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英無障礙藝術論壇
The 2nd China-UK Disability Arts Forum
2020.12.3 14:00-17:30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Beijing Tianqiao Performing Arts Center
前言 Foreword
2020年,世界正經歷著一場非同尋常的健康危機,以及由此引發的經濟危機、人道危機,影響著許多生命個體。社會中越弱勢的群體,所面臨的挑戰越大。 在如此重大的全球危機下,北京身身不息文化交流中心將聯合英國文化教育協會British Council、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延續2019年首屆中英無障礙藝術論壇的合作框架,也延續2020年第二屆星空藝術節「包容」的主題,共同在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舉辦第二屆中英無障礙藝術論壇。
通過呈現中英兩國不同領域的無障礙藝術推動者的演講,分享無障礙藝術領域的優秀實踐經驗,提升公眾及專業人士對無障礙發展的認知度和參與度;通過聯合中國本土文化藝術場館、製作機構及傳播機構, 共同發起「藝術無障礙」平台,推動無障礙藝術與包容性藝術的生成、創造、多維度連接、多媒介傳播。以此,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聆聽不同群體的需求,關照不同能力的彼此,促進社會包容,點亮生之希望。
致力於推動殘障人的權利、推動社會包容不僅是一個正義問題:這是每個人對共同未來的投入。全世界目前約有10億殘障人士,每七個人中,就有一個殘障人士,其總量相當於全球總人口的15%。這個數字會讓許多人倍感驚訝,因為殘障的存在有時是隱晦的,在生理方面不一定有所顯現。許多殘障人士因為各種各樣的阻礙,無法參與到更廣泛的社會生活中,由此導致他們的存在如同隱形一般。
在各國文化語境中,「殘障」曾一度被視為受人排斥、不幸和終生噩運的代名詞,更有甚者,殘障人士的一生都會被貼上「殘障」的標籤。這種關於殘障人群的傳統偏見目前仍然普遍存在。 我們認為,在肢體、感官、認知或精神上有損傷的人群因種種外界因素被迫陷入了「殘障」處境,這種「殘障」處境很大一部分是社會對「殘障」的偏見以及因此形成的社會結構所導致的。
今年國際殘疾人日的主題是: 更好地重建——朝著一個包容殘疾人、無障礙和可持續發展的後2019冠狀病毒世界。消除障礙的方法是首先認識到它們的存在,其次是改變我們的認知方式和工作方式。此次2020第二屆中英無障礙藝術論壇即是一次聯合,即是我們相信無障礙藝術提供了一種獨特的可能性,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體驗生命,為所有人創造一個共融的未來。
主講人 Speakers
米歇爾·泰勒
Michèle Taylor
變革總監,月球坡道
Director for Change, Ramps On The Moon
分享主題
月球坡道:讓殘障人士成為英國戲劇產業的重要力量
Ramps on the Moon:
Making Disabled People Visible and Dynamic in UK’s Theatre Industry
米歇爾供職於英國知名無障礙藝術支持機構——月球坡道Ramps On The Moon,該機構致力於推動聾人及殘障藝術家及其無障礙藝術融入英國主流戲劇圈,做法包括鼓勵和支持英國戲劇機構僱傭更多殘障人士、將無障礙藝術發展和觀眾培養樹立為其主要目標等。她在支持無障礙藝術發展領域有超過 25 年以上豐富經驗,曾擔任英格蘭藝術委員會、皇家歌劇院、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等重要英國藝術機構以及多所英國大學在這方面的顧問和培訓導師。
月球坡道網址:https://www.rampsonthemoon.co.uk
滿頂
Lucas WANG
中間劇場藝術總監
Artistic Director, Inside-out Theatre
分享主題
平等,溝通,創造:關於劇場無障礙的幾點思考
Equality, Exchange, Innovation:
A Few Thoughts on Making an Accessible Theatre
從2010年起,擔任中間劇場藝術總監。負責劇場的演出策劃和影院的藝術電影放映項目。自2018年起,策劃並發起中間劇場科技藝術節,這是一個關注科技與藝術交融議題的戲劇節。曾任話劇《梵谷》(2013)、《飛向天空的人》(2015)、《呼吸》(2017)、《白兔子,紅兔子》策展人,《看見你 看見我》療愈工作坊(2014)、《非常高興》(2015)、山田うん《春之祭》和日舞影展在中國的組織者。
作為劇場包容性和無障礙劇場在中國的積極推動者,2019年,在中間劇場推出《獅子人人都能演》、《光》和《失衡》三個英國劇場演出項目。這三個演出及附帶的工作坊都意圖在劇場領域推廣面向所有人的包容性,努力推動平等、多樣性與包容度的公共文化藝術環境。
娜塔莎·麥肯羅
Natasha McEnroe
醫藥藏品主管,科學博物館(倫敦)
Keeper of Medicine, Science Museum(London)
分享主題
為所有人開放:惠康醫學展廳的規劃
Open for All:
The Making of Medicine: The Wellcome Galleries
位於倫敦的科學博物館,最早成立於1851年,是英國乃至世界最具互動性和包容性的博物館之一。」為所有人開放」是科學博物館集團的五大中心價值之一,決定了該館的工作方式和選擇。該館的設施和服務無處不體現對無障礙的重視,並根據參觀者的需求一直在不斷改進中。去年十一月,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學展廳- 惠康醫學展廳,經過多年籌劃後,終於呈現在大眾眼前。該展廳占地面積相當於1500張醫院床位,收藏逾3000件醫學藏品和精妙絕倫的藝術作品,互動式遊戲和沉浸式體驗,呈現栩栩如生的醫學史。在醫學這個以人為本的主題下,醫學藏品主管娜塔莎·麥肯羅將細數在籌划過程中的種種考量,以及為實現「為所有人開放」的理念,團隊在幕後付出的心血與面對的挑戰。
彭玉嬌
Yujiao PENG
樂益融、殘障姐妹BEST發起人
Founder, Leyirong、Beijing Enable Sister Center
分享主題
殘障女性社群的無障礙藝術之旅
Arts, Gender and Disabilities
北京市通州區樂益融社會工作事務所發起人,任項目發展主任。奧斯陸大學夏季訪問學者,亞太殘障女性組織網絡成員。BEST殘障姐妹發起人,關注殘障和女性,社會福利議題。
2017年成立北京殘障姐妹小組,運用美學和藝術的方式來服務困境女性群體,尤其是神經障礙女性的發展。2018年開始關注融合藝術項目,2018年拍攝紀錄片《寒鴉》,運用紀錄片的形式來記錄身心障礙女性的發展議題。2019年發起項目「北京殘障女子圖鑑」,運用影像藝術展覽的方式,記錄不同身心障礙女性的生命故事,促進社會對於多元生命的理解。2020年眾籌公益項目「陽光女子力」藝術沙龍系列,用藝術促進困境女性的身心發展和社會參與,促進非障礙者對困境女性的幫助和女性融合。
藝術無障礙平台
Access for Change Platform
藝術無障礙(Access for Change)平台由英國文化教育協會British Council和身身不息文化交流中心共同發起,旨在聚集中英無障礙藝術領域的重要機構、場館、團體和個人的力量,分享、交流、推動文化藝術空間、服務、製作、宣傳等各環節的無障礙建設,創造平等、多元性與包容的公共文化藝術環境。
藝術無障礙平台倡導
1. 以殘障人士面臨的社會障礙為著眼點,力圖消除阻礙殘障人士完全、平等參與藝術活動的種種阻礙,包括物理阻礙、文化阻礙、溝通阻礙、態度阻礙等。
2. 通過加深與殘障群體的交往、溝通和連接,積極推動無障礙文化藝術項目的策劃、製作及傳播。
3. 積極吸納殘障人士參與機構/組織的無障礙文化藝術項目,拓展多樣視野,豐富無障礙經驗,使所有群體都能從中受益。
首批加入該平台的機構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Beijing Tianqiao Performing Arts Center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地處南中軸路西側,永定門北,西臨天壇,北靠前門,是首都中軸線上唯一的文化藝術中心。以「琉光戲影」為主題的建築主體靜立於市,在秉承歷史底蘊的同時又充滿著現代氣息。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以專業性、開放性、國際化及市場化的運營理念為宗旨,在藝術上致力於聚集國內外高品質文化藝術內容,成為國內外藝術發展的交流平台,同時肩負藝術創新孵化的責任。一方面以藝術節為策劃導向,打造具有活力的文化消費地。另一方面更注重普及藝術教育和參與,令藝術進入大眾生活,讓「走進藝術中心」成為時尚的生活方式。並決心助力首都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塑造首都藝術文化發展的新空間、新名片。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作為一個綜合性劇場群,包含四個劇場,其中1600座的大劇場是北京首家大型音樂劇專業劇場,擁有國際一流硬體設備。除此之外,1000座的中型劇場、400座的小型劇場和300座的多功能劇場,可滿足不同演出項目的需求。演出內容包括音樂劇、話劇、舞蹈、家庭秀、兒童劇、演唱會、各類現場音樂會等。劇院頂尖的硬體設施、專業的管理團隊以及匯聚世界精品的演出劇目,將合力為觀眾打造無與倫比的舞台視聽盛宴。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Shanghai Dramatic Arts Center
2020年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成立25周年。目前,上話擁有話劇大廈的藝術劇院、戲劇沙龍、D6空間三個劇場;經營管理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大小兩個劇場;投資控股上海話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擁有1933微劇場、空中劇院兩個劇場。
上話的藝術創作始終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三者的有機統一,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累積了一系列常演不衰的經典保留作品。上話尤為注重開展青少年美育工作,堅持連續16年舉辦上海市大學生話劇節,連續6年舉辦上海市中學生話劇節、2019年起舉辦上海市中小學生戲劇節,「七彩戲劇進校園」的中小學課本劇巡演項目,將美育和戲劇送到每一位中小學生觸手可及的地方。上話同樣關注成人美育工作,開展了「監獄計劃」和「醫院計劃」的教育戲劇工作嘗試,與北新涇監獄和瑞金醫院合作共建,將戲劇送入監獄和醫院,用戲劇的方式治癒心靈。
上話也積極推動劇場無障礙建設,2013年10月,借話劇《推拿》上演,上話開放了視障人士攜導盲犬觀劇,成為國內首家正式允許導盲犬進入的劇場。2019年上話劇場大修中將此計劃納入新劇場常設服務範圍,經過一年的測試和諮詢拜訪,2021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周日場將專設視障人士攜導盲犬觀劇坐席,其1排13座、1排19座將設為視障朋友及導盲犬的專屬座位。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Beijing Minsheng Art Museum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是中國民生銀行全額捐資建立的民營美術館。作為民生美術機構的行動平台,美術館積極推動中國藝術的創新發展,踐履中國民生銀行的文化藝術特色公益事業。
美術館總面積約3.2萬平方米,展館面積約8200平方米,展館主體結構由多個不規則盒子構成,既呈現出立體抽象的現代藝術形態,又彰顯了視覺張力和豐富想像的自由精神。2015年6月25日,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隆重開館,並成功舉辦開館展「民間的力量」。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致力於現當代藝術的研究、收藏、展示、教育和傳播。力求獨立客觀地梳理中國現當代藝術史,總結呈現當代藝術界的發展趨勢和創作成果,扶持青年藝術家成長,開展當代藝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努力打造為專業化、國際化、高質量和前瞻性的綜合美術機構。
中間劇場
Inside-out Theatre
中間劇場是北京西邊第一家民營劇場,自2013年中間劇場正式開幕以來,逐漸成為北京最具影響力的劇場之一,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致力於為觀眾及藝術家提供一個舒適且開放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多元化藝術交流空間。2019年,由中間劇場和英國文化教育協會British Council合作,將三部聚焦殘障人士身體的「無障礙戲劇」搬上了中間劇場的舞台。
77劇場 77 Theatre
77劇場位於美術館后街77文創園內核心位置。劇場在原北京膠印廠廠房修理車間及倉庫的建築結構基礎上加固,由厚重的工字鋼柱列和暗紅帶銹的鋼板構建而成,外表近似鋼鐵鑄成的四方體,和園區內膠印廠老建築表現出的工業氣質相契合。
這座長21米、寬14米、挑高8米的黑匣子小劇場,劇場內的四組伸縮可移動座椅,可以根據表演內容的需要組合安放,實現單側、雙側或三面環繞觀演,可容納200-300名觀眾。
77文創園、77劇場希望成為戲劇人、戲劇愛好者的服務平台,普及戲劇知識、孵化優秀劇目、推動戲劇藝術發展。77劇場於2019年聯合主辦了第一屆中英無障礙藝術論壇。
西瓜劇場
Watermelon Theatre
廣州首個民營多功能小劇場。位於廣州市海珠區前進路,鄰近地鐵商圈,屬於隱藏在鬧市中的一片文藝氣息。西瓜劇場致力於活躍廣州戲劇氣氛,為戲劇愛好者提供一個舞台。這裡是集排練與演出的當代小劇場空間,這裡是零距離接觸戲精的天堂。這裡也是小眾作品的輸出的優良創作環境和分享平台,例如即興戲劇,互動喜劇,實驗戲劇,獨角戲等等在這裡統統都有排期演出。尊重、鼓勵、積極和包容是西瓜劇場的宗旨。希望各位有夢的人能在這裡圓夢。
星空藝術節
Luminous Festival
星空藝術節是中國首個以包容性藝術為發展方向的非營利藝術節,由北京身身不息文化交流中心2019年發起與創立,於2020年與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共同運營。秉持公益之心,平等之志,為殘障人士、特殊群體提供藝術展示平台,通過藝術增加不同國家、不同社群、不同背景的創作者與參與者之間的成長與交流,推動社會公眾與特需人群之間的相互關注、包容、友愛,以削減社會偏見、傳遞藝術能量為使命。
迄今為止,星空藝術節合作的藝術家/團體包括英國Stopgap Dance Company、CCN2-法國格雷諾布爾國家編舞中心、德國Thikwa劇院、日本琦玉金世代劇團、法國編舞家傑羅姆·貝爾(Jérôme Bel)、美國Dancing Wheels舞輪舞團、北京木蘭花開社工服務中心、北京病痛挑戰基金會等,涵蓋殘障人士、邊緣群體、打工女性等群體的主體性藝術表達議題。
大麥 Damai
大麥成立於2004年,是中國最大綜合類現場娛樂全平台。2017年3月21日,大麥網正式加入阿里大文娛戰略版塊,通過線下內容落地與渠道觸達服務,助力大文娛各大版塊協同發展。大麥業務覆蓋演唱會、音樂劇、話劇、體育賽事等領域,並將多元化的業務布局向上下游延展,旗下擁有自營Mailive、平行麥現場、淘麥郎、麥座、大麥體育等多個獨立運作的業務子品牌,提供全產業鏈服務,全面打造阿里大文娛領域旗艦品牌。
2019年12月9日,大麥網與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宣傳文化部、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發起,太陽馬戲、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海大劇院聯合發起的」無聲戲劇公益活動"正式啟動。該活動面向社會中的聾人朋友,邀請他們和在自己的家人一起走進劇場享受現場觀劇體驗。活動選取肢體語言豐富、台詞較少的劇目,劇場專設手語翻譯區,在演出結束後的"手說再見"環節,劇目主演邀請聾人嘉賓上台,用手語進行互動。
奧哲維文化(「新現場」高清放映系列)
Beijing ATW Culture Media Co., Ltd (New Live HD Screening Series)
「新現場」高清放映系列,由北京奧哲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打造,致力於通過放映的形式向觀眾呈現當今世界舞台上最優秀的作品。截至2020年6月,「新現場」放映劇目已達152部,覆蓋北京、上海、廣州、台北、香港等37地,放映超過4500場,觀影人次超過50萬人。
新現場自成立以來,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緊密合作,不斷引進來自英國的優質舞台戲劇影像作品。其中包括由英國國家劇院現場出品的《深夜小狗離奇事件》,該劇講述了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症(自閉症)的主人公關於跨越與生俱來的人之差異的理解,以及家庭的責任、逃避與愛的溫情故事。引發大眾對自閉症人群的理解,並激發共鳴。2019年,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一口氣簽約27名殘疾演員,參與到《皆大歡喜》、《馴悍記》和《一報還一報》等莎劇的演出中,其中包括患有視覺障礙、聽覺障礙,以及先天性脊柱裂等疾病的演員。新現場精選引進的《馴悍記》作為劇團首次啟用聾人演員飾演健全人角色的劇目,不僅證明了曾經被認為在舞台上不可逾越的障礙實際上是能夠被克服的,同時提倡了舞台上所堅持的包容性藝術與多樣性原則。而今年引進國內的英國國家劇院現場出品的明星演繹版《大鼻子情聖》,同樣啟用了殘障演員,舞台上身著現代服裝的多種族演員和殘障演員呈現出複雜的身體形象,再次強調了人們對自我的認知,對殘缺的身體的接受。新現場引進國外優秀舞台影像藝術作品的同時,提倡平等、多元化與包容的核心價值觀,希望有助於推動包容性藝術在中國的發展。
共生不錯舞團
Mistakable Symbiotic Dance Troupe
2018年6月於廣州成立,是一個踐行「共生」理念的公益性舞團,旨在讓所有身體差異的人平等享有舞蹈與表演的機會,透過提升殘障與非殘障舞者的創造力與藝術性以改變公眾對殘障者及殘障藝術的刻板印象,進而推動一個多元包容的社會。成立以來,舞團在藝術總監帶領下,已引入「無障礙舞醬」、「小舞蹈」、「任何譜」、「疑惑譜」、「自主舞蹈研究」及「環境有機舞演」等多種破格性的舞蹈觀念。
上海國際聾人電影節
Shanghai International Deaf Film Festival
2018年9月21-23日上海舉辦中國第一屆聾人為主體的電影和藝術節,旨在「通過電影和藝術的力量來促進聾人和聽障人的社會融入」 。上海國際聾人電影藝術節給中國和世界的聾人以及聽障人提供了一個獨特的中國平台,讓他們展示、分享和慶祝自己的創意性作品。通過教育界和媒體的合作,上海國際聾人電影藝術節還為聾人和聽障人提供了培訓,培育未來中國夢的聾人創意人才。上海國際聾人電影藝術節的參加者有機會參與富有教育意義的關於了解聾人、了解專業的主流電影製作人的討論,共同開拓更廣泛的電影資源。
聲囂劇讀節
Sound and Fury Play Reading Festival
聲囂劇讀節是成立於2018年的戲劇新寫作與劇場實踐平台。通過青年戲劇人聚合在一起的共同創作、交流,互相砥礪和刺激,搭建起一個更加開放、更具活力的戲劇實踐現場。主創團隊由國內青年編劇、導演、演員及戲劇工作者組成。
從2020年開始,劇讀節開始關注和實踐提升其傳播和呈現的「無障礙」標準,如在線上分享活動中加入實時字幕,並將在未來繼續推進在此領域的嘗試和發展,使更加多元化的觀眾有機會參與到劇讀節的活動中來。
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Xiamen Foundation for Disabled Persons
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成立於1985年,系具有公開募捐資格、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慈善機構,被評為AAAA級社會組織,2019年以中基透明指數FTI滿分榮獲「自律透明獎」,被福建省殘工委授予全省扶殘助殘先進集體。
構建並形成了從殘疾預防、生活救助、康復教育、社會融合、就業創業,到特需托養的支持殘疾人「生命全程」閉環式公益項目體系。踐行「健康公益」理念,為有效減少殘疾發生、增進殘疾人社會福祉、推動殘健融合,提供公益領域中國特色可複製的解決方案。
北京市通州區樂益融社會工作事務所
Beijing Enable Sister Center
樂益融殘障姐妹社會工作事務所是一家專注於服務邊緣社區、受障礙影響群體和社區,樂益融曾推出攝影展、故事劇場,以文化藝術、生活美學激活殘障群體的生命故事。
第二屆中英無障礙藝術論壇
The 2nd China-UK Disability Arts Forum
2020.12.3 周四 Thursday
國際殘疾人日 International Day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多功能劇場
Multifunctional Theater, Beijing Tianqiao Performing Arts Center
論壇日程 Forum Schedule
14: 00
宣傳短片 Promotional films
14: 10
開場發言 Opening speeches
張利 Li ZHANG,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總經理 General Manager, Tianqiao Performing Arts Center
包邁岫 Matt Burney
英國文化教育協會中國區主任,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公使, Director China, British Council / Minister (Culture and Education), British Embassy Beijing
葛慧超 Dew GE
身身不息創始人, Founder, BODY ON&ON
14: 20
藝術無障礙平台發布儀式
Introduction and launch of Access for Change platform
14: 50
演講 1(英) Speech 1 (UK) ,通過視頻 Video
米歇爾·泰勒,月球坡道變革總監
Michèle Taylor, Director for Change, Ramps on the Moon
月球坡道:讓殘障人士成為英國戲劇產業的重要力量
Ramps on the Moon: Making Disabled People Visible and Dynamic in UK’s Theatre Industry
15: 05
演講 2(中) Speech 2 (China),現場Live
滿頂,中間劇場藝術總監
Lucas WANG, Artistic Director, Inside-out Theatre
平等,溝通,創造:關於劇場無障礙的幾點思考
Equality, Exchange, Innovation: A Few Thoughts on Making an Accessible Theatre
15: 20
中場休息 Tea Break
15: 40
演講 3(英) Speech 3 (UK),通過視頻 Video
娜塔莎·麥肯羅,科學博物館(倫敦)醫藥藏品主管
Natasha McEnroe, Keeper of Medicine, Science Museum(London)
為所有人開放:惠康醫學展廳的規劃
Open for All: The Making of Medicine: The Wellcome Galleries
15: 55
演講 4(中) Speech 4 (China) 現場 Live
彭玉嬌, 樂益融、殘障姐妹BEST發起人
Yujiao PENG, Founder, Leyirong, Beijing Enable Sister
殘障女性社群的無障礙藝術之旅
Arts, Gender and Disabilities
16: 10
互動 Q&A
16: 40
交流酒會 Networking Reception
17: 30
結束 Closing
論壇無障礙設施
Access Facilitation During the Forum
現場中英同聲傳譯 Chinese-English simultaneous translation
視頻中文字幕 Chinese subtitle for videos
現場中文手語翻譯 Chinese sign-language interpreting
現場中文速記投屏 Live captioning
劇場內可直接停放輪椅等設施 Wheelchair friendly
出入劇場無障礙坡道 Barrier-free venue
無障礙衛生間 Accesible toilets
現場志願者協助 Volunteer helpers
視覺呈現 Visual stories
注意事項 Please Note
如需同傳設備請務必攜帶身份證
ID needed for hiring translation equipment
請佩戴口罩,配合劇場防疫要求
Please wear a mask and follow the epidemic control measures
即可報名活動
Registration QR Code
無法到場觀眾
可同步觀看直播
Live Streaming QR Code
*由鳳凰網風直播提供支持
論壇主辦方介紹
北京身身不息文化交流中心
Beijing BODY ON&ON Culture Center
身身不息(BODY ON&ON)是一家以身體為本體的當代文化藝術策劃/製作機構,秉持「一切從身體出發」的理念,自2019年創立,身身不息發起了「身體訪問計劃」、「星空藝術節(中國首個包容性藝術節Inclusive Arts)」、「Touch接觸即興藝術節/Touch中國社區計劃」、「身體遊牧計劃」、「當代身體工作坊」等項目,激發智性的、感性的、覺性的身體場域,致力於探索身體的時代能量,藝術的社會價值。
英國文化教育協會
British Council
British Council通過藝術、文化、教育和英語語言在英國和其他國家人民間建立聯繫、理解和信任。
作為英國促進文化關係、創造教育機會的國際組織,British Council在值得信賴的基礎上建立長期合作關係,致力於共同繁榮和深化了解。British Council幫助年輕人掌握技能,樹立信心,建立聯繫,讓他們發掘自身潛力、參與健全和包容性社會;助力年輕人學習英語,接受高質量教育,取得國際認可資質;推進藝術和文化工作,激發創意表達和交流,培育創新型企業。British Council自1979年以來始終與中國保持合作關係。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Beijing Tianqiao Performing Arts Center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Beijing Tianqiao Performing Arts Center以專業性、開放性、國際化及市場化的運營理念為宗旨,在藝術上致力於聚集國內外高品質文化藝術內容,成為國內外藝術發展的交流平台,同時肩負藝術創新孵化的責任。一方面以藝術節為策劃導向,打造具有活力的文化消費地。另一方面更注重普及藝術教育和參與,令藝術進入大眾生活,讓「走進藝術中心」成為時尚的生活方式。並決心助力首都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塑造首都藝術文化發展的新空間、新名片。
視覺呈現支持
VTC 專注於視覺思維應用和實踐的社會性組織,由一群熱愛視覺思維並廣泛應用於培訓、教練、人才和組織發展工作中的視覺思維愛好者(VTer)自發成立的公眾平台。
VTC 致力於能更好的交流視覺思維應用和實踐經驗,實現視覺思維在中國的不斷成長和發展,同時實現視覺思維理念傳播,視覺思維需求和資源的協調整合,以便於視覺思維愛好者能更好的學習、應用和實踐。
VTC 關注視覺思維應用和實踐,致力於能更好的將視覺思維與工作、生活有效結合,將視覺思維與培訓、會議、團隊協作、產品設計、課程設計、創新營銷等活動有機結合,促成團隊共識,多維度的高效溝通,從而實現在願景、戰略、流程和人之間建立多維的聯繫和協同。
VTC 致力於通過視覺激發無限的工作和生活創意,通過視覺激發右腦思維,以無限的空間和想像力迎接未來,迎接創感時代的到來。
—
項目總監 Project Director 葛慧超 Dew GE / 項目統籌 Project Coordinator 邱琳 Lin QIU / 項目宣傳 Publicity 周俊 Jun ZHOU / 平面設計 Designer 朱舒陽 Shuyang ZHU / 翻譯 Translator 韓京菁 Jingjing HAN / 技術支持 Technical Director 賈楠楠 Nannan JIA /宣傳片導演Promotional Film 謝謝 Xie XIE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2AZGHYBdHeNs4oxYB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