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1067期 中子星被認為是宇宙中很穩定的「燈塔」,所謂的脈衝星導航就是利用中子星、脈衝星穩定發射信號的機制。但科學家發現中子星GRO J2058 + 42和其他中子星、脈衝星有很大的不同,因為這顆中子星在1995年發現的時候,每隔196秒向地球發射一次信號,持續24年後科學家察覺到一些異樣。2919年3月,GRO J2058 + 42再次發出信號,科學家通過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STAR)也捕捉到了這顆中子星信號。但在觀測中,科學家發現GRO J2058 + 42中子星的磁場在指向地球196秒後出現了十分之一秒的間隔,這說明中子星出現了一些變化,進一步推測是中子星的磁場發生了某種變化。
GRO J2058 + 42中子星南北極並沒有磁極,扭曲的強磁場包裹著整個中子星,1995年發現這顆中子星的時候,起正好發生一些磁場大爆發,然後就開始銷聲匿跡了。時隔20多年後,GRO J2058 + 42再次進入科學家視野,是因為它正在捕獲一顆恆星的物質,扭曲的強磁場再次被某種機制放大。
關於中子星的內部情況,我們沒有掌握很多數據,總而言之,中子星是目前已知宇宙中密度第二大的天體,很自然密度最大天體就是黑洞了。中子星一般都不大,只有十多公里的半徑,是恆星死亡之後緻密核心物質,被積壓成中子。換句話說,我們看到的中子星就是一個全部由中子構成的天體。強引力作用下,中子星的直徑並不大,大概只有小城市一般大小,但是它的質量和亮度卻和正常恆星一樣。GRO J2058 + 42和其他中子星一樣,都有強引力場,甚至可以從伴星那邊吸積物質。中子星的高速運行是我們觀測中子星的基本途徑,通過觀測光的特定頻率,可以對中子星進行研究。
中子星的光譜中有迴旋線存在,表明中子星具有強磁場的特徵。科學家憑藉這個機制將中子星分為兩類:一種是沒有迴旋線的中子星;另一種是具有迴旋線中子星,但是GRO J2058 + 42令科學家感到奇怪,迴旋線處於動盪之中,說明中子星的磁場正在發生劇烈變化。磁場劇烈變化涉及到多種複雜因素,所以科學家暫時還未給出較合理的解釋。
由於中子星具有強烈的磁場,所以觀測到的X射線有可能是來自這顆中子星的伴星,當X射線從中子星附近經過的時候,中子星的引力會彎曲X射線的路徑,並最終指向地球,不過這種現象機率極低。這是一個很難解釋的問題,因為它需要大量的數據來進行進一步觀測。如果是這樣,那麼也是觀測上的特殊案例。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情況也可能出現,只不過中子星磁場變化是最先推測的結果。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yK0U28BMH2_cNUgZw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