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沙說 北大國發院MBA吳爍、欒秋曼: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因亞沙而相聚的這群人

2023-12-14     MBA教育網

原標題:亞沙說 北大國發院MBA吳爍、欒秋曼: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因亞沙而相聚的這群人

沙漠一直鋪展到天邊,在黃沙與藍天的交接處,有綿延的沙丘。沙浪涌動著,吹起一層又一層細沙。

漫漫黃沙里,渺小的人背著沉重的行李,行走在蒼涼遼闊的沙漠,捲起的沙石、踩下的沙坑,每一步前行都需要勇氣支持。他們看起來很苦很疲憊,但又充滿著力量。

本期嘉賓

吳爍 欒秋曼

北大國發院MBA沙11領隊

第一次看到北大國發院沙友參加亞沙賽照片的欒秋曼、吳爍懷揣著對沙漠的憧憬,被這種不可名狀的精神力量深深震撼。懷著對未知的嚮往,她們踏上了征服沙漠的路途,在廣袤無垠的沙漠中互相扶持,如兩株頑強生長的紅柳,堅韌挺拔,永不言棄。

01心懷嚮往結伴而行

2019年,就職於京東從事產品經理工作的欒秋曼考入北大國發院MBA,初次上課時走進有「皇家園林」之稱的朗潤園的她,就被秀麗的景色吸引。國發院BiMBA商學院不僅有特色鮮明的建築環境,學術教研更是緊跟時代潮流,是國際商學院中的佼佼者。

在這裡,欒秋曼經常能看到經濟學專家、教授就經濟觀點及國內外經濟形勢與學生交流研討;同時,學校還時常邀請國際知名經濟學家、甚至諾貝爾獎得主分享新知識;也會看到教授們之間偶爾會因為學術觀點不同而激烈爭論,卻又彼此尊重對方意見交流討論。兼容並包的學術氛圍,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年齡,甚至不同國家的同學們的交流見解,都無形中拓展了她見聞的廣度。

早在入學之前,欒秋曼就關注到有商學院頂級賽事之稱的亞沙賽,第一眼看到沙漠裡那組在沙漠中隊伍整齊、肆意奔跑的照片,一種敬意從她心中油然而生,在茫茫大漠中,他們看起來如此渺小,卻又如此堅韌。那年,這群參賽者為北大國發院捧回了亞軍的榮譽,與此同時,參加亞沙賽的想法也在她的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

而供職於製藥企業的的吳爍則於2020年考入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深耕專業領域多年,她迫切的想要拓寬思維局限,突破認知瓶頸。在學校的時間,她積極參加定期舉行的講座,這些彙集了學術、科研、經濟等方向最前沿信息的課題,對她產生了極大啟發。

不同的相遇方式,同一份命中注定的選擇。吳爍初次關注到亞沙賽是在班級群的參賽文件里,要以徒步或跑步的形式在沙漠中完成70km的距離,對她來說是一件新鮮且具有挑戰性的事情。長期堅持健身、瑜伽、短跑的她是否有足夠的體力走完軟綿綿的沙漠?這使她對亞沙賽有了更濃烈的好奇心。「渺小的個體望向無邊大漠,一切都是未知的,那就去嘗試吧!」

決定出發的那一刻,即使風雨兼程也要努力抵達彼岸。2020年10月底,為備戰沙11,保障隊員系統性、科學性的訓練,國發院亞沙訓練營開營。想要參加亞沙賽、甚至進入A隊的吳爍義無反顧的加入了訓練;同時,一直對亞沙賽抱有嚮往的欒秋曼也在同班領隊的鼓勵下,加入訓練營。

就這樣,兩個不同領域、不同年級、看似交集不多的女孩,因為亞沙的緣分相遇在一起。彼時的她們可能不會想到,未來將一起承擔起亞沙賽領隊的職責,並將因此擁有一個興趣相近、心靈相依的摯友,收穫一段能一起旅行度假、練習大提琴的真摯友誼。

沙10備賽階段,亞沙預備A隊中,除了吳爍,都是已經畢業或者即將畢業的學長學姐。由於住得很近,沙10的兩位隊長經常帶著吳爍一起跑步。半年時間裡,不論烈日炎炎,還是白雪皚皚,也不論風雨、霧靄的惡劣天氣,兩位領隊都從未缺席任何一次訓練。

即使天氣預報已經預警天氣狀況不佳,但每次有隊員在群里問今天訓練是否還繼續時,他們永遠都會回覆:「我們在!風裡雨里,天氣如何,我們都在!」一直有人在起點等待,終點守護,這份靠譜和堅持給了隊員們莫大的安心感,看到他們的付出,吳爍默默將這份感動珍藏在了心裡。

在她看來,亞沙精神在國發院始終有一種傳承。在選擇成為新的亞沙賽領隊前,她知道前方可能有許多艱辛,需要許多無償的奉獻,但回想起上一任領隊們堅持的身影,她毅然決然的決定擔負起這份責任。

被吳爍勇於擔當的精神所感染,欒秋曼決定一同分擔這個重任。回想在訓練營初次見面,這個稍帶青澀又好看的姑娘就以優異的跑步成績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這之後她們一起跑過10km測試、30km測試,一起跑過沙10的賽場,一起打卡一場馬拉松的距離,狀態同頻的她們是搭檔,更是密不可分的夥伴。

02志同道合的團隊,比成績更可貴

從最初招募隊員到隊員的訓練,她們所做的努力都是希望國發院在頂級商學院雲集的亞沙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訓練之初,團隊還沒有系統的訓練體系,也沒有專業的教練,隨著新人越來越多,吳爍和欒秋曼意識到隊員的進步需要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團隊粘性需要有一個建立的過程,每個人訓練狀態不同,在跑步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問題,我們無法對這些問題做出最專業的的建議。」基於出現的問題,吳爍建議建立聯結機制,將老沙友和新手小白關聯起來,讓每位成員都能獲得適合自己的的輔導。於是她和欒秋曼嘗試著開創一種新的訓練方式——師徒制。

給每位預備A隊隊員都分配一位專業訓練的師父和一位「心理按摩師」,帶訓練的師父有非常強的專業性和跑步經驗,可以為徒弟定製專屬訓練方案,便於隨時詢問訓練相關的問題;「心理按摩師」的設置則是為了幫大家克服心理壓力,商學院大部分同學,既要讀書、又要工作,還要平衡亞沙訓練時間,給隊員們一些心理能量,也許能讓他們在選擇的這條路上,走得更遠一些。

讓她們沒有想到的是,師徒制實行之後,不僅提高了隊員的訓練狀態,而且極大的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幾乎所有的隊員都是「師父迷」,無論什麼時候,隊員只要一看到師父,或者提起師父都非常開心,在這裡,每位隊員都感受到了像朋友、師長一般的關心呵護。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大部分隊員的第一次長距離跑步,都有師父一起陪跑。每次跑完在群里打卡時,師父們都會關注自己徒弟的狀態,針對性的從步頻、心率、節奏等方面給出專業角度的反饋,看訓練是否還有提升空間。

提及師徒制,吳爍和欒秋曼似乎有著說不完的欣喜。在師徒中,也有許多動人的小故事。例如「芳姐」和「楊哥」這對師徒組合,芳姐經常跳舞,身體清瘦,沒有太多的肌肉。剛開始跑步,常常有腳踝腫,膝蓋不舒服等各種情況。於是楊哥給她制定了單獨的訓練計劃:多長時間跑多少公里、身體出現狀況如何處理……這份計劃使讓她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也逐漸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

一次比賽中,芳姐由於睡眠、飲食等原因參賽時沒發揮出應有水平,在途中碰到參賽的楊哥時,被「教育」了一通。帶著不服輸的情緒和師父的激勵,芳姐在後來的比賽中配速反超了楊哥,驚訝之餘發現,原來自己還可以有這樣巨大的能量。

此外,隊伍中另一個被稱為「團長」的女孩,在比賽中連續爬越幾個大坡,異常疲憊的交棒後碰到了自己的師父。一個很自然的擁抱,她的疲憊就一掃而光。就像一個人在最困難時遇到親近的人,那份心裡的安穩感和踏實感會陡然上升,這個小小的擁抱便給了她最堅定的力量。諸如此類的片段不勝枚舉,師徒制不僅拉近了隊員間的距離,也讓大家的感情在一同經歷風雨之後,更加歷久彌堅。

03在商學院「第二課堂 」 共同生長

2022年7月,為了繼續備戰沙11,吳爍和欒秋曼帶領團隊去沙漠實地展開拉練。在沙漠跑步要應對塌陷的阻力以及隨時可能發生意外狀況,有些平時訓練出色的隊員經歷了「滑鐵盧」,有些則更適應在沙漠環境中奔跑。當晚,教練與隊員們一起,進行深刻復盤,意識到想像跟現實的差距,大家不僅沒有消極沮喪,反而激起了更高昂的訓練鬥志。

沙11備戰以來,跑團的訓練狀態、訓練習慣、團隊精神都已經比較成熟,因為教練的加入也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訓練體系,對新生的帶動也有著良好的效果。團隊從最開始的毫無經驗、經歷了漸有起色的訓練期、經歷了越野比賽的初露頭角,又經歷了實訓的沉重打擊,身體受傷、恢復、又受傷、又恢復,心理狀態也不斷打破、重建、再打破、再重建……這個過程,是隊長和團隊成員磨合的過程,也是他們淬火而生的過程,每個人都構建起了成熟的心理防線和穩定的情緒,沙11A隊也步入了正軌。

吳爍和欒秋曼認為,亞沙和跑團都是自發性的非正式組織,隊員們出於愛好聚在一起,調動這個組織的立場是關注每一個個體的成長和不帶功利性的無私付出,維護團體內的友好度,提高參與度。

不同於剛開始的執著於成績和名次,現在的吳爍和欒秋曼更期望隊員們能夠安全完成比賽,體驗賽事帶給自己的成長和快樂,為沙11之行畫上圓滿的句號。比賽終有完結的那一天,但是情誼永不會消散。一起經歷過種種磨難和歷練,隊友們的感情不會因為賽事完結而終止。「

雖然冠軍不是一年煉成的,但只要持續保持這種狀態,通過自身的影響力來影響身邊的同學,好成績一定會越來越多。」正如沙10的領隊在比賽結束後的感想中寫的那樣:國發永遠爭第一!欒秋曼將這句話分享給了沙11的隊友們,與大家一起從中汲取源源不斷的信念力量。

亞沙賽是領導力、組織行為學、戰略等課程的實踐,組建沙11隊伍的組織架構、職責劃分的過程就是一種實戰的歷練,她們將商學院理論知識付諸應用,真正理解管理的奧秘,也在激發人的無限可能。

在吳爍和欒秋曼看來,人脈資源和經歷同樣是商學院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亞沙為跨年級、跨行業的沙友交流提供助力,基於興趣而相聚,不帶有任何功利性,往往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加純粹。這些真摯友誼會以不同的形式或內容反哺到自身生活中,讓她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擁有更積極的心理能量。

04亞沙是比賽,也是一種生活姿態

過去兩年,亞沙幾乎占據了她們業餘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已經成為生活不可割捨的一部分。

亞沙對她們的影響逐漸輻射到了生活方式中,遇見亞沙之前,休閒活動可能是打卡美食、看新電影或者逛街購物,但參加亞沙之後會更願意享受跑步的樂趣。她們常常和沙友們約著去跑比賽、跑山,或者幾十公里的越野路線,很多沙友還會選擇通勤跑,背著越野包,換好衣服,跑十幾公里的距離已經是很輕鬆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吳爍打趣到:「今年我們即將去比利時參加畢業典禮,第一反應竟然不是去歐洲買買買,而是要去環勃朗峰」!因為跑步,因為亞沙,她們結交了許多喜歡這項運動的人,大家聚在一起,用健康的方式讓生活更加積極,充滿陽光,也擁有更多新鮮的體驗。

沙10相識,沙11相伴,亞沙將她們更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從一起討論工作、隊員成長問題開始,逐漸分享愛好和心情,慢慢成為惺惺相惜的好朋友。

去年夏天欒秋曼和吳爍一起種下了一顆大提琴的種子,在空閒時間一起練琴,朝著新的領域闊步向前。她們珍惜彼此的陪伴,也希望將這份情誼和精神傳遞給國發院新加入夥伴們。一個人可以跑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跑得更遠,國發院沙11隊友們互相鼓勵,互相支持,把跑步變成習慣,用堅持詮釋著「亞沙一次,沙友一生」的意義。

工作和生活像一場場馬拉松,或許有人起點超前,有人天賦異稟,但前面的路程還很長,沒有人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只要堅持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跑,就會有超越別人的可能。

背起行囊,欒秋曼和吳爍將與隊友們一起共同奔赴五月即將在騰格里沙漠開賽的沙11,這次,她們必定奮勇向前,在沙漠競技中交出一份讓自己滿意的答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46fa09874812b20ceecbb85ac2e6b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