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能用」到「好用」,聯想軟硬體協同打通教育信息化全場景

2022-08-16   芥末堆看教育

原標題:從「能用」到「好用」,聯想軟硬體協同打通教育信息化全場景

「雙減」一年來,學校教育承擔起了更多的社會期待,教學效果與教師負擔的雙重壓力下,主打減負增效的教育信息化賽道如日中天,賽道競爭空前激烈。其中,作為教育信息化的主要載體,教育大屏市場更是一片紅海。

據奧維最新發布的Q2市場報告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教育互動式電子白板市場出貨量17.6萬,銷額同比下降超30%。

事實上,教育信息化經過多年普及,交互白板的覆蓋率已經初具規模。據統計,當前教育交互白板的累計銷量已經接近1000萬。教育互動式白板市場正在步入存量時代。

在激烈的競爭和逐漸放緩的市場需求下,剛剛入局智慧教育大屏一年的聯想卻呈現出不一樣的增長曲線,第二季度發貨量同比增長3倍。據IDC公布的最新報告,聯想智慧教育大屏2022年第二季度的市場份額躍居行業Top3。

新玩家領跑市場,聯想憑什麼?

從「能用」到「好用」,打通教學全場景

教育對信息化設施的要求正在從「能用」轉向「好用」。疫情無疑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但隨著應用場景從應急使用擴展至常態教學,信息化設施面臨著新一輪的考驗。

前期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是從無到有,教學一線本身缺乏對信息化的使用經驗,大家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信息化設備的「好壞」也就無從談起。但隨著教育信息化從1.0走向2.0,一線教師已經和各式設備有了充分交互,積累了大量的使用經驗,一些產品設計並不符合實際使用場景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

一線教師從教育信息化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了主動提出意見的一方。聯想逆勢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及時關注到了這種來自一線的意見,並快速做出了反應。

聯想打造了貫通教育全場景的「教學教研1+1解決方案」,通過軟硬體協同,提高教師的信息化使用體驗。

在以往的教研備課中,老師想要尋找資源,往往需要在網絡上搜索,大海撈針,資源質量參差不齊,同質化問題嚴重。為此,聯想備授課5.0軟體,內置了500多個不同版本的數字教材,並篩選出400多萬優質教學資源作為匹配。豐富的教學資源與教學章節一一對應,這樣一來,老師只需根據自己的課程選擇對應章節,便可以得到大量精準適配的教學資源,無需費心費力地篩選甄別。

由於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甚至不同班級的學情不同,有經驗的教師往往會把找到的教學資源進行調整。但網絡資源格式不一,大部分以圖片、PDF格式存在,難以進行直接調整,需要老師重新手動錄入進Word或PPT軟體後再進行修改。而聯想基於內置OCR文字識別技術,支持教師直接對教育資源進行二次編輯,節省教師備課時間,真正做到為教師減負。

破除信息化設施「冷待遇」,做上手即用的智慧大屏

信息化普及進程中遇到的一個普遍難題是教師接納不足。

據中國教師未來教育認知調查顯示,82.3%的教師有創新教學方式的意願,72.2%的教師表示願意使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看起來教育信息化的接受度並不低。

但與此形成對比的是,70.6%的教師仍然在採用傳統班課的教學方式。

該調查統計了教師採用傳統班課而非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的主要原因,82.2%的教師表示教學負擔過重,沒有時間去學習如何使用信息化設備。也有58.4%的教師表示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不足以採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

事實上,這也是教師作為長期教育信息化被動接受者這一角色過程中產生的問題。科技的目的應當是為生產生活提供便利,教育科技的目的是為教育提供便利。但目前的現狀是,教育信息化設施的使用門檻過高,對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有一定要求。這就造成了,教育信息化只有在使用者達到一定水平後才能享受便利的尷尬局面。

為了最大限度降低教育信息化系統的使用門檻,聯想並沒有增添額外的軟體,而是直接在PPT和Word等日常辦公軟體中插入控制項。老師在備課過程中只需要正常地使用這些辦公軟體,無需額外的培訓或學習,不需要任何使用說明,就可以順暢地調用各種功能插件。

正如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軟硬體並不會為用戶設置使用門檻,聯想也通過「教學教研1+1解決方案」,降低使用門檻,助力教育信息化更好地融入日常教學生活,實現大屏教學常態化。

科技是為了提供便捷,而非增加負擔。聯想根據一線教師對不同信息化功能的使用情況,對各功能模塊進行了優化處理。比如,當老師寫下一道函數,系統可以自動識別分析,呈現出對應的函數圖像。

讓教師只需要專注於教學,信息化環節則完全交給科技手段,這樣,教育信息化才能真正被用起來。

聯想對教育信息化的助力也未止步於普遍的課堂教學。在物理化學實驗場景中,通常會涉及到一些具有危險性的操作,同時還面臨著實驗室建設和實驗用品損耗等成本壓力。不少學校為了保障學生安全和節約成本,甚至取消了平時的實驗教學,只在考試前帶領學生集中「突擊」。

這無疑是不符合教育規律的。針對這一點,聯想面向不同學科提供了便捷的學科工具,其中物理化學學科涵蓋的虛擬仿真實驗,學生可以在逼真的虛擬環境中模擬實驗操作,既保證真實體驗,又具有安全保障。

行業競爭白熱化,聯想逆勢增長

當前,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進入新階段,中小學網際網路接入率達到100%,但仍存在設備擱置、應用率不高等問題。究其原因,除了設備自身不夠貼合使用場景外,還有科技發展的高速疊代,以及教育科技企業普遍存在的「跑馬圈地」難題。

在長期的教育信息化普及進程中,由於不同設備引入的批次不同,教育信息化設施之間品牌不同、標準不同,形成了一個個數據孤島,本應為教育教學提效的各種設備彼此牽制,導致各教學環節在信息化層面無法連通。

相比之下,聯想的生態體系相對開放,提供完全標準化的接口,第三方的軟體硬體都可以直接接入,便於用戶根據自身的使用情況進行二次開發。這樣一來,學校的各種教育信息化設施便圍繞聯想智慧教育大屏實現了融合互通,在不為學校額外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實現校園信息化的整體升級。

聯想在大屏市場上的逆勢成長並非一蹴而就。自入局智慧教育以來,從護眼設備、編程工具,到市場火爆的素質教育,從個人學習場景到校園場景,持續的投入和30餘年的技術底蘊,讓聯想智慧教育業務儘管「船大」,卻「調頭」靈活,總能趕在市場風向的潮頭。

積澱了30多年的成熟服務體系同樣構成了聯想在教育大屏業務上的競爭力。據了解,聯想有上萬名專業工程師、30多個區域備件庫,2600家服務站,同時在全國50多個城市實現了智慧教育大屏的48小時快修服務,而這些都是其他廠商難以實現的。

來自大廠商的深厚技術底蘊支持,更高效全面的服務體系,這些都是教育信息化新發展的訴求所在。

「雙減」一年以來,K12市場大幅度收縮,不少機構在尋求轉型的過程中將目光投向了教育信息化領域。一時間,教育硬體和信息化服務市場紛紛湧入大量玩家。其中,教育大屏的市場競爭也變得空前激烈。

在此背景下,據剛剛發布的IDC 2022 年 Q2 教育智能互動大屏跟蹤報告顯示,入局時間僅一年的聯想在智慧教育大屏業務上不降反增,市場份額已躋身前三。

據聯想最新發布的2022/23 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實現營收約 1120 億元,其中非 PC 業務營收占總營收的比例達 37% 以上,聯想大屏產品在今年第二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 3 倍,成為主流廠商中增長最快的廠商。

目前,聯想智慧教育用戶已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廣泛應用於K12及高職院校,助力上海南碼頭小學、無錫東絳第二實驗小學、北京師範大學未來設計學院、上海科學技術職業學校等多所學校打造智慧課堂。

聯想中國區大客戶業務群智慧教育事業部總經理金鑫指出,教育信息化需要深度聚焦教學場景中的實際痛點,特別是在教師的備課和授課環節中,要進一步增強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和應用創新,讓信息化裝備從「建起來」到「用得好」,真正實現教育教學的減負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