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 安徽無為經開區:風勁好揚帆 梧高鳳必至

2019-08-20     無為發布

寬敞平坦的柏油馬路、氣勢宏偉的標準化廠房、高效運行的機械設備、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盛夏時節,行走在無為經濟開發區,目之所及無不讓人眼前一亮,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讓人為之振奮。

自2013年遷址至城東園區以來,安徽無為經濟開發區緊緊抓住國家戰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和G60科創走廊、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圖」建設的契機,以打造「活力創業區、實力工業區、生態宜居區」為目標,深入實施「項目立區、產業興區、商貿活區」戰略,加快體制創新,完善軟硬體平台建設,凝心聚力、攻堅克難,走出融資困境、突破招商瓶頸,全面打開「築巢引鳳」的良好局面,推動園區經濟社會全面和諧發展,園區發展步入快速軌道。在短短的五年時間裡,她在這條聚變式發展的道路上,昂首闊步,堅定不移,創造著一個個奇蹟。

開卷:擘畫藍圖描繪願景

規劃是引領,更是高質量發展的方向。

2013年,因區劃調整,開發區整體自原二壩園區遷址至無城城東園區,其時猶如在一張新的白紙上作畫,畫得如何,靠得是無為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全縣廣大黨員幹部的智慧、能力和幹勁。從零起步,到2018年底,規劃總面積15平方公里的城東園區建成區面積達到4平方公里,園區引進各類企業近百家。為提高開發區整體發展實力,2018年11月,根據省市要求,無為經濟開發區與高溝經濟開發區整體合併。

開發區在推進城東園區、高溝園區兩個園區優化整合的基礎上,高起點、高標準編制開發區「一區四園」總體規劃,完成城東園區、高溝電線電纜產業園、石澗新材料產業園、無城羽毛羽絨產業園區域性內控詳細規劃修編,進一步明確「電」、「食」、「鈣」、「羽」主導產業定位,著力打造電線電纜、生命健康(健康食品和生物醫藥)、羽毛羽絨、新型材料及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群。目前,電線電纜產業已成為蕪湖市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產業基地為安徽省縣域經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四大電纜產業基地第二位。

聚焦園區生態環境、產業發展基礎等,加快環評規劃、產業規劃編制,目前已編制完成《健康食品產業分析報告》、《電力電氣產業分析報告》和《比亞迪跨座式軌道產業基地產業鏈分析》,為後期產業集群化發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下一步,開發區將在規劃引領下,重點推進以比亞迪跨座式單軌鋼構件產業基地項目為龍頭的裝備製造業產業園建設,不斷延伸裝備製造業產業鏈,打造高端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以「三隻松鼠」食品產業園為載體,引進豐瑞、念果味、強磊、盈海、三寧、海青、邢鑫、茂葉、紫約藍莓、溫氏禽業等食品企業,打造「2+N」健康食品產業集群;加快推進豐原藥業二期項目建設,積極引進貝馳生物科技等生物醫藥企業,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以三隻松鼠、易酒批為代表,打造數字經濟集聚區。

同時,加快傳統電線電纜產業的轉型升級,打造千億級電線電纜園區;依託楚江集團銅導體基地和鈣產業基地,打造百億級新材料園區;依託三隻松鼠食品產業園和比亞迪輕軌項目,打造百億級食品、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區。

崛起:集聚項目磁場引力

工業是實現區域經濟騰飛的引擎,園區是振興工業經濟的載體。

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無為經濟開發區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實現產業園區發展的謀篇布局和整體架構?

「我們必須主動出擊,著力圍繞『電、食、鈣、羽』四大主導產業,大力培育規上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品牌企業,不斷引導企業將產業縱向延伸形成產業鏈,橫向延伸形成產業集群,提高企業競爭力,全力提升園區經濟實力;積極順應政策導向和市場需求,立足實際和發展基礎、資源稟賦,結合重大生產力布局,切實做好『無中生有』的文章,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縣委常委、開發區黨工委第一書記、管委會主任雍成武如是說。

歷經數載耕耘,目前園區電線電纜、健康食品、電子電氣、高端裝備製造、羽毛羽絨等產業集群已初步形成。城東園區已引進各類企業90餘家,引資額逾110億元,初步形成以安高電氣、金馬電氣、光迅電子和榮程電子等為代表的電子電氣產業,以豐原藥業、貝馳科技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產業,以三隻松鼠為龍頭的健康食品產業和以比亞迪為代表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高溝園區現有企業32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6家;其中電線電纜生產及配套企業248家,規模以上企業113家,從業人員3萬餘人,銷售團隊近5000人,年總產值超400億元;石澗園區依託已建成的省「煤化-鹽化一體化工程」石灰石原料基地,初步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領域所需求的高純、超細、改性碳酸鈣等非金屬礦深加工材料生產為主的產業集群;無城園區現有羽毛羽絨企業57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4家,從業人員5000餘人,年收購加工羽片1.2萬噸,交易額22億元。

作為工業發展的主戰場,目前開發區已擁有3個投資超10億元以上的項目。開發區全力以赴服務比亞迪輕軌、楚江銅導體、三隻松鼠健康食品等重大項目建設,不斷延伸產業鏈,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項目總投資14.5億元的三隻松鼠項目,占地880畝,總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建設集健康食品加工、安全研發檢測、物流配送及電子商務於一體的綜合型食品加工及研發基地,以打造區域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健康食品加工產業集群。項目一期投資7億元,占地440畝,總建築面積約20萬㎡,目前項目主體工程已全部竣工,正在進行裝修裝潢、設備進場安裝調試,計劃2019年9月正式投產。

高端裝備製造、智能園區、新材料園區等建設同步推進。與之毗鄰的比亞迪輕軌基地項目總投資15億元,目前一期項目基礎已基本完成,主體工程正在繼續加快建設進度, 3號廠房9月底試生產。易酒批智能物流園一期項目已完成鋼構安裝,正在進行室內工程,計劃9月份投產,智能數據中心年內投入運營;中新房項目已完成設備調試進入試生產;楚江銅導體產業園項目推進順利。

楚江集團總投資超百億元的鈣產業發展及特色小鎮項目已簽訂框架性協議。同時,積極做好暖企工作,嚴格落實項目簽約「四個一」制度,堅持項目推進「三單四定」、「四督四保」周例會機制,加快項目早建設、早投產、早見效。完成通江大道園區段沿線企業搭建道口過渡性方案組織實施;完成三寧、海清、邢鑫、貝馳科技等4個項目用地、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協助紫約藍莓、榮程電子等7個項目完成土地出讓合同簽訂以及土地證辦理工作。

提振:創新舉措招大引強

有項目才能推動發展,大招商才能引來「金鳳凰」。

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緊盯行業領軍企業、龍頭企業和關鍵配套企業,集聚人力、物力、財力、精力,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資,招大引強取得新成果。2018年,成功引進投資總投資15億元的比亞迪輕軌基地項目、14.5億元的「三隻松鼠」健康食品城項目;新簽約落戶園區項目25個,協議總固投29.28億元,其中總部經濟(銷售總部)項目3個、工業投資項目22個;按產業來分,其中軌道交通產業1個,電子電氣及配套產業10個、生命健康產業9個、園區供熱配套項目1個、其他產業1個(宏源軍用電纜組件)。

今年以來,開發區更是深化大招商招大商理念,依託縣駐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招商促進局開展駐點招商;圍繞電子電氣、生物醫藥、健康食品、高端裝備製造等主導產業等在談的48個億元以上招商項目;積極引導現有企業延長產業鏈,大力引進關聯企業發展上下游配套產業,促進企業之間抱團發展、合作共贏,形成招來一個、帶動一片的「葡萄串」效應。目前,蘇州匯川等8家高端裝備製造企業,海之味、森寶、漁福等20多家知名食品企業表達入園意向。

同時,充分發揮已入駐企業和商會、協會的作用,以落戶企業為「招商廣告」,讓他們「現身說法」,調動他們宣傳無為、推介無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今年7月,成功舉辦「三隻松鼠」供應商大會暨無為投資環境推介會,吸引全國各地共90餘家食品生產企業300餘名客商參會,同時通過舉辦「松鼠高峰論壇」、製作「松鼠食品產業園PPT」等形式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宣傳推介,進一步放大健康食品產業集群優勢,不斷增強外向吸引力。

轉型:打造營商環境高地

作為經濟重要增長極,開發區為打造強大承載力,致力加快基礎配套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平台堅實,經濟方能彰顯活力。為此,開發區圍繞打造一流園區的總體思路,著力推進園區排水、供電、通信、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產業園區承載項目、集聚產業打下堅實基礎。

近年來,該縣共投入約30多億元用於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道路路網進一步完善,目前已基本形成「六縱六橫」框架結構,累計完成主次幹道約20公里,排澇溝渠15公里。實施了福渡公園拆遷、緯二路(溫氏禽業)困難戶拆遷、果仁莊等9個待開工項目地塊溝塘填平等攻堅行動,有力保障了企業順利開工建設。積極對接園區所在鄉鎮,加快園區項目用地征拆,高溝產業園道口園區道路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快,濱江片區污水管網建成率達90%,楚江銅導體產業園征地拆遷、土地平整等進展順利;福北路、經二路南段、支一路東延段等在建道路推進順利,園區「六縱六橫」路網體系進一步完善;馬河口排澇溝渠項目啟動謀劃,沙灣片區排澇溝渠工程、福北路污水管網二期工程全面加快,防汛抗旱、環境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完成福茂路雙迴路10KV線路架設、110KV張廟變電站建成使用,企業用電難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羽毛羽絨產業園建成日處理能力2萬噸的工業污水處理廠一座,完成2.5公里污水管網鋪設,環保設施全面增強。

企業入駐只是一個開始,開發區秉承「尊商、親商、愛商、扶商」的理念,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形成合力,為園區企業簡化審批手續,開闢審批綠色通道,積極為項目落地生根提供優質服務,確保企業「招得來留得住能發展」;積極對接縣地方金融監督局和相關金融機構,著力搭建銀企合作平台,推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以服務開發區招商引資工作及企業發展為宗旨,推進開發區企業服務中心組建工作,著力解決審批效率低的問題,最大限度減少審批環節,簡化辦事程序,縮短辦理時限,真正做到「開發區的事開發區辦」;以打造誠信政府為根本,及時按協議兌現招商引資企業優惠政策。今年以來,已累計撥付各類獎勵扶持資金768萬元。

工業興則百業興,工業強則經濟強。隨著開發區投資環境不斷優化,服務優勢不斷凸顯,越來越多的企業把投資目光投向這座開放合作的新興園區。

改革率先一步,發展才能領先一步。開發區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激發乾部幹事創業動力和活力。今年以來,開發區緊緊深入推進「三定」機構改革、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人事績效改革、服務體系改革,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為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增添新活力。修改完善項目入園預審辦法,嚴把項目入園關,規範協議簽訂,積極穩妥推進遺留問題處理,盤活釋放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與兩家企業解除投資協議,釋放土地指標215.5畝。妥善解決了安高電氣項目場地平整遺留問題。建立與全員聘任制相銜接,部門考核與個人考核、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紅線指標與嘉獎指標相結合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實行KPI (關鍵績效指標)考核,探索積分制,著力解決「干與不幹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乾壞一個樣」,全面激發廣大幹部的幹事創業活力。今年1-6月,開發區累計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5個;完成規上工業產值179.7億元,同比增長4.9%;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5.5億元;實現進出口實績1853萬美元;實現財政收入70568萬元,同比增長11.9 %。

如今,無為經濟開發區每一方土地都彰顯著活力。這裡正成為一片梧桐林,引來鳳凰棲息;這裡正成為一座創業園,為實幹的人帶來機遇;這裡正成為起航的碼頭,承載著無為120萬黨員幹部和群眾的夢想起航。

來源:蕪湖日報

投稿平台:「智慧無為」手機台/ "無為發布"「無為廣電」微信公眾號/「無為周刊」(0553-2538071)

無為廣電融媒體中心

有溫度 有態度 有深度

圖 文 | 潘浩

編 輯 | 潘浩

審 核 | 王榮

監 制 | 陶玉雲 孫立文

版權聲明:本微信公眾號所有內容為無為縣廣播電視台所有。歡迎個人微信號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公眾號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r9qwWwBJleJMoPMhe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