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溫州繁華的千年老街,現存1400多米老街,淒涼衰退可惜了

2023-07-09     紅俠旅遊介紹

原標題:曾是溫州繁華的千年老街,現存1400多米老街,淒涼衰退可惜了

以前,家鄉的尋常巷陌里,有青石路面和滴水的屋檐,人來人往,互相以鄉音問候。但快速發展的城鎮化和現代化,讓老街的留存愈發困難。這樣的老街,在溫州已不多見了。置身其中,恍若回到小時候,一條條小小的街,一間間小店面,都是一個個人生故事。

平陽縣始建於西晉太康四年(公元283),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縣城昆陽鎮解放街通福門以南的鳳凰山、九凰山之間地域,統稱坡南。在坡南,有一條老街叫坡南街,是從通福門到夾嶼山塔下約2100米的一條通道。這隘口連接一條古通道,坡南街就是這古通道上的一段。以前全是石板路面,1989年,除茶亭到通福門上坡一段仍為石板路面外,其餘則改為水泥路面。

這條老街古道,見證了平陽各個時期的盛衰變化,迎送著南來北往的各地過客。平陽幅員遼闊,物產豐富,舊時的坡南河頭是一處繁忙的商埠碼頭,成捆的棉花、土布、牛皮、茶葉、黃豆、明礬,桐油等,常在廊棚里堆積如山,通過這個碼頭輸送到全國各地。

現存的坡南街全長1440米,寬3米左右,全用麻石條鋪成,光滑平整。老街匯聚了古城門、千年道觀、牌坊、古橋、古井、古塔等眾多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蹟。坡南街的起點「通福門」,這裡是平陽古城的象徵,現存唯一的古城樓式的建築物。橫樑上「通福門」三個大字雖經過千百年的風吹雨打,但還是能清晰地展現在人們的眼球里。通福門下兩旁設有石凳,供南來北往的人歇坐;整個石結構的基礎和拱門,造型精緻,美觀又端莊。

踩著青石板鋪成的小路往裡走,房屋牆壁多是用石頭堆砌而成,上覆彎彎的琉璃瓦片。街道沿河而走,河道兩岸有十六座青石板橋。有些橋上的字跡已經模糊,想必是明或宋,或許更遙遠的朝代所建。街尾拐角處的那兩株百年古榕,見證了一段滄海桑田的變遷。舊時的坡南是縣城最為繁華的經貿集散地,當年長街兩側曾彙集了上百家商鋪。而如今沿街的店鋪,大多已退去了商業功能,變成了純粹的住家。

老街里有眾多一米多寬的小巷,有一些石牆或青灰磚的老房子,錯落在巷子的左右。悠長無底的小巷,隔離了浮華與喧囂,沉澱人的心情。我們無法準確得知這裡的巷道有著多久的歷史,更不會知道這些巷道中走過多少古人。但當你走進這裡的古巷道中,便是在尋蹤重複著千百年前古人的足跡,在感受著一種昔日歲月那陳舊的遺韻。

在前些年政府對坡南街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修整,以期形成旅遊熱點,不過近些年似乎又冷落了下來。不知是什麼原因,在開發利用古鎮資源方面總沒有像樣的手筆,就是宣傳也很不夠,對老房子的保護和修繕也只是小打小鬧,沒有大的規劃和行為。人文景觀被人為地改變了,臨街的水道都被填埋了,變成了街道,許多的小橋也都消失了,曾經的輝煌已不再有,老街古鎮的保護、開發利用的確是一個比較難解的大題目。

老街靜極了,街巷裡空蕩蕩的,見不到幾個人影,除了生活在此的居民少有外人涉足。那麼,你有沒有來過浙江的溫州市旅遊?對溫州的印象怎麼樣?你知道溫州有這麼一條頗具古韻的老街嗎?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你想不想到這裡來走走看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040f84bc0c961a820fce5df8ad9dc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