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寧說古裝劇不需要演技,到底是大實話還是擺爛?

2022-06-13   圍剿白日夢

原標題:劉宇寧說古裝劇不需要演技,到底是大實話還是擺爛?

問大家一個問題,現在的古裝劇需要特別精湛的演技嗎?

先不說觀眾心裡的答案是什麼,斯文至少從來沒想過,咱還能從演員嘴裡聽到有關這個問題的見解。劉宇寧前兩天剛在他的直播里說過,古裝劇其實不需要太多演技。

他原話是這樣的,「不是說所有的古裝戲,只是現在的大部分古裝戲,作為演員其實用不了太多演技。我說句實話,在古裝戲中作為一個年輕演員,演技及格就夠用了」。

他還一語道破了古裝劇的流量密碼,「古裝戲靠什麼能讓大家喜歡呢?第一是顏值,第二是人設,這兩塊拿捏住了,這個戲就差不多了」。

有網友提出「打戲別拉胯就行」,劉宇寧也針對「打戲」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看劇的時候打戲並不是最重要的,想看精彩的打戲可以去看武打片,比如《葉問》或者《霍元甲》系列,沒必要在古裝劇里較真。

同時,他也「作為這個行業里的人」給大家分析了一波,為什麼以前的古裝劇里打戲都特別精彩,這兩年卻被逐漸削減了。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打戲的拍攝耗時且複雜,許多劇組為了趕進度或者節約成本,在打戲這塊就會比較敷衍。

另一個原因是從數據上看,挺多觀眾不愛看打戲,一到打戲就會快進,進度條拖到後面直接看劇情。那麼對於製作方來說,費勁巴拉整個打戲出來還被觀眾跳過,這不純屬費力不討好嗎?時間長了自然就沒有以前用心。

斯文淺刷了一下搬運他這番話的相關評論區,發現劉宇寧被吐槽得那叫一個慘喲。不少人看到他這麼說的第一反應就是:古裝劇不需要演技,意思是他靠顏值咯?可他顏值也不咋地啊,是不是被粉絲吹「古裝美男」自己信了也飄了?

很多人覺得他這話站不住腳,演技爛就是演技爛,用顏值開脫也不行。這些話由觀眾來說可以,從他嘴裡說出來就感覺是在擺爛,be like「我承認我演技不好怎麼著吧,反正古裝劇也用不著演技,有人為我的顏值和人設買單就行了」。

有人解讀出了他「拿著高額片酬光明正大擺爛」,也有人從這些話里品出了所謂「資源咖的傲慢」,還有人懷疑「他是不是把劇組裡其他演員都內涵了」,甚至有網友因為感覺到被冒犯,diss他「不想練演技就別來當演員,回去當他的網紅吧」。

話先說在前頭,斯文對劉宇寧不粉不黑,咱有一說一,他這番話確實稱得上在觀眾的雷點蹦迪,我也能理解大家為什麼炸毛。因為當下的古裝影視環境,就是觀眾苦古偶久矣,而古偶苦醜男久矣。

拋開主打歷史、權謀的正劇不論,我們近幾年看到的古偶確實有很多挺糟心。首先就是劇作質量粗製濫造,不少古裝劇都放棄了實景實拍,轉向效率更高的綠幕棚拍、替身摳圖。

咱就是說,科技進步當然是好事,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內娛古偶的科技進步帶來的卻是審美退步。這裡就不點名批評了,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一些劇里演員和環境「人景分離」,還有一些劇為了配合演員的檔期,甚至會使用替身份開拍攝,然後再二次摳圖。

要是碰上待播期間演員暴雷,搞不好還得重拍或者AI換臉。就算避開了這些問題幸運播出,成片里也可能存在不少讓觀眾看了直皺眉的坑。比如早些年的阿寶色濾鏡、千篇一律的妝容造型、磨皮大到看不清皮膚質感的假白美顏…

很難說到底是劇組不認真還是演員不認真,但在觀眾視角看來,一部爛劇的出現往往意味著全員都不無辜。如果說脫離現實的魔幻劇情是編劇不尊重觀眾智商,那麼一隻手都數不過來的「古裝醜男」,則是演員手握天價片酬,卻不肯尊重觀眾審美。

斯文前兩天誇過劉亦菲的美貌是一種天賦【戳藍字複習劉亦菲:老天爺賞的飯,該吃還是得吃】,其中提到《夢華錄》的評分從8.3一路升到8.8,這部劇本身當然也製作精良極富美感,但評分能打到這麼高,多少還是有點觀眾對古偶的報復心成分在。

劉亦菲和陳曉兩位顏霸合作演古偶,觀眾形容他們是「來古偶扶貧」,也有人說這部劇「評分虛高」,但更多人的態度是,明知這部劇存在瑕疵,但畢竟瑕不掩瑜,從人到景都太美了,足以給人洗眼睛。怎麼說呢,不難品出一些「多虧同行襯托」那味。

可見觀眾對古偶的這些年的敷衍不是沒怨言,有選擇的話誰不想看顏值、演技雙雙在線的精品劇呢?大家被迫降低標準本來已經很憋屈了,劉宇寧作為吃到過古偶紅利的演員還來說這些話,可不就讓觀眾覺得自己純純變成大冤種了嗎?

觀眾可不願意吃這個啞巴虧,劉宇寧挨的這波罵,可以說是「槍打出頭鳥」。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這番發言精準踩到了觀眾雷區,斯文能理解大家為什麼吐槽劉宇寧,但反過來想一想,我也同樣能夠理解劉宇寧為什麼會這麼想(還敢這麼說)。

最重要的一點,是他被營銷號斷章取義,導致有些網友覺得他在擺爛。看過直播或者粉絲整理的文字版就會發現,劉宇寧確實說過「古裝劇不需要太多演技」,但他這麼說的前提,是承認自己「沒啥演技」。

劉宇寧在直播里反覆強調過自己的顏值不能打,因為不是專業演員出身,也沒有什麼演技。他從歌手轉型到演員,之所以選擇先演古裝劇,就是因為「那種脫離現實的氛圍感才是古裝的精華」、「顏值人設到位的話,只要演技及格就能讓觀眾有代入感」。

作為一個娛樂圈打工人,斯文不得不承認劉宇寧說的還真是行業真實現狀。觀眾已經意識到了,古偶的第一要義是顏值,其實嚴格來講不單單是古偶,演員這個職業本身就自帶外型門檻,只是不同的作品對演員有不同的要求罷了。

現實題材往往要求演員的外型貼近生活,太過美麗的俊男靚女反而會讓觀眾難以代入。古偶則恰好相反,武俠、宮斗、仙俠作品中的主人公,最緊要就是好看。只有足夠盤靚條順的演員,才能在層層古裝戲服的遮掩下,仍然具備為觀眾造夢的資格。

有時候劇還沒播呢,僅憑一張路透、劇照,不少人就會被狠狠圈粉,一路期待到正劇播出。等到劇播之後,更不乏本身演技中規中矩(至少沒有非常精湛),但因為造型絕美人設帶感而讓觀眾「三觀跟著五官跑」的角色,羅雲熙的潤玉、龔俊的溫客行都是如此。

要不怎麼總會有各種「瘋批美人」時不時就刷屏火起來呢?羅雲熙的潤玉、龔俊的溫客行、張儷的窈娘都是如此。仔細想一想,也有挺多本身演技沒話說的演員,要麼因為不夠美貌被艷壓,要麼因為跟角色不夠貼合而讓觀眾覺得出戲。

章子怡的演技無可挑剔吧?但她在《上陽賦》里演十五歲的上陽郡主也沒少被觀眾吐槽。周冬雨已經拿下影后大滿貫,但她的身板單薄,五官清淡,張嘉倪在《千古玦塵》里演她的侍女,但總有觀眾評價,認為美艷又古典的張嘉倪看起來氣場更強。

就連早年曾靠《陸貞傳奇》、《花千骨》等古偶殺出重圍的趙麗穎,按理來說小趙演技不錯,古偶也算是她的主場,可她一旦狀態不好,也還是會慘遭吐槽。比如她產後復出跟王一博合作的《有匪》,就沒少被網友嫌棄「眼神不靈了」。

所以你看,劉宇寧的話還真有幾分道理。不是說演技完全不重要,而是在古偶這個領域,確實顏值和人設能發揮的作用更大。大家仔細想想,這幾年大爆的古偶,是不是要麼通過美感出圈,要麼通過cp刷屏?

《夢華錄》能爆的核心就在於演員雙雙顏霸,且「顧盼生輝」cp感一絕。再往前數,《且試天下》、《長歌行》、《山河令》、《陳情令》、《琉璃》、《東宮》、《錦衣之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古偶作品,也都是靠觀眾嗑高顏值cp火起來的。

劉宇寧自己的經歷,也恰恰能印證這一點。他對自己的定位是「顏值不能打也沒什麼演技」,但他在《長歌行》里演的皓都卻意外出圈。斯文記得剛播的時候大家還嫌他不夠帥來著,但正是因為人設到位、cp好嗑,沒過多久觀眾就「真香」了。

劉宇寧在劇中飾演的是一個冷麵殺手,演技這塊確實沒有多少可供他發揮的餘地。而他自認為沒有多少的演技,對於這個人物來說也已經夠用了。再加上和趙露思一冷一熱的「狼兔」cp感,當時他倆甚至還小火了一把。

自身感受就是如此,劉宇寧又喜歡在直播里跟粉絲嘮嗑,會說出這樣的話來真的一點也不奇怪。畢竟他可是一個「熬鷹式」直播人,在直播間就沒什麼不能跟粉絲聊的。別人說他是資源咖,他甚至還會反問人家:我要是資源咖,我能等到30歲才出道嗎?

這也不是他第一次在直播里談到影視行業相關的話題,他跟粉絲講過自己如何在機緣巧合之下得到每一部戲的拍攝機會。比如唱完《讓酒》認識了《沙海》的製片人白一驄,又跟他合作了《熱血少年》和《終極筆記》。

他給粉絲科普過電視劇的拍攝方式,是按照場景和角色拍,而不是一集一集拍。他還會搜集坊間對自己的各種八卦傳聞,來一波在線澄清,跟營銷號鬥智斗勇。碰上人家給他編的好餅,他甚至還表示過「我都希望這是真的」。

看過劉宇寧直播的朋友都懂,他是當下娛樂圈少見的「活人」。

不會給自己套個保護殼,不敢說不敢做生怕自己哪裡犯錯被黑,而是一直在跟粉絲分享生活、表達觀點。就連「這個圈子裡沒有最好的朋友」、「熱瑪吉的神奇效果」這種話,他也敢光明正大說。

所以斯文覺得,他說什麼「古裝劇不需要太多演技」,估計就是像以前一樣,把自己的真實看法耿直表達了出來。沒想到會被營銷號斷章取義搬運,也沒想到會精準踩中網友雷區,更何況他的古裝劇《說英雄誰是英雄》恰巧也正在播出。

客觀來講,他在劇中飾演的白愁飛一心想出人頭地,前期仗義後期狠辣,人物性格複雜,塑造起來難度也大。「驚天動地鬼見愁」可比單純的冷麵殺手難演多了,本來已經有觀眾質疑他「演得木」,這時候不老實苟著還敢出來開麥,可不就會給自己招罵嗎。

作為難得的「內娛活人」,劉宇寧的鮮活自由本身就挺可貴,他對自己、對行業的認知也都蠻清晰,除了那些被營銷號誤導的吃瓜群眾,理智網友能不知道他說的是大實話嗎?可就是因為這是實話,才顯得更加可悲。

劉宇寧只是如實說出了當代古偶的現狀,他並沒有做錯什麼。

可我們總該清楚,這個現狀本身是不對的,一部劇有俊男美女cp好嗑就能爆,並不代表著觀眾對演技就沒有要求了,演員更不能因此放棄對自己演技的打磨。

不論科班出身還是半路出家,演技都應該是演員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可能目前的古偶市場會對顏值要求高一些,但誰能一輩子青春靚麗演古偶呢?誰又能一直撞大運演到跟自己貼臉不需要十分演技的角色呢?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當年85花在古偶這塊吃了多少紅利,後來就在轉型時費了多大力氣。她們確實趕上了古偶井噴的好時候,人均手握N部代表作,每個人都是頂流,但在古偶打轉的那些年,無疑讓她們錯失了磨鍊演技的最佳時機。

眼下古偶市場不景氣,觀眾只能捏著鼻子在「矮子堆里拔高個兒」,現階段顏值、人設好使,往長遠看可未必。

不知道一部《夢華錄》足不足以讓市場警醒,觀眾可不傻,我們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好東西。

吐槽影視環境沒毛病,最怕演員自己心裡也認可「古裝劇不需要演技」,要是大家都被這無奈的現狀洗了腦,那才是真的,內魚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