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水秀,鳥語花香,風景如畫,醉美萬寧。
盛夏時節,漫步在萬寧市的大街小巷,乾淨整潔,街道兩旁綠樹成蔭,微風拂面,綠葉散發著清新的氣息。清晨,公園裡健身的市民春風滿面;傍晚,廣場上舞姿優美,老少其樂融融……
今年6月上旬,自全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省級文明城市動員大會以來,經過全市上下集中攻堅會戰,今日的萬寧,正在經歷一場華麗轉身,以全新的市容市貌展示著她的成長與蛻變。
01
吹響「雙創」號角
國家衛生城市是現代城市的一張重要名片,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對改善城市市容環境,展示城市新形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培育文明衛生新風大有裨益。
萬寧市為什麼要進行「雙創」?亂搭濫建,占用人行道、公共用地的違建到處都是,環境衛生問題突出。萬寧市委書記賀敬平在「雙創」動員大會上直言這兩大問題,不僅影響一個城市的市容市貌,也阻礙著城市的發展。
今年6月11日,萬寧市委、市政府作出以「雙創」作為錘鍊幹部作風的試金石,強化實幹擔當,努力打造優良的人居環境的戰略決策,即以創建全國衛生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為目標,全面吹響了「雙創」的號角。
早上7點,萬城鎮政府鎮長陳擎宇沒有時間坐下來吃早餐,買個麵包邊走邊吃,他急匆匆地趕往責任網格點巡察,督促沿街店鋪經營者做好「門前三包」,9點前又要趕回單位上班。晚上7點至9點,陳擎宇再次出門前往社區網格點巡察。自6月中旬以來,除了有特殊會議或工作外,他每天這兩個時段都是必須按時到點巡察。
「從市委、市政府領導至基層社區黨員幹部都有網格責任區,每天兩次巡察已成為常態。」陳擎宇說,國家衛生城市創建範圍為19個網格點,萬城鎮就占了17個,是萬寧「雙創」的主戰場。各網格點的黨員幹部紛紛以實際行動,帶動群眾積極融入「雙創」工作中。
「我們最初給居民門前打掃衛生,有人說風涼話『是做樣子』,第二天、第三天,我們還是照樣去保潔,原來只是遠遠站著觀看的居民不好意思起來,也主動拿掃帚把門前垃圾收集起來了。」萬城鎮萬隆社區居委會書記詹達能說,居民從旁觀到參與,從被動變主動,這就是最大的轉變。
黨員幹部以身作則,群眾積極參與配合,整治亂搭建,治理放養家禽等棘手問題就迎刃而解。短短一個月,萬城鎮17個網格點就拆除亂搭亂建構築物230多處,治理放養家禽860處,修復黃土裸露23處,整體環境取得了較大改善。與此同時,全市上下齊動,全力創衛創文。公安交警、衛計、食藥、環衛、城管等各部門工作人員,紛紛深入一線。
「一早一晚經常看到賀敬平書記來我們社區巡察,看到地上有檳榔渣,他就直接用手撿起放垃圾桶里,市領導都這麼做,我們老百姓更應當主動參與『雙創』了。」萬隆社區居民蔡亞桂說,「雙創」改善居住環境,受益的還是生活在萬寧的群眾啊!
02
精琢一城品質
「雙創」順應了群眾願望,是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提升群眾幸福感、滿意度是「雙創」的最高目標。
萬寧市在財政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加大投入、完善功能、改善民生,投入9900餘萬元「雙創」經費,啟動一批裸露黃土硬化綠化改造項目、市政道路破損修復項目、農貿市場升級改造項目等「雙創」項目,全力治髒治亂,提升市民獲得感。
紅專西路(公路局段)需要補種高4-5米的火焰木13株;縱一南路需要補種高4-5米非洲楝10株;人民中路需要修復樹池141個,樹池種植變葉木;紅專中路需要修復樹池96個,樹池種植翠蘆莉……城區行道樹補種,樹池修復及種植灌木任務清單接二連三發給了萬寧市環衛園林局。
紅專街、建設街、文明街等多條街道需要拆除水泥墩3086個、破損廣告牌373處;主次幹道破損的鐵皮棚有209個限期在7月5日前完成拆除;市「雙創」指揮部辦公室將市容秩序整治組工作任務清單發給了市綜合執法局,把市政設施和道路修復組任務清單分別發給了城投公司、萬城鎮政府及市環衛園林局等單位。
「以前騎車在主幹道上都有坑坑窪窪,這一個多月就陸續感覺路寬了,路平了,下雨積水也少了。」送外賣的劉文強切身感受到「雙創」的變化。
住在人民中路的吳女士說,在她門前人行道有好幾棵綠化樹枯死移除後,一直留著幾個坑,前不久園林工人把這樹坑給補種上了,門前有了新綠,天熱煩燥的心情都好些了。
據環衛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到目前補種綠化樹完成90%以上;完成21條道路、人行道的修復,任務清單中的95個檢查井修復全部完成。
7月22日晚7點,萬寧市商務局與萬城第二農貿市場物業管理處組織20多人,對萬城第二農貿市場裡里外外進行「搬家式」大清洗,並對污水橫流處產生的污漬、垃圾桶等進行沖刷。
為做好萬城第二農貿市場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萬城第二農貿市場物業管理處配有8名保潔員和11名巡查監督人員,平時除了加強對市場的保潔力度外,還監督教育市民亂丟垃圾的行為和督促商戶們落實好「門前三包」等工作。
7月29日,市民路過西門臨時市場,發現曾經存在多年的馬路市場不見了,幾台挖掘機在修整這片場地;走進小區樓道里,曾經擠滿樓道的雜物和滿牆的小廣告很少了,小區環境得到了有效整治。
03
繪就一城藍圖
群眾對優美宜居、乾淨整潔環境的滿心期待,是萬寧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市的強大原動力。
「雖然『雙創』主要評估建成區,但也要把這項工作向農村延伸,實現『雙創』全域化、全民化,讓全市居民共享『雙創』紅利。」萬寧市委書記賀敬平要求各級幹部行動起來,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加大農村治髒、治亂、治差力度,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7月14日,市環衛園林、生態環境、資源規劃、應急管理等職能部門對石梅灣垃圾填埋場超標堆積、臭氣擾民問題進行督辦整治,組織人力對垃圾場填埋工作面裸露過大進行覆蓋,防止臭氣擴散。同時加快改擴建100噸滲濾液處理站工程調試進度,確保早日投入使用,有效減少滲濾液儲存量。
7月22日,市公路分局、長豐鎮政府組織人力對G223國道197.5到197.7公里處的公路排水溝淤堵進行清理;市農業農村局動物衛生監督所、長豐鎮政府責令轄區一養鴨場整改,要求養鴨場地面進行硬化,養殖污水建設三級消化池處理排放,7天內完成整改。
7月27日上午,萬城鎮政府組織相關人員對烏場漁港生態環境進行大整治,對海面漂浮的泡沫塊、塑料垃圾、油污進行清理。
7月30日,東澳鎮政府組織鎮村兩級清潔人員和三委幹部對鏡門村人居環境進行集中整治,清理貫穿鏡門村小組的排水溝及兩側生活垃圾,並加快東澳鎮農村污水管網排放工程建設,從根源解決污水排放問題。
這一件件綜合整治的信息反饋到「雙創」指揮部,又一批責任工作清單發給相關單位,限期整改到位。
一條條綠色走廊,一座座綠色屏障,一塊塊綠色地標在萬寧呈現,「綠地、藍天、碧水、青山」一步步正由藍圖變為現實。全市上下各級黨員幹部帶領群眾正用「一天當三天用」的幹勁,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推動「雙創」工作闊步向前。
▍來源:南國都市報
▍監製:潘李智 陳明思
▍編輯:何子儀 彭楹
萬寧市廣播電視台