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霸坦言:憑什麼幾代人的努力要輸給十年寒窗,扎心卻很真實

2022-04-20     王宜電影解讀

原標題:清華學霸坦言:憑什麼幾代人的努力要輸給十年寒窗,扎心卻很真實

每年的6月7-8日,是我國高考的時間,全國人民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

都被這場考試牽動著心弦,十年寒窗苦讀,為的就是這一天。

家長們總說,高考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等你熬過去了就幸福了,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有沒有覺得這句話很耳熟,好像從幼兒園到小學,

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再到高考,一直都是聽家長老師說著努努力,很快就解放了。

高考結束,真的就是解放了嗎?上了大學,真的就快樂了嗎?

高考------分水嶺

總說高考重要高考重要,高考就是一道巨大的分水嶺。

很多同學想像中的大學是非常美好的,每天可以睡懶覺,

沒有像高中那樣一天好幾張試卷,除了學習就是考試,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仿佛變成了一台機器。

所有學生盼望著趕緊結束趕緊讓自己享受這個最快樂的暑假,考進大學以後想幹嘛就幹嘛。

然而一場高考,有人金榜題名,有人名落西山,有人在笑,有人在哭。

不得不說,高考這分水嶺的作用屬實明顯。

考完試,進入大學,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很多人又發現,家長嘴裡的考完就解放是完全不存在的,

大學的學業壓力更加大,甚至於出現了一種有別於學業壓力的第二種壓力,那就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落差感而形成的別樣的壓力。

憑什麼幾代人的努力要輸給十年寒窗

前不久筆者看到了一個採訪,被採訪者是清華大學的學生,

清華大學可是國內一等一的名牌大學,排名一直在最前面,能考進清華大學的可都是學霸級的,

但是這位清華學霸在採訪中說到了一句話:「憑什麼人家幾代人的努力要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

在成為一名大學生之前,這位同學在自己班級以及學校內一直名列前茅,是學校有名的尖子生,

所以他一直有著一種作為學霸的優越感。但是當他踏入大學的校門時,他發現一切都不一樣了。

就比如雅思這門考試,大家都知道雅思考試是出國必備科目,但大多數人只知道這門考試,

成績優異可以出國交流的會在大學準備考試,而家境優越的名門學子在上大學之初就已經過了這門考試,

開始專心籌備出國的事項,這落差感,突然就又出現了。

古人有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這句話不單單說的是個人的能力,還有家世。

個人能力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不斷奮鬥不斷成長,但是家世是自己往上一代、兩代甚至好幾代的數十年的積累,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到的。

一個人的原生家庭,直接決定了你的起跑線在哪一條跑道上。

普通人花了很大的努力才能達到的高度,好的家庭隨隨便便就可以得到。

有些差距咬咬牙也能縮小,有些差距是這輩子都沒法拉近的。

能考進清華這樣的高等院校的學生,必定會有兩個極端,出生寒門以及家境優越。

普通家庭的寒門學子和家境優越的名門學子在眼界和見識上,從一開始就已經有了差距。

出身寒門的學生從一出生就在努力拚搏,在上大學以前也是校內拔尖的孩子,但是每個人身處的環境決定了他的眼界,

他所處的環境就這麼大,能夠了解的除了每個人都能看到的書籍課本之外,也就只有身邊的家長里短,

寒門學子的見識,也就僅限於此。

而家境優越的名門學子正應了那句廣告詞:「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們贏在了起跑線上。

他們從最開始就享受這最頂尖的教育,從小就會有非常完整的人生規劃,除了學習,興趣班也不會缺少。

優越的家境讓他們從小就見識了各種各樣多姿多彩的世界和人,見識必然不一般。

貧富差距同樣拉大學子的差距

香港的一家電視台為了探討日益嚴峻的貧富差距問題製作了一檔真人秀節目叫《窮富翁大作戰》,

節目組請來了上市公司的CEO、富二代、富三代等多位名門人士,讓他們體驗一周貧窮生活。

富二代Eric在真人秀中被安排為一名失去工作的流浪漢,節目錄製開始之前,

Eric表示就算身處那樣境地,他也能在很短的時間想到很多辦法來改變自己的現狀。

節目錄製開始後,他也很努力想盡一切辦法去找工作,

但他找的每一份工作都在沒做多久以後被老闆以各種理由辭退了,連續幾天,讓Eric不得不開始質疑自己最開始的想法。

Juju是某跨國公司亞太區某高層的掌上明珠,她被安排為既要照顧孩子又要賺錢養家的單親媽媽。

除去工作時間,還要教孩子讀書,照顧的孩子又不愛學習,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才勉強學會了三個單詞。

按照上面兩個例子來看,不出意外的話,人生軌跡大多相同。

每個人都想工作的同時兼顧孩子的教育。但是忙碌的工作使很多家長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

一部分寒門學子靠自己的毅力,很好的完成了學業,並且保持名列前茅,但是原生家庭的影響使他只是在那一片名列前茅。

而在進入大學以後,接觸的人一多,接觸的階層一變化,落差感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

小結:

原生家庭的差距無法避免,寒門學子和名門學子的差距也避無可避。

面對這種落差感,我們要承認它,面對它,努力去縮短這個落差。

在上大學以後一直不斷的努力,想辦法改變自己下一代的原生家庭,

讓自己下一代的原生家庭的落差極大的縮小甚至消滅這個落差。

不論在高考結束後,是考上了名校還是進入了專科技校,都要保持一種永遠學習的心態,

考上大學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是讓我們朝著更大更廣闊的天地去成長,為自己的下一代原生家庭創造更好更優質的成長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348b3c3a864ed5178f1af4b881c45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