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隔20年,都會有一種能夠代表一個社會的意志,
40-60年代的中國,時代的精神就是「活著」——無論多艱難,都要想盡辦法生存下來。
60-80年代的中國,時代的精神就是「希望」——百廢待興,靠闖靠拼搏可以積累財富,創造明天。
剛剛在央視一套播出的《人世間》由茅盾文學獎同名作品改編,
就正是這種時代精神的最好凝聚。
《人世間》講述了一個五口人之家,
在那個年代,他們如何經歷上山下鄉,如何又經歷下崗再就業,重新撐起了一片天。
而《人世間》的首播,
就拿下了周五黃金檔同時段收視率第一名。
《人世間》的第1集到第4集的篇幅,
主要講了由雷佳音,辛柏青,小宋佳飾演的周家三兄妹,如何經歷貧瘠卻又朝氣蓬勃的青年時代逐漸走向中年時代的。
辛柏青飾演可靠忠厚的大哥,在建設兵團服役,
兩年回家一次,是家裡除了父親,最有號召力的人。
小宋佳飾演的二姐,是最有主意,也最倔強的,
也是這一片最漂亮的姑娘,為了理想和愛情,她毅然決然地拒絕了留在城區的安排,瞞著全家去了貴州的大山深處。
而三弟由雷佳音飾演,活潑機靈,是家裡的老么,最受寵,也最貪玩,
因為二姐代替自己去下鄉,自己成了家裡的獨苗,繼續留在城區的老家,照顧母親。
整個1-2集主要交代了一家五口如何響應國家號召,前往全國各地,參加建設的,
第一集的離別和第二集的中年時代,交代得非常快,沒有太多的贅述,就將橫跨十幾年的家庭故事交代完畢。
而整整兩集,不單講了周家這個小家的巨大變化,
也講述了那個時代下,發生的歷史變化,在歷史變化下被影響的小人物們。
《人世間》可謂是近幾年「一片中產,富豪打天下」的現代劇中的一股清流,
在今天極少以工人為故事主人公的影視環境下,
《人世間》不但另闢蹊徑講述了一個工人之家的變遷,
更是毫不避諱地講述了一個時代影響下,不同普通人命運的改變。
前4集,描繪最多的還是由雷佳音飾演的三弟,
他因為沒能去下鄉,所以留在了家裡,伴隨著他的長大,
他所生活的片區也經歷了有頭有臉的城區變成了好姑娘都嗤之以鼻的窮地方。
住在這裡的人,經歷幾十年的變化,已經由城市中心變成了髒亂差的破落街區,
而住在這裡的工人們,也大多是從事著體力勞動的工人,
原本以工人為榮的話語體系逐漸瓦解,而原本以建築工人的子女為傲的社會地位,也在迅速下降。
老三作為留在家裡的獨子,是最能感受到這種城市變化下,這種普通人生活的改變,
起先在伐木場渾噩度日的老三,因為好友殺人被執行,陷入了人生的迷茫期,
幾經輾轉經熟人介紹去了醬油廠上班,
在這裡,不單需要從事同樣繁重的體力勞動,還要經受新工廠改革所帶來的不適應。
關於老三身份,地位的變遷,他的心理變化用了較大的篇幅來描述,
他從伐木場調往醬油廠,雖然工種變化,但社會地位仍然停滯不前,讓他覬覦的是曾經姐姐暗戀者所工作的五金車間。
雖然只是廠跟廠的區別,但在待遇,前景,社會地位上都是大相逕庭的,
而創作者也通過他人之口講出了老三心裡的疑慮:
作為工人出身的他來說,到底是實惠比較重要,還是體面更重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變遷,
以實惠為核心的價值觀逐漸改變,取而代之是體面的工作,體面地生活。
而體面是當時離老三這種工人出身的人最遠又最近的東西,
原因在於,他沒有熟人或者親戚可以托關係,
遠在建設兵團的哥哥和遠在重慶的父親都無法給予他過多的幫助,
而近在於,和他從小住一個街巷的其它同齡人,因為裙帶關係,而改變了自己的出身和社會地位。
階級上升一直是很多作品裡避而不談的問題,
而這部作品則避開了一家人如何別離,如何生活的這些老生常談的話題,
而把階級,身份,自我這些在那個時代還很模糊的意識代入,
這種年代感與現代感的混合,讓這部作品既有年代劇的厚重感,又有貼近今天生活的真實感。
而故事中心的老三,扮演者雷佳音,也是繼黃渤,吳京之後,最有國民度的演員,
雷佳音近幾年的作品密集度和題材的跨越,都讓這位在《黃金大劫案》時期還名不見經傳的新人演員迅速積累了人氣。
雷佳音的口碑都是通過一部部作品的優秀演技而積累起來的,
無論是《黃金大劫案》、《心花怒放》時期的混不吝痞子人設,
還是《異時空同居》這種雙重人格的人設,
亦或是《功勳》、《人世間》這種帶有年代氣息的飛彈專家,工人角色,
他都遊刃有餘。
而在接下來展開的故事線中,
老三這個角色也是整個周家的線索人物,他串起了一家五口的人生變遷,
《人世間》少了《喬家兒女》的那種嬉笑怒罵,家長里短,
沒有醬油瓶倒了都不服的不成器父親,更沒有被多次出軌的咋呼小妹,也沒有忍辱負重一心為家的大哥。
《人世間》的人物塑造都很平實,
沒有大起大落式的人生,沒有跌宕起伏的事件,都是遵循普通人的生活狀態,
從外到里不斷深挖,而沒有為了增強人物的戲劇張力和人物之間的戲劇衝突,而建立一些對立,誇張的人際關係。
《人世間》更像是一首寫給普通人的詩篇,它充滿了更為真摯的理解和認可,
作品的內核是把工人身上的那種質樸,知命但不認命地執拗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與其說它是從下往上看的悲憫,不如說它多了一份從小處著眼的尊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42cbf1a73c92c4f7a19426734340f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