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活動開放了一段時間,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問題,竟來自一個13歲的小妹妹。她說,她剛剛上初中,還未能完全融入集體,感覺身邊的同學都有朋友,但自己總是孤獨一人。嘗試過積極接觸他人,甚至給別人準備小零食,但發現還是未能成為朋友。回想自己這小半輩子,似乎都沒有一個特別要好的朋友,只不過是「點頭之交」。她請求我幫她占卜,看看她是不是命中注定孤獨,是不是只有點頭之交,不可能出現更親密的朋友關係。
/
問答活動回答字數有限,我真的沒辦法在280字把自己想表達的東西說完。因為,我也曾經是一個不合群的人。
無論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我都有被孤立的經歷。小學和初中還不流行「合群」這個詞,到了高中和大學,漸漸會被別人冠上「不合群」的稱號。我很仔細地回想起,不被他人接納的原因,最後得出的,都是一些細碎的小事。不僅僅是我,以前被大家冠以「不合群」的其他同學、朋友,也都只是因為一些小事,沒能得到他人的接納。
總結了這些經歷,我得出了幾個小心得,和大家分享。(先聲明,我的觀點未必絕對正確,歡迎吐槽、歡迎討論)
/
1. 不合群≠沒人緣≠做人有問題
這句話是前段時間在朋友圈看到的,深表贊同。其實很多看似「不合群」的人,都有自己過人的一面。不合群的「群」,只不過是有能者無暇顧及的圈子罷了。
高中時不合群的同學,其實是我校有名的「歌星」,代表學校參加了很多比賽,贏得榮譽。但也因為經常參加音樂方面的培訓,和班上同學的關係都淡淡的,後來參加完比賽回歸班級,也未能和同學結成親密的關係。但其實,她不僅和我市音樂人有聯繫,甚至在我省的音樂圈子裡也頗有人氣。現在回想起來,在我們的圈子裡她顯得「不合群」,只不過是因為她選擇了更廣闊,更符合自己興趣,更多人才的圈子罷了。
/
2.有實力>我合群
也許大家都希望自己左右逢源,五湖四海皆兄弟,認識各行各業的人才。也有人希望「合群」能讓別人提起自己時,多兩句讚美,視「不合群」為貶義詞。
就業後發現,合群和實力,完全沒關係!認識一個能力很強的工程師,幾乎不參加公司聚餐,和任何人的關係都不太好,甚至有人一聽到和他合作,就頭疼。因為他非常嚴謹,不允許器械出現誤差,一點小問題都要深究到底,所以大家都不喜歡和他合作,覺得很累很麻煩。但也因為他的嚴謹,他經手的器械從未出過問題。
雖然大家從來不喜歡和他玩,但「實力是最好的名片」。因為工作仔細,出品優良,跟他合作的人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公司但凡有重要任務,大家都搶著和他合作。他雖然不合群,但大家都希望他能「合自己的群」。
/
其實,合不合群,又有什麼所謂呢?
誰不希望自己的圈子都是牛人呢?
但與其希望自己的圈子充滿人才,不如你自己就是那個人才!
「合群」,不過是一個相對的評價,在這個圈子合群的人不代表處處合群,在今時今日合群的人不代表以後都合群。
但「有才」卻是可以客觀的評價,無論去到哪個圈子,無論時間流逝,有能力的人還是有能力的!
與其追求「合群」,不如讓自己有更強的實力,清風自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