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打開國漫相關的社區、論壇,大家都在推薦自己喜歡的國漫,也會分析在播國漫的一些細節,可能有些關於國漫不足的討論,但是那並不是他們最關心的話題。
現在打開國漫相關的社區、論壇,看不到幾個討論國漫細節的人,也很少有人推薦自己喜歡的國漫,而是大量的引戰、吵架的帖子。
國漫真的有那麼多爭議嗎?
01.關於國漫的爭議
我翻過很多國漫相關的討論帖,總結下來,常見的關於國漫的爭議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原著和動畫之間的不同
現在大多數國漫都是改編自小說或者漫畫,有很多的原著黨在看的時候,很難不去想原著的內容。
有些觀眾希望動畫能夠完全按照原著來製作,還原自己心目中的原著的世界,而有些觀眾希望動畫能夠多點原著中不存在的東西。
後來這一爭議還擴散到了動畫背後的製作公司上面,有些人成了公司粉,有些人成了公司黑。
比如《斗破蒼穹》,有人認為給雲韻加戲是不尊重原著,而有人認為給雲韻加戲,可以彌補原著黨留下的遺憾。
動畫角色之間的爭議
雖然如唯粉等說法是飯圈中的內容,但是隨著用戶的愛好廣泛,這一說法已經擴散到了國漫當中。
在同一部作品當中,每個人喜歡的角色都不完全相同,有些人甚至只愛其中某一個角色,而且會因為自己喜歡的角色待遇不如其他角色而為動畫角色打抱不平。
比如之前焰靈姬和紫女的粉絲就曾因為角色服裝的多少而「斷交」,天行九歌官方夾在中間也不好受,而圈外人則是像看個笑話一樣,不理解他們的行為。
播放平台之爭
以前,對於一個喜歡動漫的人來說,無論自己喜歡的動漫在哪個平台播放,自己都會去追。
現在,對於某些人來說,哪怕自己再喜歡一部動漫,寧願看盜版,也不會去某個平台觀看。
延伸出來的,還有關於不同平台播放量「注水」的問題,如果某部他們不喜歡的國漫播放量超過了自己喜歡的國漫,那就是那部國漫「水分太多」。
比如《狐妖小紅娘》一開始是全網播出,很多漫迷都特別喜歡,但是自尾聲篇開始在騰訊獨播之後,有些人就覺得在騰訊獨播毀了這部動漫,自己寧願去看盜版也不要去騰訊看。
故意引戰博關注類
有些人有點小聰明,也知道圈子裡總是在吵些什麼,他們為了讓自己的帳號升級,或者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總是會故意發出一些引戰的話題。
比如開頭先來一句「理性討論」撇清自己的關係,然後再說一個特別絕對的觀點,引起別人的互撕。
比如故意拿一些特殊的例子來代表整個群體,來引起大多數人的不滿,之前有人曬一個小朋友在看《斗羅大陸》的照片,從此很多人就說這是「小學生大陸」。
總之,現在國漫的社區、論壇,真正好好討論國漫的內容很少看見,大多是一些與國漫本身並沒有太大關係的內容。
02.爭議看上去多的原因
相較於討論劇情、設定這些需要好好看過國漫才能參與進去的話題,討論如上提到的一些動漫之外的話題,能參與進去的人更多。
因為討論這種話題,只需要表達情緒就夠了。
而情緒這個東西,又是最容易影響到別人並擴散開來的。
如果有留意熱搜的話題的話,就不難發現,那些現象級的話題,大多和負面情緒有關,所以傳播起來特別快。
現在關於國漫的討論,也大多沉浸在一種「負面情緒」當中。
當一個人說「國漫不行」的時候,大家可能完全不當回事,也就沒有反駁。而說「國漫不行」的人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們反駁也就來不及了,很多不了解國漫的人,會被帶到他們的節奏中去。
相較於記住國漫的優點,直接一句「國漫不行」,顯然更能讓他們得到更多人的關注。
如果再仔細看這些討論的話,也不難發現,來來回回主動散播國漫負面內容的,只有那幾個人。
也就是說,唱衰國漫的,終究是一小群人的「自嗨」。
如《斗羅大陸》《斗破蒼穹》這種高質量3D國漫,很多成年人是當做電視劇來看的。
他們不會去開彈幕,也不會關注評論區的爭議,好看就看,不好看就換一個,工作已經很忙,沒有功夫去爭議那些不會給自己帶來成長的東西。
結語
國漫本身並沒有那麼多爭議,是因為和誇獎國漫這種能帶來正面情緒的內容相比,那些自帶負面情緒的話題,更容易以前大家的爭議和傳播,以至於看起來全都是「國漫不行」的論調。
如果真的想要國漫變好,我們可以學會分辨哪些內容是在認真討論國漫的優缺點,並且不參與那種關於為了引戰而發的國漫負面內容的討論,而多去發現一些國漫的優點。
畢竟,生活已經夠不容易了,為什麼還要讓自己每天被一些負面情緒所包圍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524ca59f8c0c69289d1165e9700b7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