仲。比起《堅若磐石》混亂的敘事,其黑色影像風格倒算是值回票價。

但鄭剛白切黑的反轉,並不能處理得讓人足夠意外,因為松鼠王迅在爆炸前就已經提醒大家,「我只說兩句話,那就是你鄭剛是個壞人。」再往後,無論是他和黎志田的心理博弈還是在對方身邊布下暗棋,都屬於不比《甄嬛傳》更刺激的官場權斗。

平移港片,應該就是《反貪風暴》里那些和警隊高層勾結的港府高官吧。主角如果是個警察,會被莫名其妙拉到一個飯局,然後上司指點你剛抓到的誰誰誰是哪家公子,回去找個理由直接放了云云。

《堅如磐石》的主角蘇見明也是個警察,只不過EMO沒有學港片的黑警,我們的人民警察還是可信賴的。這要擱港片里,關鍵時刻總有黑警反水,調轉槍口對著你說:「對不起阿明,我女兒在他們手上!」

這些香港警隊精英通常由古天樂、甄子丹、劉德華、成龍、渣渣輝來演,一般來說要特別能打,單槍匹馬直搗黃龍那種,但到我們這裡變成了雷佳音。能打是絕對不能打了,在家裡感覺會被老婆打。

武力不夠智商來湊吧,可電影里也沒見他比別人聰明在哪兒,就靠著副市長養子的護身符一路調查取證把養父(實際親爹)給剝奪政治權力終身了。至於雷佳音的CP,周冬雨那個角色放港片里應該就是花瓶美女,倒確實通常由內地女星扮演。不過以港片花瓶的標準看,她應該選不上。

槍的在場與缺席

羅伯特·沃肖曾指出:「美國電影最成功的兩大發明,一是黑幫,一是西部片人物,兩者都是拿槍的男人。」在香港警匪片里,拿槍的男人也是無法忽視的經典銀幕形象。

杜琪峰當年的一大創造,是把中槍後噴血的畫面以血舞的鏡頭語言進行呈現,這是一種極端浪漫化的危險。槍枝一出現,總伴隨著壓抑、殺戮和無法逃脫的宿命。同時,槍也是一種權力的象徵和秩序信號。《三人行》里,鍾漢良飾演的反派就對著濫用槍枝的警員們瘋狂咆哮。沒有正當理由的潛在持槍者,在沒有配槍的情況下,卻能夠逼得合理持槍者節節敗退。

《堅如磐石》里,張國立也曾掏出手槍對準于和偉的腦門。但人家皇叔根本不慌,非常冷靜地提醒對方,你非法持有槍枝,殺了我你脫得了干係嗎?張國立想了想,又慫慫地把槍給收回去了。

值得注意的是,張藝謀更少的描摹「開槍的男人」,而是塑造了周冬雨這樣一個「開槍的女人」。作為雷佳音的前任,本次任務里她承擔了保護者的角色。在與「三德子」一伙人的械鬥中,乾淨利落地擊斃了不少歹徒。

最後她死於斧子猝不及防的揮砍,算是國師創造的血色BE。也許是被刪減的原因,總覺得按港片習慣兩人之前得有一個梗在這裡call back。比如雷佳音可能以前老PUA她什麼事都躲後面比較怕死什麼的,然後黃鴨這次說:「你看我擋你前面了(吐血哽咽)……嘎!」

電影里的槍,表面在場實際卻多次「缺席」。于和偉被刺殺,兩名殺手使的是刀,而他反殺的工具,是自己當力夫的竹棒。于和偉殺女婿,則是用的機械扳手。于和偉最後被內鬼捅,人家用的也是刀。

在香港電影里,槍枝有兩種用法,一種是在場,用以製造激烈的槍戰,附屬品是陳木勝最愛的玻璃,怎麼打怎麼響,怎麼碎怎麼美,還能順便給主角來個戰損妝。另一種是缺席,如同《奪命金》那樣沒有槍枝出現,暴力和黑色的氛圍卻更加低沉濃郁。

極致的空間縫合,更容易影射人物逼仄的情緒和走向崩潰的心理。《堅如磐石》的後半段,我們發現於和偉與張國立90%的戲份都是在室內完成的,張國立在自家辦公室砸爛玻璃杯,于和偉則在酒店女兒的產房裡指揮人攔截證據。密閉空間的光影,混合著重慶朦朧撲朔的夜色,將兩個企圖「猛龍過江」的反派內心可視化地暴露在觀眾眼前。

張國立曾逼于和偉離開金江,于和偉說他死也要死在這裡。就像一條洪水裡走蛟的巨蛇,寧願天雷擊殺也要求渡劫的生機。他對這座江城的眷戀,讓電影有了幾許《教父》的味道。

港味江湖和內地教父

《堅如磐石》里于和偉封神的一段,倒不是動手殺人,而是最後被竹棒猛擊前他做出的「噓」的表情。一個幫會大佬臨近生命危險,還在關心剛分娩完的女兒能否睡得安穩,我哭死。

另一個反派張國立,也在關鍵時刻頻頻心軟。一會兒不能動他情人的侄女楊曉薇(有解讀說是他親生女兒),一會兒要保住私生子雷佳音的命。兩個大佬都因變成「好爸爸」壞了事,這個處理和集體朗誦《滿江紅》還真是一個爹生的。放硬糖君小時候最愛的《知音》,標題多半是這樣:

從楊曉薇的視角,《我和姨媽接力反腐:那個無條件對我好的男人落馬了》;從雷佳音的視角,《我的「養父」是親爹——929特大反腐案調查實錄》;從張國立的視角,《情人手機要藏好,一個廳局級幹部的獄中懺悔記》;從於和偉的視角,《那一夜,女兒難產。那一夜,女婿背叛了我》。

在張藝謀創造的內地教父群像里,他們最後都皈依於親情的羈絆,至於那些泯滅人性的犯罪以及陰謀,都顯得無足輕重了。這要是真人真事放帖子裡討論,肯定會有這麼一派:「雖然他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但他是一個好父親!」

其實,硬糖君也不是跪倒在權力的石榴裙下,俺想說我要是有一個副市長親爹,我巴不得他老人家活到一百歲,舉報什麼的,不存在的。孔子他老人家早就教育過我們如何處理這類情況,「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爹幫兒子遮掩一下,兒子幫爹遮掩一下,大家都過關了。

《無間道》說「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在港片里,無論是「韋杜組合」的銀河映像作品,還是劉偉強、麥兆輝的《傷城》《無間道》系列,都有業力牽引和身份輪迴這樣的宗教隱喻。

《堅如磐石》里的關鍵線索手機,似乎也是張藝謀設計的一個輪迴。當它被塞進玩偶的那一刻,所有秘密和人性的糟污都被塵封。而當它再次被充電,駭人的真相被血淋淋地揭剝出來。那個穿越時光的錄音,聽起來是那麼地真實而虛幻。

相比港片的「情和義值千金」,《堅如磐石》里是沒有什麼江湖信義存在的。于和偉之所以情緒崩潰,是因為他發現身邊幾乎沒有可以信任的人。女婿會背叛他,表哥會背叛他,就連一起打天下的棒棒兄弟也會刀劍相逼。任人唯親,識人不明,皇叔這次你不失敗誰失敗?

若換個港導來拍《堅如磐石》,大概會把張國立和于和偉搞成兄弟。「雙雄模式」一個從政一個從商,利益捆綁卻面臨著價值觀的分裂。吵架的時候一方可以說:「當初我們來到解放碑身無分文,現在你大方了讓我拱手送給別人二十億?兄弟不是這麼做的,大哥?!」

瞧周冬雨和雷佳音那對,整個一大頭爸爸和小頭女兒,怎麼看怎麼不登對。不妨代入港片濾鏡,于和偉和張國立倒有點像高幹虐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