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胃健康|反覆胃痛彆強忍,小心胃和十二指腸潰瘍

2023-10-27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保胃健康|反覆胃痛彆強忍,小心胃和十二指腸潰瘍

劉哥是個工作狂,長期不按時吃飯,熬夜加班,胃痛反覆發作也強忍著,上周突然在上班時排黑便,暈倒在洗手間後被同事緊急送進急診室。消化科醫生緊急給劉哥做檢查,發現胃內大量暗紅色血液和血凝塊殘留,十二指腸可見新鮮血液如「小噴泉」般湧出,立即開啟搶救措施,吸氧、心電監護、開放靜脈通道、備血,並再次為劉哥行胃鏡檢查,使用冰鹽水+去甲腎上腺素反覆沖洗後,劉哥十二指腸球降交界處見一大潰瘍,中央可見裸露血管並有搏動性出血,立即予以腎上腺素在潰瘍周圍黏膜下注射,並迅速夾閉出血的血管殘端,幾分鐘後出血停止,醫護們終於把劉哥從鬼門關「奪」了回來。劉哥這得的是什麼病?為何如此兇險?

01

什麼是胃十二指腸潰瘍?

消化性潰瘍是常見的消化疾病之一,是指在各種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膜發生炎性反應與壞死、脫落、形成潰瘍,潰瘍的黏膜壞死缺損穿透黏膜肌層,嚴重者可達固有肌層或更深,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是最常見的消化性潰瘍。

02

胃十二指腸潰瘍有何表現?

通常來說,輕度的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病情的發展,潰瘍的其他症狀也可能隨之發生。

那麼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可能出現哪些症狀表現呢?

上腹部疼痛

上腹部疼痛是消化性潰瘍的典型症狀,可表現為上腹部灼燒樣疼痛,部分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可表現為飢餓時疼痛加劇,胃潰瘍患者可出現進食後疼痛加重。

反覆周期性發作的上腹痛是本病的特徵之一,疼痛發作可持續幾天、幾周或更長,繼以較長時間的緩解。全年都可發作,但以春、秋季節多發。疼痛與飲食之間的關係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和節律性。

反酸噯氣

部分患者可能發生胃部痙攣酸水泛上出現反酸症狀,如果合併胃脹、消化不良等情況,還可能出現胃氣上涌等表現,導致患者出現打嗝、噯氣等情況。

噁心嘔吐

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如出現噁心嘔吐情況,常伴有進食困難、體重減輕、食慾減退、潰瘍加重或病變等情況發生,如果合併多種腸胃不適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此外,胃十二指腸潰瘍不治療,還會導致上消化道出血、穿孔、梗阻等情況。

上消化道出血可表現為出現黑便以及柏油樣便,部分患者還可出現嘔血情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除了出現頭暈、冷汗、低血壓以及昏厥等情況外(劉哥就是這樣的例子),反覆胃痛不治療,最終排黑便暈倒在洗手間才被送醫搶救。若潰瘍累及幽門,則容易出現幽門管潰瘍等,或由於炎症等對幽門的持續刺激,導致幽門時常處於關閉的狀態,胃部食物及胃的分泌物只有少量通過幽門進入腸道,而大量胃部食物滯留在胃部,引起幽門梗阻。

03

為什麼會得胃十二指腸潰瘍?

飲食不定時

胃酸具有促進消化的作用,但胃酸也是一把雙刃劍。當它分泌過少時,會導致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問題;如果分泌過多則會對胃腸道黏膜形成「腐蝕」,像劉哥這樣經常飲食不定時,過了飯點仍未吃飯,胃酸就只能「消化」胃壁,損傷胃黏膜,於是形成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

精神壓力大

胃十二指腸潰瘍與人的心理因素高度相關。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有醫生給病人做完胃部的外科手術後,插了一根漏管在病人的胃上,定期把胃鏡放進病人的胃裡觀察病情,結果發現:病人胃黏膜上血液的供應與情緒有關。當病人感到憤怒時,胃黏膜就會充血;而病人憂鬱時,胃黏膜就會缺血,這些變化是通過肉眼就能看到的。這是最早發現胃潰瘍與情緒有關的研究。情緒影響了胃黏膜的功能狀態,削弱了胃黏膜的保護層。

因此,胃十二指腸潰瘍也與人們的職業有關係。那些需要不停地適應新的變化的工種,如駕駛員、警察、管理者、記者、急診科醫生等患胃十二指腸潰瘍的比例更大。臨床也常看見那些短時間內經歷過較多應激性生活的人患上胃十二指腸潰瘍,應激事件如像結婚、升遷、搬家這些傳統意義上的喜事和像受懲罰、丟錢、生重病、親人死亡這些消極的生活事件。

此外,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還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吸煙、飲食辛辣刺激有關。

04

得了胃十二指腸潰瘍該怎麼辦?

胃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主要是根除幽門螺桿菌、抑酸護胃,以促進黏膜癒合。

除了醫生給予的治療之外,預防復發也非常重要,但這需要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並配合做好以下2點:

注意飲食

注意戒除不良的飲食習慣,做到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饑飽適中,細嚼慢咽,是促進潰瘍癒合的良好習慣。

合理休息

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生活要有一定規律,不可過分疲勞,勞累過度不但會影響食物的消化,還會妨礙潰瘍的癒合。潰瘍病人一定要注意休息,生活起居要有規律。潰瘍病發作與氣候變化有一定的關係,因此潰瘍病人必須注意氣候變化,根據節氣冷暖,及時添減衣被。

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三分治,七分養」,配合藥膳也很重要。

05

推薦藥膳——花膠黨參雞湯

材料:花膠干品20克,黨參20克,生薑3片,雞半隻(2人份)

做法:花膠泡發,配上其餘材料,加入適量清水燉或煲,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養胃,益氣補血。

保胃健康|小麥養胃?其實它更擅長養心,夏末初秋來一杯最適合

保胃健康 |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無甜不歡」的人怎麼戒掉這個「甜癮」?

保胃健康 | 起伏吃只雞,一年身體好

醫學指導: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學術帶頭人黃穗平教授

黃穗平

醫學博士、主任中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名中醫。現任廣東省中醫院脾胃學科學術帶頭人,兼任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西結合學科(消化系統疾病方向)學術帶頭人,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民族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副會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中西醫整合脾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專科專病合作發展平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嶺南(華南)中西醫結合診治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病學術聯盟主席、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科普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新媒體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嶺南梁氏流派經驗傳承工作室負責人、全國名老中醫余紹源教授學術經驗傳承工作室負責人、廣東省中醫院中醫藥辨治慢性胃病研究團隊負責人,專攻中醫優勢病種慢性胃炎、胃癌前病變及胃早癌。擅長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治消化系疾病及消化內鏡診治技術,培養碩士生、博士生80多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廣東省科技廳等各級科研課題20多項。曾獲廣州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獎、廣東省中醫藥科技進步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獎和著作獎。主編著作7本,副主編著作8本,發表醫學論文180多篇。獲得「首屆嶺南名醫」「首屆羊城好醫生」「2017胡潤-平安中國好醫生」稱號。

廣東省中醫院出診時間:

周二上午(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特需門診)

周五上午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特需門診)

供稿:黃穗平廣東省名中醫傳承工作室

廣東省中醫院梁氏流派傳承工作室

執行編輯:竹心有天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246056dcd8e8417635462a5fc0811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