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門口貼出尷尬上聯:一雙玉臂千人枕,乾隆妙對下聯成千古經典

2023-11-24     無風卻起念

原標題:青樓門口貼出尷尬上聯:一雙玉臂千人枕,乾隆妙對下聯成千古經典

對聯,是一個極富趣味和中國智慧的獨特文體。它講究語句前後對仗工整、抑揚頓挫有致,最初起源於古代民間,為辟邪祈福立在門楣兩側的桃符。

對聯看似只有寥寥數語,卻高度濃縮了中華先哲的精深生活智慧,可諄諄教誨,也可詠物抒情。它既是達官貴人、文人墨客欣賞鑑賞、切磋文章的文房玩物;也常常出現在普通百姓的節慶喜慶之中,添加節日的喜氣洋洋。歷代來,朝堂巨擘和市井小民都十分鐘愛這一文化盛事。

北宋文學大師蘇軾,有一妹名喚蘇小妹,愛好對對聯,曾用「面對面吃面」難倒禪師佛印,佛印當機立斷回敬「心連心貼心」。後人輯有《醒世恆言》,書中記載蘇小妹曾三難自己的准郎君秦觀,大意是接不住聯句今宵就不成婚事,秦觀只得奮筆疾書,終於攜手芳宴。此一傳奇佳話,見證了對聯在姻緣中扮演的角色。

再後來明清時期,楹聯已然成為社交場合一個重要的談資,你若不諳此道,怕是連句寒暄的勇氣都無,更別談什麼風花雪月了。一兩句妙語可以讓人眼前一亮,當即拜服。

青樓,在古代漢語中通常指的是一種提供娛樂和性服務的場所。這些地方往往具有複雜的社會和文化背景,因為它們既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同時也是社會和文化的反映。在清朝時期,青樓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而乾隆皇帝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推動者

在乾隆時期,青樓文化的發展達到了高峰。這個時期,青樓不再僅僅是提供性服務的場所,更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許多文人墨客和官員都會到青樓中尋找靈感和娛樂。在這個過程中,青樓女子逐漸成為了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她們不僅具有美麗的外貌,還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才藝。

在這個背景下,一位寒酸書生來到了青樓門口。他因為多次參加科舉考試未能成功,心情沮喪,想通過到青樓買笑來排解心中的鬱悶。然而,這位書生因為被其他客人輕視,為了證明自己的才華,他出了一個上聯:

一雙玉臂千人枕。

這個上聯顯然是在嘲笑青樓女子,因為青樓女子通常會用自己的美貌和身體來吸引客人。

這副對聯很快在江南傳開,成為了一時的話題。許多文人墨客試圖對出下聯,但都無法滿足那種既對仗工整又不失風雅的要求。書生的名聲因此而大噪,這個上聯已經成為了當時的一個難題,人們都在期待著有人能夠給出完美的下聯。

直到有一天,乾隆皇帝微服私訪江南,聽聞了這副對聯的傳說,他非常喜歡吟詩作對,於是決定親自到青樓門口看看這個上聯。當他看到上聯的內容後,他並沒有生氣或輕視這位書生,而是開始思考如何對出下聯。

乾隆皇帝是一個非常有文化修養的人,他很快就對出了下聯:

半點朱唇萬客嘗。

這個下聯不僅對仗非常工整,而且完美地表現出了青樓這個行業的特徵。通過這個下聯,乾隆皇帝不僅展示了他的文化修養和對對子的才華,還表現了他對青樓女子的尊重和理解。

在場的人聽到乾隆皇帝的下聯後,都拍手稱讚這是一副絕世好對。書生也感到非常驚訝和敬佩,因為他意識到自己的上聯被乾隆皇帝完美地應對了。乾隆皇帝的智慧和文化修養讓書生感到非常敬佩,也讓他重新審視了自己之前的輕視和嘲笑。

青樓門前這對對聯,正是中國語言文字之靈動變幻、豐富多彩的一個縮影。它讓人細細品味,總有更深的文化底蘊在裡頭。這就是漢字的獨特魅力,也是中華民族的自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1c0fe44bf1cb96a6c378c50e5184e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