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中國最美的濱海公路?| 中國自駕地理

2022-02-18     中國自駕地理

原標題:誰才是中國最美的濱海公路?| 中國自駕地理

-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410 篇 原 創 主 文-

中國最美的公路應該是什麼樣的?

相信每一位旅行者對此評判的依據都有所不同,2021年底,《中國國家地理》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涉及十種地貌類型的百餘條候選公路中,最終評選出30條「最美公路」。

中國最美公路榜單,圖源@《中國國家地理》,其中,G219、G318、G331不在以下公路類型里,而是分入了「致敬最美長線公路」。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雲遊東部濱海最美公路第一名G228。

東部濱海最美公路榜單,圖源@《中國國家地理》B站官方號

一、G228

G228是一條起點為遼寧丹東,終點為廣西東興的沿海國道,途經遼寧、江蘇、福建、廣東等省份,全長近七千公里。

它與美國的「加州一號公路」一樣,是一條海岸線公路,但長度上,卻是「一號公路」的八倍,直接成了中國最長的海岸線國道。

228國道走向路示意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它南北縱橫近20個緯度,從東北到西南,海灘濕地、岩石島礁、沙灘生物,綿延不絕,美好的景致不勝枚舉,可以說是中國最美的沿海長廊。

除了風景、人文以外,G228也展現出中國走向世界的決心。中國從農耕走向海洋,沿海地區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如今G228途經的經濟自貿區、經濟特區都是中國從蔚藍走向深藍與世界相擁的前沿。

G228如今雖未全線貫通,但大部分路段都可正常通行,當你真正走在路上,會發現國道實際大部分路段距大海還有十來公里左右的距離,緊貼大海的還是鄉道和村道居多,所以自駕過程中,無需嚴格按國道路線來跑,偶爾也可以離開一下,去欣賞怡人的海島和漁村風光(夏秋前往需關注颱風信息)。

沿海公路

二、山海關外

G228的起點位於遼寧丹東,在明清時期,遼寧與吉林、黑龍江因在山海關外,從而被稱之為「關外」。

丹東分別是G331和G228的起點,老袁在虎山長城公園前找到了G228的零公里

中國最長海岸線國道即將引爆自駕圈!全網最新詳解!

丹東是一座美麗的邊境城市,它處於長白山脈與黃海、渤海之間,與朝鮮僅隔著一條鴨綠江,也是一座經歷過戰火洗禮的英雄之城。當年第一批抗美援朝的志願軍及前不久大火的電影《長津湖》,其中的現實原型-第九兵團就是從丹東渡過鴨綠江。

地處東北亞中心地帶的丹東,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從丹東沿著黃海行駛,會來到大連,這是一座最沒有東北特徵的東北城市。

大連,攝影@wangjiapeng(請橫屏觀看)

你不可能從大連人嘴裡聽出「大碴子味」的東北話,反而是一股「海蠣子味」的大連話,只因他們太喜歡吃海蠣子了。

離開大連,意味著深入環渤海經濟區,來到東北最早的港口城市、中國四大樂器生產基地之一的營口。

這裡既是我國第一枚郵票「大龍」郵票的誕生地、中國紅十字運動的發源地,又有280餘年歷史的遼河老街、兩千多年前就商賈雲集的蓋州古城。

葫蘆島市作為山海關外第一市,一直都是東北的西大門,它地扼「遼西走廊」咽喉,擁有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的興城古城,又因在古箏新箏藝術領域的成就,而被國內有關部門稱為「中國箏島」。

三、灣區經濟

過了山海關,進了秦皇島就到了京津冀經濟區。

秦皇島作為「京津後花園」,一直被當地人調侃為「北京東大門」,是經濟區里少有的海濱城市,也是中國唯一以皇帝命名的城市。

秦皇島,攝影@Bopeng

在中國的政治語境中,秦皇島的北戴河一直擁有特殊的地位,因上世紀50年代的暑期辦公制度,北戴河成了中央避暑辦公的地方,歷任中央領導人經常在暑期於北戴河做出重大決策,從而被譽為「中國夏都」。

毛主席也曾在這裡避暑辦公,在此期間詩興大發,縱筆揮毫,留下了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

《浪淘沙·北戴河》毛主席手跡,圖源@韶山毛澤東圖書館

不過在二十多年前,空調普及後,該制度就被取消了。倘若你經過秦皇島,不妨去到北戴河的海濱浴場休閒放鬆一下。

經河北而入山東,則到了位於山東省東北部,黃河入海口左側的利津,歷史上,它因黃河而興, 「利津內控黃河,外鎖海運要津」,成為水陸碼頭和商貿重鎮,被稱為「小天津」。

(上一年由《中國自駕地理》策劃「袁健雄環中國100天」的主人公老袁與左二利津文旅局趙局長等人一同在黃河入海口合影)

在清朝時期,黃河改道,奪山東大清河由利津入海,但隨著幾次人工改道,加上黃河沖積扇不斷擴大,入海口也離利津越來越遠,終在境內留下了黃河古道。

G228所經過的膠東半島經濟區,位於京津冀經濟區與環杭州灣大灣區之間,它與這二者不同的是半島的發展並未涉及其它省份,只在山東省內打造經濟圈。

山東的煙台、青島、濟南三市就像是堅固的鐵三角,支撐起山東的經濟發展,其中膠東半島就占了煙台、青島二角。

煙台是山東最早的通商口岸,十多個國家先後在這裡留下了領事館、教堂等痕跡,如今在煙台山那蔥蘢樹林間,還能見到這些建築物簇擁在一起,形成亞洲現存最大的近代領事館建築群。

煙台,攝影@yongbo hsu(請橫屏觀看)

青島,中國海拔高度的起點,隨處可見的海是它的顯著特徵,城市裡則遍布著歐式風建築,而當海洋碰見歐式風,就成了文藝小清新所嚮往的聖地,棧橋、第一浴場、八大關、嶗山都是來到青島後一定要去的地方。

青島,攝影@jimmy chang(請橫屏觀看)

穿過山東,就進入了「散裝」江蘇,在G228經過江蘇的城市裡,有一座城市非常特別,那便是,鹽城,中國唯一沒有山的地級市。

鹽城置縣於西漢時期,稱鹽瀆縣,後東晉更名為鹽城,它與鹽的關係,從置縣那一刻就開始,迄今已有兩千餘年歷史。

它還有一個「瓢城」的別稱,令人摸不著頭腦,別的城市別稱都是往「雅」的方向走,怎麼到它這就變了風格呢?

在南北朝時期,鹽城開始擁有自己的土城,再經過歷朝歷代的擴建加固,古城變成了瓜瓢的模樣,也因此被喊「瓢城」,市內的瓢城古都就可解釋這一現象。

四、環杭州灣大灣區

G228途經的環杭州灣大灣區,是我國國家戰略層面的兩大灣區之一,另一個則是G228途經的粵港澳大灣區。

杭州,攝影@vk22(請橫屏觀看)

在現代社會,城市群發展的高階形態就是這種最富經濟活力、影響世界經濟的灣區,G228串起了我國兩大灣區,寓意我們從江河走向海洋的決心。

作為長三角經濟區的中心,上海一直走在經濟發展前沿,但隨著浙江把上海拉進「群」,上海就又多了一層身份——環杭州灣大灣區成員。

上海,攝影@zhang kaiyv(請橫屏觀看)

它與杭州、嘉興、湖州、紹興、寧波、舟山共同組成喇叭形狀的大灣區,該區域既是沿海開放經濟帶、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城市經濟區,也是「一帶一路」等多個國家戰略的交匯地。

未來的旅行者,踏上這條G228,所見到的風景除了自然,還可以隨著現代灣區的崛起,沉浸到現代科技、城市、美食、人文所帶來豐富多彩的城市感受之中。

五、閩浙曲折海岸線

當G228進入閩浙兩省,就將迎接這一路最曲折的海岸線,浙江擁有2217公里的大陸岸線,福建擁有3752公里的大陸岸線。

許多人說起浙江總是離不開「江南」二字,殊不知在這碧波萬頃的東海上,還有一個大氣磅礴、氣象萬千的海上浙江。

從數據上看,浙江擁有內海、領海面積,共4.24萬平方公里,管轄海域面積21.76萬平方公里,在這片遼闊的海域上,擁有3061個島嶼,占中國海島總數的五分之二,居全國之首。

寧波灣擁有大大小小的島嶼,從空中看去,散落在茫茫大海上,如一艘艘乘風破浪的船艦,這裡既有被譽為「中國第一漁村」的奉化桐照漁村,又有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如浙東民俗文化、紅色經典文化等。

寧波四明山,攝影@小謝

台州灣更像一個喇叭口,而這其實是一個古代地質大裂谷所延伸的海灣,屬於典型的基岩淤泥海岸。

抵達這裡,是為了欣賞那動人心魄的日出日落景觀,日出霞光無限,如:「金烏躍海映波紅,栩栩升騰背向東」,夕陽西下時,鷗鳥紛飛,正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台州溫嶺的石塘鎮是一個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鎮上絕大部分的居民樓是用石塊壘砌,形成獨具風采的石屋、石巷、石街,於此登高望遠,見那曲折的港灣,別有一番韻味。

石塘鎮,目前這裡還沒進入深度商業開發,民風較為純樸,隨處可見原汁原味的地域風貌(請橫屏觀看)

之後出浙江,我們就進入了八閩大地。

福建是我國眾多沿海省份之一,因背靠高大綿延的武夷山脈,令福建天然地具備嚮往大海的氣質,也孕育出兼具海洋與陸地文明特質的八閩文化。

順著G228往下走,經霞浦的灘涂光影與福州東側海岸,就可以抵達已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泉州。

宋元時期開始,泉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與東方大港,曾與世界一百多個國家互相通商交流,各國商賈、傳教士帶來了豐富的文化,令閩南文化得到豐富並繁榮。

繼續順著G228行走在海岸線上,廈門,是國人最為青睞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它的環島路是必去的景點,廈門大學也讓無數莘莘學子所嚮往,鼓浪嶼的絕美日落,讓情侶為之規劃一場旅遊。

六、兩廣覓食

出了福建,也就進入了廣東,潮汕文化在整個廣東或者說全國都是較為特殊與聞名的,除了類似「老爺保號」的口頭禪型祈神語言,吃,是它的代名詞。

汕頭是G228所穿過的城市,這裡可能沒有多少能讓人記住的景點,但每個抵達這裡的人們總是會記住這裡的各種美食。

汕頭,攝影@逸韓

牛肉丸、生腌、魚飯、粿汁、粿類小吃等美食,如星點般散落在各個街道的檔口裡,這是一個對於吃貨而言一生必到的城市。

珠三角與汕頭僅距三四百公里,是整個廣東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廣州、深圳兩座城就像廣東的老大與老二,穩立在金字塔的頂端。

提起廣州的美食,除了求地道的百年老店外,大多都在求新求變,由此誕生出數不清的、特立獨行的美食。

廣州,攝影@jason zhang(請橫屏觀看)

初到廣州,只需跟著老廣們吃喝即可,早茶、拉腸、充滿煙火氣的干炒牛河,配上一碗明火靚粥,十分愜意~

順著G228進入廣西欽州,千百年來,它一直是北部灣的中心城市,也被人們稱為「水果王國」,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氣候讓這裡一年四季花果飄香,一兩塊錢一斤的芒果、香蕉很是常見。

廣西水果品種豐富,加上特殊的製作工藝,酸野成了遍布廣西全境的四季酸品小吃,因每個城市的製作工藝有所不同,這種小吃在不同城市也呈現不同的風味,經過欽州,酸野不能錯過。

欽州西側的東興既是G228的終點,也是我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G228與G219在這裡相遇,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陸地邊境與海岸線的連接點。

這裡聳立著光緒十六年所立的大清國一號界碑,是大清國所有界碑中最珍貴的一塊。

大清國一號界碑,攝影@VIP讀者·郭鈴

東興與越南芒街接壤,依靠中越友誼大橋建起交流的紐帶,如果你喜歡越南美食,相信在東興這裡不會讓你失望。

如果你有時間,走遍G228,會發現更多的驚喜。

相信隨著公路的全線貫通、完善,這條路一定會有著更系統的規劃,擁有更多的觀景台、停車港灣…

未來,在西太平洋與亞歐大陸的臨界處,無垠的海岸線與曲折的道路將一同擁抱著海洋。

來源:中國自駕地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1437c2f3ff5f9bd889ba2501b4736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