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美國對狹鱈魚片的消費正在快速增長,對於從中國進口的雙凍魚塊需求也持續增加,相反對阿拉斯加狹鱈的出口有所下降。
美國國家海洋漁業部(NMFS)截至10月份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生產單凍鱈魚片、去中骨魚片( PBO)、深去皮魚片(deepskin)、狹鱈碎肉- (Alaska Pollock Mince)和狹鱈不去中骨刺(PBI)處於創紀錄水平,產量達21.55萬噸,同比增長7%。
但截至10月底,其出口量同比下降8%,至131,210噸。但與此同時,美國對狹鱈魚片的消費增長了50%,達到114,680噸。對狹鱈的消費量同比增長44%,達84,160噸。
與此同時,單凍鱈魚的價格已從2017年底的歷史低點飆升至今年B季度的3500至3600美元/噸。
據NMFS的數據顯示,來自中國的雙凍狹鱈魚塊的進口同比增長47%,達到34,880噸。由於擔心美國總統Donald Trump將從12月15日起對進口徵收15%的關稅。自去年12月15日以來,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量同比增長了60%,達到27815噸,然而,Donald Trump終止了對來自中國的狹鱈魚片和其他一系列產品徵收15%關稅的計劃,這是為貿易戰「第一階段」降溫的一部分。
同時,美國從越南進口的雙凍魚塊數量也在飆升,截至10月共進口2175噸,而2018年同期僅為175噸,增長2003噸。
各類產品產量
2019年全年去中骨魚片(PBO)產量同比增長12%,至132,500噸,其中B季度產量同比增長16%,至82,700噸。
深去皮魚片(deepskin)今年的產量同比增長了2%,達到58,100噸,但B季度下降了13%,達到31,700噸。PBO的大幅增長是美國魚片總產量增長7%的主要原因之一,達到21.55萬噸,同比增長7%。但魚糜產量同比下降3%,自2014年以來首次低於20萬噸。
由此種迅猛的增長可以看出,美國市場對於狹鱈產品的歡迎程度。並且明年美國阿拉斯加狹鱈的捕撈限額(TAC)制定在了142.5萬噸,增長2%。美國與俄羅斯都在增加產量,如果這樣的需求持續上漲在2020年狹鱈的供應將會趨於穩定。
與此同時,在美國愈來愈注重吸血產品的推廣。最大的捕魚商和加工商 Trident Seafoods集團一直在推廣「野生阿拉斯加狹鱈」品牌。並且也得到了更廣泛的媒體關注。過去幾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和《時尚》(Vogue)雜誌都對這種魚進行了專題報道。(本文轉自【凍品攻略】。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關鍵字】:狹鱈進出口水產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