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能力是行業發展的關鍵綠色發展成為精細化工行業未來的主旋律
1、精細化工行業發展態勢與現狀
(1)全球精細化工行業發展態勢與現狀
1)全球精細化工行業發展歷程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已開發國家將化學工業發展的戰略重點轉移到了精細化工,並致力於專用化工產品的生產。90 年代之後,基於全球石油化工深加工的發展和高新技術的興起,精細化工得到快速發展,其增長速度明顯高於整個化學工業。進入 21 世紀,精細化工形成了產業集群,產品日益專業化、多樣化和高性能化,新工藝、新領域的開發受到了廣泛重視。
2)全球精細化工行業現狀
基於精細化工產品具有附加價值高、污染少、能耗低等特點,目前全球化工龍頭企業在不斷進行產業整合,往精細化工行業轉型。例如,美國的杜邦、德國的巴斯夫、拜耳等全球龍頭化工企業近年來紛紛優化其產業鏈結構,重點發展農藥、醫藥、聚合物等精細化工領域。目前,全球精細化工行業發展的特徵主要集中在產業集群化、工藝清潔化和節能化、產品多樣化和專用化等方面。
(2)國內精細化工行業發展態勢與現狀
1)國內精細化工行業發展歷程
我國精細化工行業起步於上世紀 50 年代,初步發展於上世紀 80 年代,90年代以後進入快速發展期。上世紀 80 年代以後,一部分民營企業開始生產比較簡單的初級中間體;隨著國內生產技術的進步、原材料和資金供應狀況的改善,上世紀 90 年代開始,部分企業已經有能力生產技術要求較高、化學分子結構複雜的高級中間體如化學原料藥等。21 世紀以來,國內精細化工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湧現了一批規模較大的企業,競爭能力大幅度提高,成為全球精細化工產業最具活力、發展最快的市場。
2)國內精細化工現狀
我國精細化工產品的整體技術水平仍然偏低,精細化工行業的核心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高性能、功能化和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學品進口依存度仍然較高。相比已開發國家的精細化率水平,我國的精細化工行業仍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隨著我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工業化及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尤其是國家對精細化工行業的高度重視,未來我國精細化工行業將迎來良好機遇和廣闊市場。
2、精細化工行業技術水平、技術特點及經營特徵
(1)產品種類繁多,應用領域廣
精細化學品的專用性較強,通過不同的功能化處理賦予不同特性,使其具有明顯的專用性特徵,並逐漸形成該品種的多規格,從而使精細化學品的細分品種日益劇增。目前國際上精細化學產品已有數十個門類,超 10 萬個品種。精細化學產品應用廣泛,如農藥、醫藥、塗料、染料、日化用品、電子材料、造紙、油墨、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水處理等,還在航空航天、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技術、環保等高新技術方面廣泛應用。
(2)技術密集程度高,生產研發複雜,產品附加值高
精細化工產品的研究開發,要從市場調查、產品合成、應用研究、市場開發等多方面考慮和實施,並且需要解決一系列的技術難題;生產過程中工藝流程長、單元反應多、原料複雜、反應步驟多、過程控制要求多,同一種中間體產品經過不同的工藝流程和反應可延伸出多種不同用途的衍生品,生產工藝複雜多變,技術要求高。企業對細分領域精細化工產品衍生開發、對生產工藝的經驗積累及創新能力是其關鍵的核心競爭力。由於精細化工技術的複雜性,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和人力資本進行研發,技術密集度高,產品技術專利性強,因此成熟產品的附加值通常較高。
(3)產品關聯度強
精細化工的產品研發和生產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往往是基於同一種化學反應原理和技術以及同一套機器設備和生產線,可能生產出多種化學特性相似,但應用領域不同的化學產品。另一方面,精細化工產品生產工藝複雜多樣,化學反應環節多,中間工藝過程需要嚴格控制,對產品穩定性要求較高。在生產過程中,一旦時間、溫度及原料配比、催化劑選擇等方面發生細微的改變,都可能會在某些程度上改變最終產品的化學特性,需要大量生產以避免相關耗費。因此,精細化工行業容易形成規模經濟。國外精細化工生產企業的生產規模多在十萬噸以上,以美國和日本為代表的全球精細化工生產企業均呈大型化、專業化發展,以不斷降低生產成本。
(4)大量採用復配技術
精細化學產品由於其應用對象的特殊性,導致單一化合物很難滿足其要求,因此精細化學品的生產常常採用復配技術,即把不同種類的某些成分,採用特定的工藝手段進行配比,以滿足某種特性的需要,配方的研究則成為其中決定性的因素。採用復配技術生產的精細化學產品,具有增效、改性和擴大應用範圍等功能,其性能往往超過結構單一的產品。因此,大量採用復配技術是精細化工行業的特點之一。
3、精細化工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綠色發展成為精細化工行業未來的主旋律
現階段化工行業都是用環境因子來衡量化工生產的廢棄物排放量,精細化工生產過程尚有大量的廢氣、廢液產生,因此精細化工產品生產過程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較為突出。未來「雙碳」戰略的提出將對精細化工行業的運營模式、產品結構等產生較大影響,也將推動業內細分市場景氣度提升。對於精細化工企業來說,綠色環保是精細化工未來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法規將促進其新技術的升級。
(2)上下游帶動精細化工行業的發展
隨著精細化工行業的上游材料的充足供應和下游應用的不斷拓展,精細化工的發展得到了充足保障。從上游來看,基礎化工原材料供應穩步上升。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精細化工的下游應用領域不斷向電子、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滲透,新型精細化工產品的需求也日益上升。此外,國內製造業整體水平不斷提高,促進了精細化工行業工藝設備和生產能力不斷提升,為精細化工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3)創新能力是行業發展的關鍵
我國精細化工產業在近年來取得了較快發展,但產品結構主要還是集中於中低端領域,且精細化率低於已開發國家水平,其核心的制約點在於創新能力。加強行業技術創新,優化精細化工產品結構,重點開發高性能化、專用化、復合化、綠色化產品,已成為當前世界精細化工發展的重要特徵,也是今後世界精細化工發展的重點方向。如今我國精細化工正在全力向高科技和強創新轉型,未來將迎來精細化工行業的加速提質和增效。
4、精細化工行業技術實力有待提高
(1)與全球領先精細化工企業存在一定差距
儘管我國精細化工行業得到快速發展,精細化率不斷提升,但與已開發國家的精細化率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目前我國精細化工企業普遍規模小而分散,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有待提升。
精細化工行業需要大量研發投入和長期的生產技術積累,目前拜耳、巴斯夫等國際領先企業占據了精細化工工業鏈的高端領域,國內企業在產品豐富度、產業深度、技術積累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2)高端技術人員的需求缺口較大
精細化工行業的技術研發集中在對產品化學反應路徑研究、催化劑選取以及工藝過程控制等方面,高端技術人員除需要具備專業的理論背景,還需要一定的生產的實踐經驗,因此培養高端和成熟的專業技術人員對於精細化工行業企業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高端技術人員的需求缺口較大。
5、精細化工行業的主要壁壘
(1)技術及生產工藝壁壘
由於精細化工行業的特殊性質,即使同一類產品也會因為技術指標的不同,其市場價格、目標群體等也會出現較大差別。精細化學品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產品配方、工程設計、化學反應工藝路線、生產中的反應機理和過程控制。這些關鍵技術均需要多年的研究開發和工藝經驗的積累才能夠有效運用,從而生產出具備質量穩定、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以產品配方及關鍵節點控制為核心的技術壁壘是行業內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主要手段。因此,只有具備豐富的生產經驗、成熟的技術和生產流程,注重研發能力和技術服務能力的化工企業才能長期保持優勢地位。
(2)市場壁壘
從產品上看,精細化學品大多是工業生產中的中間產品,這類產品與下遊行業的產品聯繫和支持程度較為緊密。下遊客戶一般對精細化工產品的質量穩定性要求較高,一旦選定了供應商,很少輕易更換。精細化工產品的採購方會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指標分析來確定一種產品的質量水平。在實際採購過程中,影響交易是否成功的因素不僅有價格,還包括質量保證體系、售後服務水平、長期穩定的供貨能力、協助下遊客戶提升應用技術水平的實力、企業自身的發展潛力等。客戶在確定其供應商前一般需要進行多個前序環節,這一過程會為客戶帶來較大的過程費用。除非原來的供應商出現重大質量問題或者不能滿足供貨需求,否則下遊客戶對供應商的變更持十分謹慎的態度。供貨商多年形成的商業信譽成為任何一個新進入者較難跨越的門檻。
(3)環保壁壘
化工行業污染相對較大,是國家重點環保監控對象,因此對環保的要求相對高於其他行業;同時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國家對環境保護的要求不斷提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將生態環境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在生產工藝設計中,合理的工藝選擇及產後處理技術和「三廢」處理成為必要條件。為達到國家環保要求所採取的環保措施,以及相對應的環保設備的投入,都為行業的新進入者設定了一定的進入障礙。同時產能向擁有綠色清潔生產技術的優勢企業集中,為新進入者設定了較高的壁壘。
(4)資金壁壘
資金壁壘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必要的技術設備投入;二是達到規模經濟效益需要達到的生產規模;三是安全及環保設備的投入。隨著行業集中度提高、企業規模增大、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質量標準提高、上游需求個性化以及安全及環保標準提高,企業在生產工藝設備、安全及環保設備、研發設施以及人員儲備等方面投資不斷提升,企業的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都不斷上升,提高了行業資金門檻。新進入的企業必須達到一定的經濟規模,才能與現有企業在設備、技術、成本、人才等方面展開競爭,從而構成了行業的資金壁壘。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諮詢《2023-2029年精細化工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諮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諮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