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如此,一定不會讓孩子考研」,一位母親的話,道出無盡心酸

2023-12-26     追求自由生活

原標題:「早知如此,一定不會讓孩子考研」,一位母親的話,道出無盡心酸

隨著大學生就業變得越來越困難,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找不到一份合適的工作,於是就會想辦法提高自己的學歷,讓自己變得更加有競爭力。

「考研」是眾多大學生的首選,都知道考研能夠提升學歷,但是研究生考試的通過率並不是很高,有些學生根本不適合考研,不僅浪費了自己大量時間,而且也讓父母「苦不堪言」。

「早知如此,一定不會讓孩子考研」

王阿姨的兒子已經大學畢業,剛考上大學時,全家都特別高興,認為兒子考上了本科,將來可以擁有不錯的工作。可是當兒子畢業之後,發現根本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迫於就業的壓力,王阿姨的兒子選擇考研,王阿姨和老伴兒當時也非常支持兒子的選擇,可最後卻後悔了。

兒子已經連續參加了好幾年的研究生考試,可始終都沒有成功。在這些年當中,兒子一直住在家裡,花父母的錢,開始還會感到不好意思,可是時間久了,漸漸成為了一種習慣,這也成為了兒子「啃老」的理由。

王阿姨讓兒子出去打工,一邊賺錢一邊備考,可是兒子根本吃不了這種苦,一直借著考研的理由不出門工作,這讓王阿姨感到很大的經濟壓力。

王阿姨說:「早知如此,一定不會讓孩子考研。」很多人聽到這句話之後,都覺得王阿姨道出了無盡心酸。

也有很多人說,王阿姨說出了多數家長的心聲,不是不支持孩子考研,只是無法承受這種「被啃老」的生活。

雖鼓勵考研,但學生也要量力而行

現在大學生數量增多,大學畢業證的含金量降低,很多人都會勸大學生考研,都說成為研究生之後找工作更加容易,對人生髮展有幫助。

這種勸告聽上去很有道理,但考研並不是適合所有的學生。在決定考研之前,學生一定要考慮清楚,量力而行。

有些學生的家庭條件並不是特別好,在讀大學期間,給父母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父母期盼著孩子畢業後儘快工作,不求孩子幫助家裡解決經濟難題,只希望孩子能夠自己養活自己,早日成家立業。

但如果考研的話,父母要繼續供孩子讀書,孩子讀研期間,會成為父母的負擔,讓年邁的父母產生更大的壓力。

還有一些學生的學習能力並不是很強,雖然考上了本科大學,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變差,這種學生不適合考研。

研究生考試的難度非常大,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強,或者沒有一定的基礎,通過率會大大降低,所以有很多學生考研反覆失敗。

還有一些學生只是「跟風」,看別人考研,自己也想考研,可是失敗一次之後便一蹶不振,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直接放棄。

不建議這種學生考研,如果想要成為研究生,一定要有一顆恆心,要堅持不懈,失敗後可以總結原因,可以再次參加考試。

考研無法上岸,大學生可以嘗試這些「出路」

考公務員

研究生考試的難度比較大,與這種考試相比,公務員考試難度會稍小一些,如果能夠成為公務員,可以擁有非常穩定的工作,而且社會地位比較高,直接可以上崗。

不過公務員考試十分嚴格,除了要通過筆試之外,還要通過面試和政審,每一個環節都不能疏忽,否則將無法上岸。

直接就業

都說大學生找工作難,其實給大學生提供的崗位有很多,只是有些大學生過於挑剔,或者是不自信,覺得自己無法勝任這份工作。

大學生畢業之後,如果找到一份發展前景好的工作,可以直接就業,在崗位上認真負責,晉升後將會有很好的待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肯努力,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會發光。

參軍

大學生如果不想參加考試,在上大學期間也可以參軍。大學生參軍可以享受很多政策,兩年之後可以選擇退伍,能夠拿到一些經濟補助,也可以重新回到校園讀書。

如果不想退伍,也可以選擇繼續留在部隊,成為一名士官或者考軍校都是不錯的選擇。退伍之後,如果選擇創業,也會享受一定的政策。

總而言之,雖然現在很多人都鼓勵考研究生,但並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適合走這條路。大學生在考研之前,應該考慮家庭經濟狀況,也要考慮自己的學習能力,如果疏忽了這些問題,會給父母增添很大的壓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39ce510d8f8c565d4bffe7447277a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