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四川鄉間的田地里,幾名農人在片刻的休息時間中討論著他們的耕種田地的主人,劉文彩。不多時,幾人抹掉臉上的汗水,繼續埋身在田地里——他們不僅租種了劉文彩的田,還把家裡最後的糧食都當做押金交上去了,如果不趕緊幹活的話,家裡的人都要餓肚子。
而他們議論的主角、大地主、大惡霸劉文彩呢?此時他正看著自己眼前搜刮的,堆積如山的財寶、地契,眼中透露出無比滿意的色彩。他費盡心機地去斂財,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後世子孫打下一片萬世不易的基業。
但僅憑這些財寶還遠遠不夠,他還需要一個住所,一個能彰顯自己身份的住所。更何況有了財寶,也得有一個存放財寶的地方啊?
在此種想法的驅使下,劉文彩開始在腦海里構思一個龐大的、金碧輝煌的莊園。自己究竟該怎麼打造這座莊園呢?
劉文彩
4A景點,旅遊勝地
在四川成都安仁鎮金桂街的街道上,坐落著一尊龐大的,集旅遊區與博物館為一身的建築,它就是中國聞名的旅遊勝地,近現代社會的重要歷史遺蹟和代表性建築,由四川大地主劉文彩作為祖宅打造的龐大建築群,劉氏莊園。
劉氏莊園極盡奢華,僅占地面積就有七萬餘平方米,相當於十個標準的足球場。不僅如此,劉氏莊園內還儲存著大量的文物與歷史遺蹟,無論是在歷史研究還是教育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2001年,經國家旅遊局評定,劉氏莊園被評為我國4A級風景區。所謂4A級,即在藝術角度、歷史角度有著國家級的標準,同時具備高質量的服務和特色性的要求。
劉氏莊園
優美的景色、大量的藏寶及深厚的歷史沉澱為劉氏莊園帶來了許多遊客,甚至會有客人慕名而來、專門欣賞這座豪華的莊園。
據統計,僅2014年黃金周七天的時間內,劉氏莊園就接待了13.7萬人次的顧客,除去老人、小孩,以每張門票五十元估算的話,劉氏莊園在黃金周總收入可超過五百萬元,可以稱之為安仁鎮的旅遊支柱之一。
那麼這樣一座占地面積龐大的莊園,在建築面積上究竟有多少呢?畢竟一個景點占地面積大並不能說明它的內容豐富。出人意料的是,如此龐大的莊園,在建築面積上也十分驚人。
劉氏莊園
劉氏莊園的建築面積達兩萬一千五十五平方米,主要劃分為南北兩個相距300米的建築群,分為大廳、客廳、接待室、帳房等各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莊園內部還設有水牢和秘密金庫,前者是為了滿足莊園主人的凌虐心所設,主要是為了折磨那些反抗他的農民和僱工,而後者則是劉文彩存放其龐大財富的秘密場所。
從外圍看,莊園的邊牆是不規則的多邊形,主要由六米高的風火磚牆圍繞。所謂風火牆,指的是古代為了防止火災爆發、綿延成片特意建造的一種類型,這種牆壁的特點是在建築山牆上建造比屋頂還要高的隔牆。
這種牆不僅防火、也能防颱風,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體現。那時常有四面風火牆或三面風火牆的說辭。
劉氏莊園共有七道大門、二十七道天井,一百八十多間房屋,三個花園,在古代只有巨富之家才能負擔得起如此龐大的房屋修葺費用,側面體現了昔日劉文彩的富庶。
相比相對整齊的莊園外部來說,劉氏莊園內部宛如一個迷宮,布局零亂繁瑣,有各種密室、復道,分為長方形、方形、梯形、棱形等各種形狀。
這種迷宮、零亂的構造背後卻有著十分血腥的歷史與真相。劉氏莊園並沒有經過整體設計與規劃,而是攆走一戶農民就重新砌牆、開門。可以說,繁雜的布局背後,是安仁鎮農民被剝削的血和淚。
劉氏莊園不僅在大的建築上富有歷史古韻,在小的細節上也十分吸引人。僅雕花門縷裝飾就多達數百種。
不僅建築面積龐大、內含建築物眾多、精美、巧妙,劉氏莊園內的館藏文物也讓諸多遊客和研究學者著迷。據統計,劉氏莊園共有藏品兩萬七千多件,其中三級以上文物既有一千八百四十八件,一級文物足足有十五件!
這其中最被人熟知的是一套清代紫檀木大理石桌椅,鑲有各色寶珠27顆,四周有螺旋紋絡的花草作為裝飾。
劉氏莊園內的館藏文物不僅在精度上十分出彩,在數量和種類上也十分廣博,除去價值無量的紫檀木大理石家具外,劉氏莊園還有一尊由象牙雕刻的球體,採用了鏤空雕刻的手法,共有九層。
除此外,還有同樣的象牙工藝品——一個十三層的象牙塔。而泥塑的《收租院》塑像、張大千先生的對聯等文物,也是劉氏莊園內保存的珍寶。還有大量的金銀珠寶、古玩字畫,可以說是囊括了各類琴棋書畫、古玩珍藏。
《收租院》塑像
館藏文物中也有一些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如四川的上百件行政區劃地圖,還有稅收、田賦預征證明等。亦有民國時大地主對百姓進行經濟上殘酷剝削的證據,如各類地契、房契、稅收執據等。
除去這些文物外,劉氏莊園還有什麼主要遊玩、展覽的景點呢?劉氏莊園景點眾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劉文彩的居所老公館和中國近現代創作的大量泥塑群像《收租院》。
老公館在劉文彩在世時只有在請客、待客的時候才准許外人入內,一般情況下是封閉的。而現在,我們卻可以參觀這個昔日地主遺留下來的,最為珍重的建築物之一,這不得不讓人感慨萬千。
《收租院》塑像
老公館的右邊是兩大客廳,分別是劉文彩追隨潮流所建造的西式客廳和傳統的中式客廳。穿過客廳,便是劉文彩的內花園,其中種植著許多奇花異草。
在花園之後便是內院,一般是女眷、子女居住的地方,而在內院中有一座壽堂,上面擺放的是劉氏祖先的靈位牌匾。
在壽堂的右側,一個小小的房間內,擺放著劉文彩野心的最好憑證——一張金碧輝煌的龍床,占地足足有九平方米,由四個柱子、四扇大門支起。那時的劉文彩還做著復辟封建王朝、稱王稱霸的美夢。
含有大量泥塑的景點《收租院》卻不是劉文彩遺留,而是我國在1965年時由四川美術學院和民間藝人創作。
《收租院》的創作主要是反映了民國時期地主的收租情況,共有交租、驗租、風谷、過斗、算帳、逼租、反抗七組,114個真人同等大小的人物。泥塑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地主剝削農民的場景,具有十分重要、出彩的教育意義。
《收租院》不僅在國內頗受歡迎,在國際上也有十分巨大的影響,在阿爾巴尼亞、越南都有過展覽,1988年還曾做出複製品在日本巡迴展出。
《收租院》
除去這兩個十分著名的景點外,劉氏莊園還有一個融合了東西方建築特色的景點——小姐樓。小姐樓是院落中的院落,在老公館的東側,門楣上鑲嵌的是有東方特色的標語《祥呈五福》,而作為背景的確實具有西方特色的白瓷板。
可以說,小姐樓完整地展現出了我國二三十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時人們對西方文化的追捧以及東、西方文化交融下的建築風貌。
事實上,劉氏莊園內部的許多建築都融合了十分多的西方建築特點。這些建築既有中式建築的典雅、雄豪,又有西方教堂、城堡建築的特色,在公館建築上體現得尤為顯著。
小姐樓
雖然莊園的整體風格還是以中式古典建築為主,具有封閉性的社會特色、反映了上下尊卑的等級關係,但在細節上,劉氏莊園又有西方的審美特徵,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建築結晶,具有很高的藝術、歷史價值。
那麼為什麼由中國人劉文彩建造的劉氏莊園有如此多的西方特色?西方文化究竟對劉氏莊園造成了多少影響呢?
在軟弱無力的清王朝滅亡後,中國整體的社會特徵出現了一種極度崇拜西方思想、西方文明的特質,這也導致了西方文化的全盤輸入、接受。不僅在思想、文化上如此,在各類藝術上也是如此,建築也是其中之一。
彼時的富豪商賈以西風為榮,將吃牛排、喝紅酒看作是雅事,建築上雖然還追求傳統的中式構造,但也要搭配西方的建築類型和細節。正因如此,劉氏莊園在建築上才會有著如此多的西方特點。
如老莊園大門就採用了愛奧尼克柱式柱頭的卷渦裝飾,還有科林斯柱式的卷草花籃柱頭,左右兩側的盲窗更是借鑑了法國十五世紀後的火焰花窗。
不僅如此,劉氏莊園幾乎所有的大門都有著與巴洛克教堂入口大門的相似,這也是當時成都地區流行的門面裝飾的影響。
在細節上,劉氏莊園也有著許多的西方特色,如彩色的玻璃窗、歐式窗戶、西式雕塑等。
但劉氏莊園仍保留著傳統的中國特色、鄉間特色,這是西式的裝飾也無法掩蓋的,中式傳統莊園的意境。尤其是莊園各處的天井,正是四川傳統的民居天井。
對於各種西式特色並沒有採取很好的處理方法,只是生搬硬套、因此略顯突兀。但這種生硬也是那時時代背景下的產物。
罪惡一生,建立莊園
那麼能建立起如此一座奢華、龐大莊園的劉文彩究竟是何許人也?他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什麼樣的手段來建立起這麼一座龐大的莊園?
劉文彩是四川安仁鎮劉家墩子生人,生於1887年,即清朝末年。自小劉文彩就把健壯的體格作為依仗橫行鄉里,作惡多端。鄉民們又恨又畏,稱其為「劉老虎」。
1921年,劉文彩先後擔任過四川宜賓的各項職務,包括護商處長、捐稅總局總辦、清鄉中將司令等。在軍權的加持下,劉文彩開始肆無忌憚的橫徵暴斂,甚至破天荒的開創了四十四種稅收項目,讓人瞠目結舌。
劉文彩塑像
劉文彩收稅名義眾多,有花捐、廁所捐、鋤頭捐等等,甚至不按他的想法種植罌粟的農民都要被收稅。美其名曰「懶稅」。人民不堪忍受。
重壓並不會壓垮人民的脊樑,反而會激發人們內心的火焰。1927年,在我黨黨員徐經邦的領導下,屏山縣六千名農民起義,誓死要反抗劉文彩毫無節制地暴斂。
但在有著軍權的劉文彩面前,農民起義很快被鎮壓,就連我黨黨員徐經邦也被抓獲。臨死前,徐經邦絕望地閉上了雙眼——他並不畏懼死亡,他擔心的是,在死亡之後,誰領導那些被壓迫的百姓反抗呢?
徐經邦
他的擔心並沒有成為現實,倒下了一個徐經邦,很快又站起了一個個捨生忘死的黨員。1928年3月,敘府縣委候補書記李家勛和區委書記李筱文領導農民抗稅,但很快也被鎮壓。
接二連三的反抗讓劉文彩十分煩悶,他猙獰地下了命令——殺掉所有領導抗稅的人!在調查後,士兵有些猶豫——領導百姓的大多是我黨黨員,他們不知道是不是該痛下殺手。
但在喪心病狂的劉文彩面前,這些都是無足輕重的砝碼和細節,他關注的只有自己的權利和金錢。劉文彩大手一揮,殺。就這樣,我黨黨員和農會會員共計六七十人死在了劉文彩的屠刀之下。
李家勛
可火焰已成燎原之態,又豈是死亡可以恐嚇的?1929年,在我黨的領導下,農民再次反抗,但依舊被鎮壓。直到1933年,劉文彩敗退雅安才暫時停止了抗爭。
或許是感受到了危機,在軍政上失敗的劉文彩反而靠著自己原先積累下來的財富開始了更為瘋狂的斂財行為。通過各種手段,劉文彩置換了大量田地,並豢養了一批打手與刺客作為武力威懾,成為了人人痛恨、咒罵的大地主惡霸。
在這期間,劉文彩不僅剝削農民,還想盡辦法霸占他們的田地,如租一畝田,要先交二斗黃谷作押金。他特別製作了量斗,讓農民大斗進、小斗出,在糧食上進行盤剝。
他還借著自己的財富與金錢強迫女性與他成親。據統計,劉文彩家僅有二十人,常住家中的更是只有六個,可這六個人卻足足要六七十名奶媽、丫頭、僱工來伺候。
就這樣,憑藉著大量的掠奪財富、地契,劉文彩積攢了巨額的黃金、古董、文玩、字畫及錢財,堪稱巨富。
但他依然不滿足,他想要的是萬代江山、子孫綿延,他想要的是永遠不會被打垮的堡壘,是能彰顯他身份和地位的建築!因此他於1932年打造了一個巨大的,可以一直擴張的龐大建築群落作為祖宅,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4A級旅遊景點,劉氏莊園。
背後故事,歷史變遷
1958年,大邑縣發布了《關於在我縣安仁公社成立地主莊園陳列館的通知》文件,這封文件的發出宣告了劉氏莊園作為地主祖宅身份的結束,如今的劉氏莊園有了全新的身份——地主莊園陳列館。
在公社成員的努力下,劉氏莊園內的各種資料、財物、古玩、剝削人民的證據和工具等都得到了清點,隨後公社就開始進行了陳列館的建造。曾經遭受過劉文彩壓榨的人民們毫不猶豫的捐出了各種文物展品,只希望讓後來者能夠更深切的感受他們遭遇的痛苦與壓榨。
那時的展覽主要以展示劉文彩的奢華生活為主要內容,如他的豪華寢室、臥室、各類金銀珠寶等。
1961年,大邑縣委、縣人委、陳列館再次發出了徵集文物的通知,這次的展覽不在以展現奢華為主,而是以劉文彩的罪惡為主題。因此,館內特意製作了《百罪圖》,並按照愛國模範冷月英的控訴建立了鐵囚籠、三角釘等刑具。
這些刑具在日後因為去偽存真而被搬走,現在我們看到的劉氏莊園,是最接近其原本狀態的建築,是全國少有的、保存完好的,能作為時代縮影的建築。
後來劉氏莊園又經過了多次改良、演變,1993年,曾經身為地主莊園的劉氏莊園被當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莊園被列為重要的文物來進行保護。直到2001年,劉氏莊園被評為4A級旅遊景區,這才有了我們現在熟悉的景點,劉氏莊園。
小結:
劉氏莊園不僅是一座完整的文物建築、具有很高的藝術研究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更是時代的血淚縮影。
踩在劉氏莊園的石磚上,我們很難想像在這片土地上究竟發生過什麼事情——或許是農民的血液曾將這塊石頭泡的粘稠發黑,或許是劉文彩帶著大量金銀珠寶狂笑著走進踏在石頭上,或許是老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劉文彩寬限幾天時日,也或許是被迫違背自身意願的婦女癱坐在地上,雙目無神的放聲大哭……
劉氏莊園見證了這些悲劇,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從哭泣的農民、狂笑的地主,到血和淚水浸滿石磚,再到人民攻進莊園,改造莊園……它靜靜地佇立在那裡,巍然不動。
它早已不是一個單純的莊園、一個劉氏的祖宅,它已經變成了歷史的一部分,作為時代的縮影,作為血淚的印跡。
參考資料:
《大易劉氏莊園:保存最好的地主莊園》 營口日報
《來劉氏莊園博物館 穿越百年時光》 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