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4日從市政府獲悉,《西安市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印發,我市將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為目標,全力推進「2+17高效措施」,通過熱源清潔化和建築能效提升,實現全過程、全鏈條、全方位清潔取暖方式,構建清潔、高效、節能的供暖體系,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2021年 城區、縣城、平原農村地區清潔供暖率達到100%
《方案》提出到2021年三年示範期結束後的總體目標。城區、縣城、平原農村地區的清潔供暖率全部達到100%。城區和縣城具備改造價值的既有建築100%完成節能改造,農村地區依據實際情況鼓勵進行既有建築圍護結構節能改造。所有新建居住建築節能標準在陝西省現行標準的基礎上再提高30%。
具體目標方面,我市將實現熱源清潔化。通過重點實施集中供熱、分散供熱(「煤改電」「煤改氣」)等熱源建設項目,新增清潔能源供暖面積21181萬平方米。其中,集中供熱項目預計可支撐供熱面積約12146萬平方米,分散供熱項目預計可支撐供熱面積約9035萬平方米。同時,加快推進電網、氣網、熱網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新增電網建設8904.12兆伏安(城市和農村),新增熱力管網長度25.9公里,新增燃氣管網長度694.6公里。
建築能效提升。計劃三年示範期內,對城區和縣城地區不符合建築節能標準要求、建築能耗高的既有建築的圍護結構、機電系統和運行管理方式進行改造或者更新。目標改造面積約1765萬平方米,最終達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築能耗的目的。推動新建居住建築節能示範項目建設。到2021年三年示範期結束後,所有新建居住建築在全面實施《陝西省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節能率65%的基礎上再提高30%,節能率達到75%。
空氣品質提升。三年示範期內,鞏固並進一步提升大氣污染治理成果,以顆粒物(PM10、PM2.5)污染防治為重點,協同推進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粉塵等污染物控制。示範期後,力爭實現全市重污染天數明顯減少、優良天數進一步增加的目標,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新建單體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
有集中供暖製冷需求的應採用地熱能
集中供熱工程。在城鎮地區優先推行集中供熱。試點期間,進一步擴大集中供熱規模,並配合全市「鐵腕治霾」工作完成燃煤供熱鍋爐清潔化改造工作。提高集中供熱熱源清潔替代比例的同時,根據全市可再生能源的分布條件,推廣地源熱泵、污水源熱泵、中深層地熱等供熱項目建設。推進垃圾焚燒熱電聯產以及既有熱電聯產的熱能釋放供熱工作。
三年示範期內,計劃實施一批燃氣集中供熱項目,預計支撐清潔取暖面積約7000萬平方米。推進航天基地熱源廠煤改氣新建鍋爐房、滻灞生態區2#供熱站等項目的順利實施,擴大清潔取暖集中供熱面積。加快可再生能源供熱項目建設,積極推進污水源熱泵供熱。
力爭2020年採暖季前,實現滻灞生態區五污廠周邊污水源熱泵、國際港務區分布式能源站及蓮湖區土門地區熱泵集中供熱等熱泵供熱項目建成投產。大力推動地熱能供熱項目建設,具備條件的新建建築全部採用地熱能供熱。新建單體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有集中供暖製冷需求的,應採用地熱能。
「煤改電」「煤改氣」工程。在我市集中供熱管網無法覆蓋的區域,對登記在冊的散煤用戶,按照電改優先、氣改補充、因地制宜、合理負擔、惠及民生的總體方針以及整村推進、分步實施的原則,實施「煤改電」「煤改氣」。
提高建築物整體保溫隔熱效果
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方面,重點完成杜陵邑南路等11條供熱管道工程建設任務。加快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全面提升農村電網可靠性。重點完成高陵分輸壓氣站至灞河西路輸氣管道工程、臨潼區9條天然氣主管網以及狄寨塬門站擴容改造工程建設任務。全面提升我市天然氣應急保供能力。實現全市日均三天以上的應急儲氣要求,城燃企業實現其年用氣量5%應急儲氣能力要求。
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工程方面,城鎮地區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優先對已實現集中供熱的小區進行圍護結構節能改造,重點針對建築外牆、屋面等部位進行保溫改造,提高建築物的整體保溫隔熱效果。
新建建築節能方面,試點開展公共建築和居住建築的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示範工程。力爭實現城鎮地區新建居住建築節能水平在《陝西省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的基礎上再提高30%,達到節能率75%。
來源: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康喬娜
編輯:芥末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