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腦卒中,這是我看過最清楚的一篇科普!記得為家人保存下來

2023-12-25   湖南醫聊

原標題:關於腦卒中,這是我看過最清楚的一篇科普!記得為家人保存下來

天氣逐漸變冷,在冷空氣的襲擊下,血壓的波動促使腦血管病等老年病發生率逐漸升高,一旦得了腦血管病就有致死致殘風險,實屬生活中的「惡魔」之一,今日我們就以李爺爺為例,來簡單說一說腦卒中

李爺爺今年75歲,平時有高血壓、糖尿病,但未規律服用藥物。一天晚上,他突然感到頭暈、噁心,一邊肢體無法自主活動。

家人發現後,立即將他送往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經檢查,李爺爺被診斷為缺血性腦卒中,幸運的是,由於送醫及時,在從發病開始的4.5小時以內送至醫院,屬於急診溶栓期時間窗內,醫生立即予以溶栓、調脂等藥物治療和康復訓練,李爺爺的肢體功能很快恢復,三天之後基本能自己行走。

倘若李爺爺在發病時,未能及時被家人發現,從發病到送醫院超過4.5小時,錯過了溶栓時間窗,那麼就只能進行保守治療,致殘甚至致死的風險會高很多。

一、什麼是腦卒中?

腦卒中俗稱「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出血(腦出血)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引起缺血(腦梗死),造成腦組織損傷,導致殘疾甚至生命危險。

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經濟負擔重等特點,老年人發病居多

二、腦卒中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腦卒中發病急、病情進展迅速,可導致肢體癱瘓、語言障礙、吞咽困難、認知障礙、精神抑鬱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負擔。

腦卒中危險因素有多種,包括不可干預的和可干預的,不可干預的危險因素主要有性別、年齡、種族以及家族遺傳,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房顫、吸煙、酒精攝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運動缺乏、心理因素等。

三、怎樣預防腦卒中發生或復發?

腦卒中的預防要以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四大基石」為主要內容。定期進行腦卒中危險因素篩查,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防治腦卒中。

四、有相關疾病的患者應注意哪些?

1.高血壓患者,應注意控制血壓,堅持服用降壓藥物。

2.高脂血症患者,應注意控制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堅持服用降血脂藥物。

3.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應積極控制血糖。

4.房顫或有其他心臟疾病者,應控制心臟病相關危險因素。

腦卒中可防可治,要提升以預防為主的健康意識,積極參與、配合當地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單位開展的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干預等活動。

五、怎麼識別腦卒中?

突然出現的口角歪斜、言語不利、一側肢體無力或不靈活、行走不穩、劇烈頭痛、噁心嘔吐、意識障礙等。

「中風120」口訣:

「1」代表「看到1張不對稱的臉」;

「2」代表「查兩隻手臂是否有單側無力」;

「0」代表「聆(零)聽講話是否清晰」。

六、發生腦卒中怎麼辦?

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及時發現卒中的早期症狀,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效果也就越好。患者在發病後立即送達有救治能力的醫院或卒中中心單位,如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得到規範的治療,就可增加恢復的機會,提高生活質量。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 龔亞麗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