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珂
休閒食品行業在2022年整體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分化趨勢明顯。對傳統製造業而言,一個好消息是,鹽津鋪子業績收穫逆勢翻倍增長。
鹽津鋪子董事長曾對外界表示,要通過自身獨有的模式,打造「零食界華為」。伴隨著新模式的跑通,鹽津鋪子的「華為夢」似乎又迎來了新的土壤。
利潤翻倍,「芝麻開花」
近日,鹽津鋪子發布2022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94億元,同比增長26.8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1億元,同比增長100.0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76億元,同比增長201.4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4.26億元,同比減少10.95%。
目前,鹽津鋪子有兩條產業線,一是傳統特色小品類鹹味休閒食品,產品主要包括深海零食、休閒豆製品、蜜餞炒貨、休閒素食、肉魚產品等。公司於2018年,打造了第二條曲線,即休閒烘焙點心,產品包括麵包、蛋糕、薯片、沙琪瑪、果凍布丁等新品。
分產品來看,2022年辣鹵零食(包含休閒豆製品、休閒魔芋製品、肉禽蛋製品等)合計實現營收9.92億元,同比增加60.45%。其中,休閒魔芋製品是一大亮點,實現營收2.57億元,同比增加120.32%,是增速最快的產品;深海零食實現營收5.59億元,同比增加17.68%;休閒烘焙實現營收6.52億元,同比增加14.01%;薯片類產品實現營收2.77億元,同比增加52.2%;果乾類是唯一一個營收下滑的產品,實現營收1.94億元,同比下滑12.56%。
對於2022年業績的增長,鹽津鋪子表示,公司經歷2021年第二季度起4個季度轉型升級之後,2022年第二季度起轉型升級效果逐步顯現,公司產品從「高成本下的高品質+高性價比」逐漸升級成為「低成本之上的高品質+高性價比」,由渠道驅動增長升級為「產品+渠道」雙輪驅動增長;公司銷售產品和銷售渠道實現結構性持續優化,各核心品類通過全渠道拓展整體實現穩健增長,整體略超預期。
然而,即便從2022年「高光」的業績表現來看,實現向「低成本之上的高品質+高性價比」模式的轉型並不容易。
一個佐證上述觀點的數據是,2022年,鹽津鋪子營業成本為18.89億元,同比增加28.78%,其中辣鹵零食、休閒烘培產品營業成本增速均高於營業收入增速,從而導致產品的毛利率有所下滑。2020年-2022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43.83%、35.71%、34.72%。對此,鹽津鋪子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毛利率下滑另一方面可能受產品結構調整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鹽津鋪子的「逆襲」仍在持續。
同日,鹽津鋪子發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1億元-1.2億元;盈利6139.9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2.87%-95.4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盈利8680萬元至1.07億元,盈利4909.5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6.80%至117.54%。
快消君留意到,在2023年戰略共識會上,張學武還透露,公司戰略將由「渠道+產品」雙輪驅動進一步深化至產品領先戰略,並提出2023年開始衝刺百億目標。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鹽津鋪子的「高成本下的高品質+高性價比」逐漸升級成為「低成本之上的高品質+高性價比」暫未成功。未來,除了企業內生經營能力的提升外,鹽津鋪子還需要克服成本等不可控的外界因素。
較之遠大的百億目標,更值得業內關注的、仍是這家極為傳統的企業究竟是如何走出疫情困境,收穫意料之外的高速增長的。
渠道轉型,連連「踩坑」
事實上,鹽津鋪子去年和今年一季度業績大幅增長,其原因之一就是與當下熱門零食量販品牌零食很忙、零食有鳴、戴永紅、好想來、老婆大人、糖巢、零食優選等深度合作。
快消君留意到,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戶資料」顯示,零食很忙系統以2.11億元銷售額,7.31%占比位居第一,甩開了第二名沃爾瑪系統超過1.3億元,以及接近4.6個百分比。
多年來,鹽津鋪子一直以商超模式為主,公司與永輝、家樂福、天虹百貨等國內大型連鎖商超保持長期、緊密的合作關係。不過,伴隨著KA渠道流量的明顯下滑,鹽津鋪子的渠道轉型迫在眉睫。
根據鹽津鋪子相關負責人公開發言,2020-2021年,由於低估了社區團購等新零售渠道對傳統商超渠道影響,鹽津鋪子把重心放在了商超渠道推廣,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導致市場費用投入過多,但商超渠道銷售收入增長及渠道業績未達預期。
從財報數據也不難看出,近兩年,鹽津鋪子的銷售渠道逐漸發生變化,直營商超渠道的營收占比在逐年降低。鹽津鋪子還在財報中透露,部分商超系統和門店賣場2021年已轉場由經銷商經營,足見其渠道變革的決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後,鹽津鋪子也曾嘗試電商和社區團購轉型。自2020年開始,鹽津鋪子開始採取線上電商聚焦「大單品戰略」,通過社交渠道傳播及種草,全面帶動其他電商平台業務的高速增長。
但,一番努力之下,成效卻並不如意。
財報顯示,2022年,鹽津鋪子電商收入為4.18億元,同比增長201.38%,增速較大。值得一提的是,電商渠道營收雖然大幅增加,但毛利率卻在下滑,同比下降了1.26個百分點。
同時,鹽津鋪子還在投資人交流會上坦誠表示,鹽津鋪子低估了社區團購等新零售渠道對傳統商超渠道影響,2021年上半年公司在商超渠道人員推廣、促銷推廣等相關市場費用投入過多,甚至有冗餘,但商超渠道銷售收入增長及渠道業績未達預期。
終於,在2022年,零食量販店模式的爆火,讓鹽津鋪子找到了新的渠道出路。
傳統品牌,捲土重來
一位休閒食品業內人士認為,鹽津鋪子2022年業績,是對量販零食模式的一次極大程度的證實。首次在上市公司的財報中明確了量販零食模式的巨大潛力和極好的效果,這個變化應該是超過所有人預期的。
他指出,僅僅一年時間,零食很忙就成為鹽津鋪子的第一大客戶,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猶如蜜雪冰城和拼多多對傳統模式的降維打擊。這也說明了,伴隨著零食量販店的瘋狂擴張,必然導致同業競爭加劇,分單店盈利困難;但至少在近兩年內,量販零食仍是零售行業熱度最高的新消費模式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今明兩年是零食量販快速跑馬圈地的黃金時期。行業內眾多公司都制定了2023年門店數量翻番的計劃。根據公開信息,零食很忙目前擁有門店2000家,規劃2023年新開店2000家;零食優選目前擁有門店1000家,規劃2023年新開店1000家;趙一鳴目前擁有門店800家,規劃2023年新開店1000家等。
鑒於此,上述人士認為,與良品鋪子、三隻松鼠等頭部休閒零食品牌的代工模式不同,鹽津鋪子掌控研發、生產和銷售全鏈條;而伴隨著上述企業的快速擴張,像鹽津鋪子這類傳統零售商有供應鏈實力,SKU也很豐富,更有條件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同時,放眼2022年業績,鹽津鋪子在毛利率和凈利潤增速方面,正在逐漸甩開相對「更年輕」的良品鋪子等零食企業。
相關企業財務數據顯示,大部分休閒食品企業遇到營收停滯、凈利下滑的問題。在已發布預告的頭部公司中,三隻松鼠、絕味食品等企業的凈利潤均同比降逾七成,桂發祥和好想你更同比由盈轉虧。
從更微觀的數據對比來看,2022年,基於同樣3億規模的凈利潤,良品鋪子的營收卻是鹽津鋪子的3倍,凈資產收益率卻只有鹽津鋪子的一半。而放眼近幾年,良品鋪子的毛利率在27%左右,而鹽津鋪子的毛利率在35%左右;另外,良品鋪子營收雖然在增長,但凈利潤的增長明顯放緩;對比之下,鹽津鋪子的凈利潤仍然在高速增長。
對此,一位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以鹽津鋪子,洽洽等企業為代表的傳統製造型零食企業正在迎來發展的好時機;而在新的消費形勢和渠道變革下,零食量販店雖未必是高溢價零食品牌衰敗的主因,卻很有可能成為後者商業模式進一步變革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