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科學,就無法理解現代世界的運作方式。
當今大多數中國人最需要補充的科學內容仍然屬於高中和本科水平。經典的科普名著能夠深刻影響人的一生,而且不會很快過時。
選擇科普書籍更要謹慎挑對版本、選好譯本!今天為大家推薦張卜天翻譯的5本世界科普名著。
世界科普名著譯叢
[美]喬治·伽莫夫;[美]愛因斯坦 等著
張卜天 譯
《世界科普經典譯叢》以保證學術品味和翻譯質量為前提,擬遴選一些堪稱世界經典的科普名著,其內容既非過於粗淺,亦非過於高端,或者一味迎合流行趣味,而是能夠生動活潑、正本清源地講解科學思想的發展,使人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同時又能對科學技術有更深刻的反思。希望讀者們在忙於用腦思考的同時,也能學會用心思考,從而更好地感受、領悟和熱愛這個世界。
——張卜天
1.《現代數學的概念》
[英]伊恩·斯圖爾特 著;張卜天 譯
數學並不容易,但卻值得學
數學領域要比大多數人想像的豐富得多
無需任何高等數學背景
便可讀懂本書的大部分內容
當讀者讀完這本書時,會對現代數學家如何看待數字、函數和公式有一個更清晰的理解,並懂得對「新數學」背後思想的牢固掌握將如何影響對數學本質的真正理解。
在這本引人入勝的科普經典中,著名英國數學家斯圖爾特用清晰流暢、幽默風趣的語言闡明了群、集合、子集、拓撲、布爾代數等「新數學」的基本概念,他認為理解這些概念是把握數學真正本質的好途徑。此外,作者還對函數、對稱、公理學、計數、拓撲學、超空間、線性代數、實分析、機率論、計算機、現代數學的應用等主題作了發人深省的討論。
讀者無需任何高等數學背景,只需對代數、幾何和三角學略知一二,便可讀懂本書的大部分內容。讀罷此書,你會更清楚地理解現代數學家對圖形、函數和公式的看法,以及「新數學」的基本思想如何有助於領會數學的本質。
2.《從一到無窮大》
[美]喬治·伽莫夫;張卜天 譯
培養科學素養無法繞過的經典
連小孩也能讀懂
好讀:生動的語言,趣味的方式
孩子和家長都應讀的一本家庭科普藏書
科學教人求真,也使人深刻。科學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源泉。希望你們通過閱讀這本書學習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科學的精神,並在實踐中不斷提升科學素養,更好地認識世界、把握未來。
——清華大學時任校長 邱勇,2018年新生贈書《從一到無窮大》
喬治·伽莫夫(George Gamow)是世界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以倡導宇宙起源於「大爆炸」的理論聞名,出版過十幾部科普作品,《從一到無窮大》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伽莫夫以其幽默的筆調和高超的教學技巧,探討了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數論、空間和時間的相對性、熵、基因、原子結構、核裂變和太陽系的起源等主題。
3.《物理學的進化》
[美]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波] 利奧波德·英費爾德 著;張卜天 譯
面向普通公眾
避免使用任何數學公式
清晰生動解釋物理學基本觀念
堪稱愛因斯坦最優秀的科普著作
《物理學的進化》介紹了物理學從伽利略、牛頓時代的經典理論到現代場論、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的發展演化歷程,引導讀者思考其背後涉及的哲學思想和觀念的變化。它面向普通公眾,避免使用任何數學公式,對物理學基本觀念的解釋非常清晰和生動。
4.《生命是什麼?:活細胞的物理觀(外一種:心靈與物質)》
[奧] 薛丁格 著;張卜天 譯
薛丁格於1933 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二十世紀最有影響的科學經典著作之一
關於科學與人的思考
如果中學的時候讀到這本書該多好!
《生命是什麼》是20世紀的偉大科學經典之一,作者在書中致力於將生物學與量子力學協調起來,儘管寫於1944年,但書中關於生命、分子生物學、心靈等主題的評論今天看來仍十分有趣,極具啟發性。
《心靈與物質》是薛丁格另一本哲學論著。在這篇演講中,薛丁格探討了意識在生命演化中占據著什麼位置,以及人的心靈發展在道德問題中扮演著什麼角色。薛丁格結合東西方古代哲學思想對此作了常識性的回答,大膽新穎且頗具啟發性。
5.《愛因斯坦晚年文集》
[美] 愛因斯坦 著;張卜天 譯
愛因斯坦並不屬於那種生活在研究工作的「象牙塔」里而對周圍世界漠不關心的學者。
恰恰相反,作為一位敏銳的批判者和觀察者,他一直密切關注著時代的趨勢和需求。事實上,他經常通過書面和口頭的呼籲進行干預。需要強調的是,他這樣做總是出於人道主義理由。
從這個意義上講,《愛因斯坦晚年文集》(Out of My Later Years)反映了作者的哲學態度以及政治和社會態度。書中各章由迄今為止尚未發表的講演、論文、書信、呼籲等各類文章組成。
6.《我的世界觀》
[美]愛因斯坦 著; 張卜天 譯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平主義、良師益友和世界觀
對於可靠的知識,人們有著強烈的渴望。
正因如此,休謨的明確主張才讓人感到沮喪:感覺材料作為我們唯一的知識來源,經由習慣也許能給我們帶來信念和期望,但那不是知識,更不是對定律關係的理解。
接著,康德帶著這樣一種觀念登上了舞台,雖然他所給出的形式肯定是站不住腳的,但這種觀念仍然標誌著向解決休謨難題邁進了一步,這個難題是:凡起源於經驗的知識都是不確定的(休謨)。
因此,如果有確實可靠的知識,那它必定基於理性本身。例如,幾何命題和因果原理就被認為是這種情況。
這本獲愛因斯坦本人首肯的小書收錄了他關於人生、科學、政治、宗教、教育、猶太人、經濟、和平等問題的文章。從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愛因斯坦的人生態度、敏銳的洞察力和對人類命運的深摯關切。
往期推薦
2023年過去的10個月,我們挑選了100本好書
4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哲學名著
「曾、胡、左、李」讀書法
5本哲學經典
end
每日一書
《中國兵法名言選編》
每日一詞
《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